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9章 最惨烈的战争

第9章 最惨烈的战争

    申侯要与西戎结盟,算是撕破脸皮了。西戎是周朝所有诸侯公认的大敌,一些诸侯即使与西戎有来往,也是偷偷摸摸的,不敢公开。申侯这样做,触碰了所有人的底线。

    周幽王决定到东都洛邑去,他要到嵩山去祭天,并在那里会盟诸侯。周幽王向申侯下达命令,要他也到嵩山去参加会盟,当着各路诸侯的面承认错误,断绝与西戎的关系。

    申侯当然要拒绝命令,他不敢去嵩山。到了那里,承认错误事小,很可能去了就回不来了,天子对他积累了两代人的恨,他岂能轻易涉足险地。当然,他更不可能去承认什么所谓的错误,政治利益的博弈,哪有什么对错可言。

    参加会盟的诸侯不多,都是些中小国家,齐国、卫国、鲁国、宋国、晋国等诸侯大国一个都没到场。

    会盟现场,周幽王历数申侯的种种罪状,号召大家匡扶正义,共同讨伐不臣。响应周幽王的只有他的一些嫡系诸侯,其他人要么装傻充愣,要么以各种理由推脱,总之,都不愿趟这趟浑水。

    周幽王这次东巡也不是一无所得,他带回了东八师的南方军团。这个军团有四个师,一万二千人,是防御南方楚国的主力。楚国之所以不敢北犯,就是因为有这支部队的存在。周幽王这样做,无异于自毁长城,但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在周朝京畿之地,本来有一支部队,西六师。十七年前的千亩之战,西六师全军覆没,周宣王想重建,但没有成功,周幽王也想重建,同样没有成功。一是世家大族们不支持,拒绝提供兵源;二是他们都不敢再用戎族人当兵了。千亩之战,就是因为戎族临阵叛变才惨败的。

    周朝虽然还有些军队,但大都交给秦襄公去打西戎了。周幽王想跟申侯摊牌,手里就得有王炸,东八师的南方军团就是他最后的本钱。

    这一年是公元前772年,周幽王即位的第十年。

    冬季,周幽王回到镐京,他稍作休整,就率领南方军团,向申国开拔。

    周幽王决定向申侯最后一次极限施压。他并没有灭掉申国的打算,其实,他也灭不掉。且不说舆论上的压力,即便申国分出去一半的力量到南方去,剩下的军队也不容小觑。真要打起来,周幽王即使能胜,也得伤筋动骨。他要的是申侯服输。周幽王也不想让他的南方军团有所折损,他还要把他们完整地送回去。

    周幽王觉得他这次很有把握。他之所以敢把所有的宝都压上,就是认为仗打不起来。首先,自己是天下共主,讨伐不臣是天子的权利,他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其次,申国的实力大不如前,不敢轻易开战。第三,如果申侯敢开战,获胜的希望很渺茫,他的盟国也不敢不顾大义去公开支持他,甚至可能会背叛他。最重要的是,他现在手里的军队比申侯多。实力才是硬道理。

    既然申侯不敢开打,那就以战争的名义,狠狠压榨他一下。

    果如周幽王所料,申侯不敢开战,龟缩在城中不出来。

    周幽王命令申侯投降,申侯以两朝老臣的身份和与周王室联姻为借口,跟周幽王打口水仗。

    周幽王命令宜臼取消天王称号,流亡国外,申侯说宜臼的封号是诸侯们拥立的,他无权取消,另外,宜臼去了晋国,他让周幽王去跟晋国要人。

    周幽王下令试探攻城,申侯只是有限防守。周幽王也不敢真的攻城,因为这要死很多人。

    周幽王决定围困申城,迫使申侯就范。申侯说不紧张,肯定是假的。他以前之所以如此嚣张,就是笃定周幽王拿他没办法。虽然申国分出一半去南方建立南申国,但周朝的西六师损失殆尽,拿什么跟他斗。周朝若无法重建西六师,就没有跟他争斗的本钱。情况确如申侯所料,周朝无力重建西六师。但他没有料到,周幽王会把东八师的南方军团带过来。

    面对周幽王的咄咄逼人,申侯也不是没有一点办法。要是真没办法,他早就投降了。

    申侯派人向鄫国求救。鄫侯说:“天子势大,我去了也没用,当前要紧的是保存实力。”

    使者说:“申侯没有让你去救援,他叫你到西戎去搬兵,让他们攻打镐京。镐京危急,天子必然回援,申国之围自然就解除了。”

    申侯被围,泾水防线无人防守,但西戎人还不知道这个情况。

    鄫侯派人去见戎王。戎王说:“我能得到什么好处?”

    使者说:“你若能攻下镐京,都城的百年财富,你能拿多少算多少。”

    戎王一听能去镐京抢劫,立刻同意出兵。

    使者说:“从京城到申国,行军要八天,急报只需一天,强行军是四天的路程,你们算好时间,不要遭遇天子回援的大军。你有五天时间。”

    那时候,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规定一天的行军路程是三十里,叫做一舍,超过这个距离,军队的战斗力就会受到影响。冷兵器时代,打仗拼的是战士的体力,因此,行军中,战士的体力不能消耗太大。

    申侯和鄫侯的算计是,丰京和镐京遥相呼应,应该能抵挡得住西戎的攻势。虽然西六师没了,但各大家族还有不少私兵,只要他们能出动一部分兵力,就能等到周幽王的援兵回来。到时候,申国和鄫国去抄西戎的后路,说不定还能立个大功。有了功劳,就有了与天子谈判的筹码。

    戎王没想那么多,他想的是终于可以到周朝的花花世界去抢劫了。

    戎王发布总动员令,告诉各个部落,可以去周朝的都城抢东西了,那里有数不尽的宝物和美女,随便拿,随便抢。

    西戎虽然经常到周朝去打秋风,但也只能在边境一带活动,进入腹地的关口都被周朝牢牢把守,他们从来没有攻破过。这一回,居然有人主动放开关隘。

    洪水一旦冲出堤坝,便没有人能控制了。西戎便是这决堤的洪水。

    西戎各部听说要去周朝的都城抢东西,激动坏了,所有男人都拿起武器,加入了出征的大军。以前他们从来没有这么积极过。

    西戎的军队就像在滚雪球,沿途不断有人加入,等到进入周朝,人数已经超过十万。

    没有人去统计到底来了多少人,戎王看着一眼望不到头的人流,有些恍惚:我有这么多军队吗?

    镐京和丰京都没有城墙,准确来说,是没有外城墙,有的只是王城。所谓的外城门,就是一个木头建造的门阙,连个大门都没有。大国无城,这是一种大国自信,他们不相信,也不怕敌人敢打到自己的都城。

    西戎军队杀到镐京,王公贵族们都傻眼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敌人能杀到眼前,他们已经两百多年没有打过仗了。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多的敌人,他们忘记了战斗,只想着如何保命。

    王公贵族们知道,西戎人只是来抢东西,而他们的财富大都藏在封地里,只要守住封地,就能保住他们的荣华富贵。至于抵抗侵略,他们那点军队,面对西戎的十多万大军,只不过是飞蛾扑火。他们只要能保存实力,将来不愁为国出力的机会,要是军队没了,一定会有人来取走他们的财富和一切。他们不约而同地躲在各自的封地里,不敢出面。

    正如他们所料,西戎没有节外生枝,直奔镐京。

    虢石父负责守卫王城。王城很坚固,守卫的军队虽然不多,但也不是很少,守上几天应该还是可以的。

    虢石父站在城楼上,看着镐京城到处燃烧的大火,还有数不清的西戎人,到处叫嚣着杀人放火,抢劫财物。不停地有人倒在血泊中,他看得心惊肉跳。

    不断有戎人把火种投进王城,一些房屋被引燃,虢石父慌了。他搞政治斗争有两把刷子,要论领兵打仗,真的不是那块料,他想到了逃命。他要回到虢国去,远离这人间地狱。

    虢石父召集卫队,打开了王城的东门。他要出逃。

    王城在镐京的正中间。此时,镐京城中到处都是西戎人,虢石父一头扎进了他们的天罗地网中。虢石父左突右冲,始终无法冲出重围,死在了乱军中,他带领的卫队也全军覆没。

    王城无人把守,被西戎攻破,褒姒上吊自杀。

    戎王进入王城,他被王宫的豪华和奢侈惊呆了,仿佛来到了天宫。

    来的路上,他还在盘算能抢到多少东西。等进入王城,他的想法全变了:我再也不想住那肮脏狭小的帐篷了,我要住在这豪华的宫殿里,过把天子瘾!

    战事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西戎只用一天就拿下了镐京。戎王当即下令:用一天时间,攻下丰京,一天时间抢东西,然后,随他出征。

    他要去迎击回来救援的周天子,覆灭这大周王朝,

    周幽王接到镐京被西戎袭击的消息,大惊失色。他立刻下令,兼程行军,赶回镐京救援。

    兼程行军,就是一天走两天的路,对士兵的体力消耗很大,这是军中大忌。但镐京危急,周幽王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周幽王还不知道,危机已经远远超出他的预料。

    回援的第三天,大军行至骊山脚下。山坡上,突然响起低沉的牛角号声,西戎军队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了。

    看着漫山遍野的西戎人,周幽王的心沉到了水底:坏大事了!

    周幽王立在战车上,大声对他的将士们说:“西戎人来了,他们杀害你们的亲人,侮辱你们的妻女,抢劫你们的财物,把你们的荣誉踩在脚下。天子守国门,我命令你们,随我杀光来犯之敌。”

    “天子守国门”,这句话是当年姜子牙对周武王说的。当初,周武王要在洛邑定都,姜子牙就对他说了这句话。后来,洛邑就成了陪都。

    西周的战士从来就没有怕过西戎人,他们出身高贵,装备精良,如何能看得起乞丐一样的西戎人?哪怕面对十倍之敌。

    将士们齐声高呼:“杀!杀!杀!”

    这注定是一场残酷的战斗。三辆战车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居中的是周幽王的战车,他的战旗迎风高高飘扬,另外两辆战车分别是太子伯服和郑桓公姬友的。在他们身后,三百辆战车疾驰,卷起漫天尘土。

    西戎的骑兵发起反冲锋。那时的骑兵很寒酸,没有马鞍,也没有马镫,马背上绑块兽皮或麻布,就可以乘骑了,拿起一把简陋的武器,就是骑兵,他们全靠精湛的骑术。有的骑兵甚至连武器都没有,他们就是战争消耗品。

    一个骑兵冲向姬友,他要靠战马的冲击力撞翻姬友的战车。姬友抬手一箭,骑士应声落马,但战马依旧在向前冲。姬友又是一箭,战马轰然倒地。他刚喘口气,视野中又出现了第二个骑兵,然后是第三个,第四个……

    姬友箭发连珠,西戎骑兵一个个倒下。姬友杀得性起,他一摸箭袋,箭袋空了。

    就在这时,一个西戎骑兵连人带马撞上姬友疾驰的战车。姬友一个翻滚,跳下倾覆的战车。他丢掉手中的宝弓,抽出佩剑,反手刺死跌下战马的西戎骑兵。他的车右和驭者也都跳下战车,一人持戈,一人拿剑,护卫在他的左右,这是一个标准的战车组合:主将持弓箭远攻,车右持戈近防,驭者驾车。如果是一般战车,驭者就是三人的首领。

    在人数相当或优势不明显的情况下,战车可以完虐骑兵。但戎王准备了三万骑兵,他要用这三万骑兵对掉周幽王的三百乘战车。周朝军队失去战车,就是待宰的羔羊。

    周幽王有三百乘战车,按说也不惧怕戎王的三万骑兵,但他们长途行军,人困马乏,又是匆忙迎战,各种不利因素汇聚在了一起。戎王下了死战的决心,他命令骑兵死战不退。他不怕这些人都死光,除了这些送死的骑兵,他差不多还有十万人。

    一群骑兵包围了姬友三人。他们对视一眼,想后退,与大部队会合,但更多的骑兵阻断了他们的退路。骑兵对上战车没有什么优势,但遇上步兵,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一个西戎骑兵举起长矛,冲将上来,一个突刺。姬友轻轻闪身,抓住长矛,将他拽下战马,驭者挥剑,割断他的咽喉。车右也挥戈,斩断一匹战马的马腿,姬友上前,宝剑刺进了跌下战马骑士的胸膛。

    西戎骑兵发起集团冲锋,数十匹战马挤成一团,冲向三人。

    烟尘散去,地上鲜血横流,还有十几匹战马的尸体。

    姬友从血泊中艰难起身。车右和驭者挡在他前面,承担了绝大部分伤害,已经被踩成肉泥,姬友身上插着几根长矛,他手中的宝剑也折断了。

    姬友拄着断剑,艰难地抬起头。他看见周幽王的战车被一个西戎骑士撞翻,战旗倒在地上,然后,就无力地垂下了头。

    一个时辰后,西戎的三万骑兵死伤殆尽,西周的三百乘战车也损失大半。

    戎王站在一个高坡上,面无表情。他轻轻地挥了下手,低沉的牛角号再次响起,西戎发起了最后的总攻。

    残阳如血,照在战场上。战争已经结束,西周军队全军覆没,他们没有一个人逃跑或投降,在每个战士身旁,几乎都有两三个甚至更多西戎人的尸体。周幽王、伯服、姬友在第一波战斗中就阵亡了,他们群龙无首,但他们仍然战斗到了最后一个人。

    这就是种族之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