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8章 备战

第8章 备战

    齐国。

    春秋纪元八年,前715年。

    齐僖公看到郑国与宋国和解,鲁国甚至还去攻打邾国,给宋国出气,也有点摸不着头脑。于是,齐国采取了与鲁国一样的策略,齐僖公约宋殇公与卫宣公见一面,说帮他们与郑国说合一下,见面时间定在了七月。他这样做当然也是两手准备:如果郑国与宋国真的和解了,齐国就是锦上添花;如果是假的,齐国就是在帮郑国把戏码做足。

    宋殇公对齐僖公的邀请很重视。虽然宋国与郑国结盟了,郑国也表示原谅了宋国,但宋殇公并没有把希望都放在盟约上,协议本就是拿来违背的,谁要是相信,那就傻了。齐国是当时最强大的诸侯,如果有齐国担保背书,宋国的安全指数就会大大增加。于是,宋殇公派人给卫国送了一大笔财物,约卫宣公先见一面,统一一下立场。卫国也有这个意思,于是,宋殇公和卫宣公便在犬丘会面,约定守望相助,在国际事务中采取相同的立场,一致对外。犬丘大约在今山东曹县一带。

    七月,齐僖公与宋殇公和卫宣公在温地会面。齐僖公本来也约了郑庄公,但郑庄公说正忙着给儿子娶媳妇,就没有来。会面中,齐僖公说已经得到郑庄公的保证,不再追究当年宋国和卫国围攻新郑东门的事情,并愿意做担保人。宋殇公和卫宣公听齐僖公这样说,才放下心来。

    郑国。

    郑庄公派遣使者前往鲁国,说郑国不再去祭祀泰山了,要转而祭祀周公,因此用泰山下的祊地交换鲁国的许田,因为许田有鲁国建立的周公庙。鲁国要郑国先把祊地交割出来,等鲁国把许田的周公庙修葺一下后,再交给鲁国。郑国同意了。

    世子忽子在洛邑当人质,去年年底突然请假说要回国去定亲。他回到郑国就没有再返回洛邑。然后,周桓王就听说郑国拿祊地交换鲁国的许田。两件事情加在一起,终于让周桓王忍不住了。他想撤掉郑庄公的卿士之职,但又不想违背自己当初的承诺,于是,他就改任郑庄公为左卿士,不安排具体工作,虢公忌父为右卿士,负责朝廷日常事务,同时宣称,祊地和许田都是周王室的,郑国和鲁国的土地交换无效。

    鲁国没有理会周王室的声明,但郑庄公很气愤。他气的不是周王室的声明,而是不知会他,就进行重大人事调整,把他给架空了。郑庄公约齐僖公一起到洛邑,觐见天子,说道说道这件事。齐僖公答应等与宋国和鲁国会面后就和他一起去洛邑。

    四月,郑庄公叫世子忽去陈国迎亲。新婚燕尔,总得有婚假吧。假期期间,自然不用去做人质了。至于假期多长,那就是郑国说了算。

    世子忽接到新娘,回来的路上,就把新娘子给睡了。按照礼法,新娘子应该祭拜过宗庙后,才算正式成亲。送亲的陈鍼(zhēn)子很生气:“你们这样做,是对祖先的不敬,不会有好结果的。不敬祖先,就得不到祖先的保佑。没有祖先的保佑,如何能子孙繁盛,有好命运呢?”也许是冥冥中的注定,世子忽果然命运多舛,最后死于非命。

    八月,齐僖公和郑庄公一起朝觐周桓王。

    齐僖公对郑庄公说:“自哀公被夷王烹杀以来,齐国就再也没有朝觐过天子,我为了你,算是破禁了。”

    郑庄公道:“齐国曾为侯伯,乃诸侯之长,我即使不当这个卿士了,也轮不到别人。天子若是贤德,自应委你重任;若是昏庸,就不值得我们辅助。你去亲眼看看,也好心里有个底。”

    两人见到周桓王。

    齐僖公谈到增设右卿士一事,周桓王说:“郑伯事务繁忙,一年在朝廷也待不了几天。朝廷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我就请虢公来帮忙。郑伯若是能常驻洛邑,我也不会多此一举。不过,朝廷百官,依旧以左卿士为首,右卿士只不过是协助左卿士处理朝政而已。”

    郑庄公道:“朝廷正值多事之秋,我在外奔走,也是为了天子。即使要增设卿士,也应优先考虑诸侯大国。齐国为诸侯之长,天子应多多依仗才是。”

    周桓王道:“郑伯所言极是。齐侯若能常驻洛邑,我自当委以重任。六卿之位尚有空缺,齐侯可以任选。”

    齐僖公道:“我的胞弟夷仲年甚有才干,冒昧向天子推荐,他可以代表我。”

    周桓王道:“如此甚好,可选为上大夫,以待重用。”

    郑庄公道:“我才浅德薄,不堪重用。周公历代忠良,宗周之时,长期担任我大周的卿士,天子即使罢黜于我,也应选用这样的忠志之士才是。”

    周桓王道:“郑伯若不背我,我亦不背当初之言。周公大才,我自会重用。”

    一场会见,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个结果来,最后只好不了了之。

    鲁国。

    无骇去世,公子翚请求鲁隐公赐予无骇家族氏号。无骇是鲁国的上卿,公子展的孙子,公子展是鲁孝公的儿子。

    那时候,姓和氏是分开的,后来,姓和氏合一了,就有了很多姓氏,其中大部分是氏号转化而来的。最初的姓就那么几个,例如:鲁国是姬姓,宋国是子姓,齐国是姜姓,楚国是熊姓,数量很少,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拥有。天子和诸侯的后代,在三代后就不能使用祖先的姓了,须得有自己的氏号,建立自己的家族。他们当然可以自己取氏号,但远没有天子或国君赐予的氏号那么荣耀。在此之前,天子和国君赏赐的氏号还比较少,大都是自己取的,之后,赏赐的氏号就多了起来。

    鲁隐公不知道如何赏赐氏号,向众仲请教。

    众仲说:“上古之时,天子分封有德行的人为诸侯,根据他们的出生地赐姓。商人的祖先契(qì),因其母因吞食燕子卵而生,故为子姓;舜帝生于妫(guī)水之畔,故以妫为姓;姜姓则是因为居住在姜水附近。天子分封给诸侯土地,赐给他族氏,这个族氏就是国名。诸侯的儿子们被称为公子,他们以国君的谥号为族氏,建立族群。例如,某个国君的谥号为“桓”,他们的族群就被称作桓族。这就是公族的由来。”

    鲁隐公问:“然后呢?”

    众仲道:“然后,公子的儿子是公孙,三代以后,他们就要建立自己的家族了。他们的后代通常以他的字为氏号。当然,也有其他情况,有的先代做了大官,功勋卓著,就可以用官名作为氏号;也有以封邑为族氏的。”

    鲁隐公道:“无骇是公子展的孙子,就以‘展’为他们家族的氏号吧。”于是,鲁国就有了展氏家族。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