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24章 鲁国御仓遇大火 新郑城破遭火焚

第24章 鲁国御仓遇大火 新郑城破遭火焚

    鲁国。

    鲁国准备举行秋季祭祀大典。这个祭祀大典叫“秋尝”或“尝祭”。

    祭祀是国家大事,一年四季轮回,要举行四次大型祭祀活动,分别叫春祠、夏礿(yuè)、秋尝、冬烝(zhēng)。秋尝就是把新收的谷物奉献给天神,保佑五谷丰登。奉献给天神的谷物当然不能太一般,必须国君亲手种植,后宫的夫人妃嫔亲手舂出,收藏在专门的仓库里。北京的地坛,现在还保留有耕地,就是当年皇帝种地,收获祭祀用谷物的地方。

    在祭祀的前三天,鲁国储藏祭祀谷物的仓库发生火灾,幸得扑救及时,虽然房子烧毁了,但祭祀用的谷物抢救出来不少。

    祭祀无小事。发生这种事情,少不了风言风语。有人说,一定是国君失德,上天不愿接受他的祭品,所以才降下灾难,烧毁御仓。

    鲁桓公想了很久,也没想出来自己做过什么不恰当的事情,就找公子翚和臧哀伯来商议该怎么办。

    公子翚说:“天干物燥,发生火灾是常有的事情。据调查,这些天,曲阜内外发生了好几起火灾。我们不可因为一些意外而耽误祭祀大事。”

    臧哀伯说:“君子应当每天都要反省自己,一国之君更应如此。从去年到今年,我们在一些大事上反复无常,亲近宋国而又背叛他们,与郑国有怨而又亲密合作,和齐国、卫国结盟,而又和他们在战场上相见,贪图眼前的小恩小惠,不顾礼仪大道,因此上天降下警兆,国君不可不察。”

    鲁桓公说:“我这样做都是为了鲁国着想,没有掺杂半点个人利益。”

    公子翚说:“国君即使有不当行为,也是因为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没有及时进谏,说到底,错在我们,我们回去要闭门反省。现在的问题关键是三天后的尝祭该怎么办?”

    臧哀伯说:“让百姓进献五谷,祭祀照常进行。”

    公子翚说:“不行。祭祀上帝的谷物必须是国君亲手种植,如何能使用低贱之人的东西。如果这样,上天还会保佑鲁国吗?我们抢救出来不少谷物,没有过火,保存完好,还可以使用。”

    臧哀伯还要争辩,鲁桓公说:“就这样办吧,你们回去好好斋戒反省,不要误了三天后的大祭。”

    齐国。

    十二月,齐僖公姜禄甫去世。齐僖公在位三十四年,是个好人,也是个合格的国君,他乐于助人,人缘很好,因此得了“僖”的谥号。郑国能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到了他的帮助。

    齐国世子诸儿即位,这就是齐襄公。齐襄公和他父亲完全不同,是个典型的二杆子。

    去年,宋国联合齐国、卫国、燕国,与郑国、鲁国、纪国大战,吃了败仗,很不服气,再次找到齐国和卫国,并叫上陈国和蔡国,发誓一定要把场子找回来。虽然齐僖公刚去世,但刚即位的齐襄公急于建功立业,就答应了宋国的请求。

    郑国这次没有盟友相助,而且郑厉公和祭足开始闹矛盾。至于原因,也很好理解。祭足原来是郑昭公的护道人,被迫改弦更张,心中自然不甘,就开始大权独揽,想架空郑厉公。就在两人斗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五国联军杀到了。

    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郑国大败,联军一直打到郑国的国都,焚烧了新郑的城门,军队甚至冲到了国都的大街上。

    攻破国都,是灭国之战,那就不死不休了。联军很明显没有灭掉郑国的打算。其实也灭不掉,毕竟,郑国也是一个诸侯大国,春秋时期,大家还是很讲贵族精神的。那时候,灭掉一个姬姓小国都会大费周章,更不用说一个姬姓诸侯大国了。尽管这样,郑国也丢尽了脸面。

    联军最后攻打新郑的东郊,占领了牛首(在今河南通许附近)这个地方。宋国人还拿走了郑国太庙的椽子,作为宋国的一座城门——卢门的椽子来使用,以羞辱郑国,彰显自己的胜利。

    此战,是郑国由盛向衰的一个转折点,从此,郑、宋两国成了死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