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世界 > 第69章 重耳流浪记

第69章 重耳流浪记

    宋国。

    春秋纪元78年,前644年。

    这一年的大年初一,一颗巨大的火流星划过天际,落在宋国都城睢阳郊外,裂成五块。正月的最后一天,六只巨大的水鸟遭遇强风,倒退着飞过睢阳的上空,引来很多人驻足观看。

    一个月内发生两件怪异的事情,宋襄公心里既激动又不安,正巧,周王室的内使叔兴在宋国访问。叔兴是学问大家,在占卜预测方面很有研究,宋襄公便向他请教。

    叔兴道:“今年鲁国可能会有大的丧事,明年齐国可能会发生动乱,您将会得到诸侯的拥护,但却不能保持到最后。”

    宋襄公问:“如何才能保持到最后呢?”

    叔兴答道:“上天注定的事情,岂是人力所能改变的!上天的事情上天决定,与人事的吉凶无关,人事的吉凶是由人的行为所决定的。”

    三个月后,叔兴的预言应验了,鲁国最大的权臣季友去世。

    这年夏季,楚国再次攻打徐国。于是,齐国也去攻打历国,想迫使楚国前来救援。结果,楚国没有来救援,齐国也没有打下历国:这就很尴尬了。齐国无奈,只好挥师去解救徐国。楚国见齐国大军来势汹汹,就撤军了。齐国不想跟楚国开战,也跟着撤军了。

    晋国。

    这年秋季,北狄部落联合攻打晋国,攻占了汾水西岸的大片土地,并渡过汾水,围攻昆都。昆都就是现在的临汾,当时晋国北方的边防要塞。晋惠公认为狄人的这次进攻是公子重耳在背后捣的鬼。重耳当时正在北狄部落的翟国避难,也是百口莫辩。

    晋惠公想除掉重耳,但又不想背上不好的名声,于是,他召集一帮亲信来议事。

    晋惠公问吕甥:“目前晋国还有哪些不安定因素?”

    吕甥听了,心里一哆嗦。他知道,晋国国内无论如何是不能有事情的,那就只能往国外想。别说,还真让吕省给想到了。

    吕省想到什么了?他想到重耳了。重耳待在翟国有年头了,也该动动窝了。

    吕甥说:“晋国北部边境被狄人侵扰,一定有熟悉晋国情况的人指点,不然,他们的进攻不可能那么顺利。这个人除了公子重耳,没有别人可以做到。”

    吕甥的观点正合晋惠公的心意。重耳是他的哥哥,能力比他强,人缘比他好,手下还有一大群能人异士。这样的不安定因素,怎么能够不除去呢!于是,他问郤芮该怎么办?

    郤芮的分析头头是道:出兵征讨肯定不行,容易打草惊蛇。那就只能派特种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瞬间击杀,不给对方反应的机会。惠公听了,连连称赞,让郤芮马上安排。郤芮当场叫来晋国的金牌杀手勃鞮(dī),命他一天内召集好人手,两天内到达翟国,斩杀重耳。

    不提勃鞮召集好手,单说郤芮,回家的途中,很不凑巧地碰上了狐突,赶忙装作很意外,让车夫绕路避开。狐突是谁?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公。

    郤芮平时很高调,根本不会回避任何人。他的反常举动引起了狐突的怀疑。狐突赶紧派人调查,很快就得知勃鞮在召集好手,准备执行任务。

    狐突稍微一想,就知道要发生什么事情了。他一到家,就把孙子狐射(yì)姑叫来,让他即刻启程,马不停蹄,连夜赶到翟国,给重耳报信。并给狐射姑说,你不用回来了,跟重耳一起走。狐射姑是狐偃的儿子。

    狐射姑日夜兼程,赶在勃鞮之前到达翟国,把勃鞮还要搞刺杀的消息告诉重耳和自己的父亲狐偃等人。重耳一听,脚脖子都有点发软,屈地的经历依然历历在目,他赶忙问狐偃该怎么办。

    狐偃很镇定,他告诉重耳不要慌,他早就在各城门口布置了眼线,刚才已经有人来报,在南门口发现几个形迹可疑的人。他让狐射姑马上驾车带重耳出北门,往东走。然后他亲自去通知其他人,分头走,路上汇合,讨论去向。

    重耳也不废话,只来得及跟媳妇说声再见,就再次踏上了流浪的征途。

    直到第二天,众人才陆陆续续汇合完毕。一清点人数,到的人还真不少,除了狐毛、狐偃、狐射姑一家外,还有赵衰、魏犨(chōu)、介子推等,有二三十人,都是日后鼎鼎大名的人物。人都差不多到齐了,但大家都高兴不起来,因为还少一个至关重要的人:财务总管竖头须。

    竖头须是个太监,大家对他都放心,财务的事情就交给他打理,也从未出过什么纰漏,没想到今天出了大娄子。情况紧急,也不能继续再等下去了,众人商量了一下,决定继续向东,去改革开放的前沿,伟大而富有的齐国。

    从翟国到齐国,要穿过茫茫的黄土高原,越过太行山,渡过黄河,路途遥远,中途需要经过很多国家。在没有带盘缠的情况下,重耳这次的旅行又如何呢?

    一行人开始的旅途还是比较顺利的。为何?一伙人中不乏高手,在茫茫的黄土高原上,打个兔子猎个野羊啥的,不在话下。过了黄土高原,穿过太行山,渡过黄河,就是广袤的华北平原。重耳的第一站是卫国。

    离开荒无人烟的黄土高原,终于可以看到成片的农田,众人一下子兴奋起来。重耳遥指前方:“同志们!加把劲,前面不远就是卫国的都城楚丘了,到了那里,我们就大吃一顿。”

    俗话说,看山跑死马。虽然说离楚丘已经不远了,但还要走上两天。

    这一天,一行人来到五鹿这个地方。五鹿是黄河东岸一个很重要的战略要地。时间过了中午,他们还没有吃早饭。其实他们也想吃点东西,但带的粮食干粮早就吃完了。重耳实在撑不住了,远远看见有几个农夫在地头休息,好像还在吃东西。当着饿汉的面吃饭,还有比这更残酷的事情吗?于是,重耳让狐偃过去讨点吃的回来。

    狐偃说明来意。一个农夫笑嘻嘻地说:“好大官,我好怕怕。”然后捡起一块大土坷垃给狐偃:“粮食是从土里长出来的,给你一块土坷垃,拿回去赶紧种上小米,兴许还来得及。”别说,狐偃还真的郑重其事地接过这块土坷垃,回来交给了重耳。

    重耳一脸晕逼:“什么意思?让我吃土吗?”

    狐偃道:“土地乃社稷之根本,今上天托农夫之手赠予公子,此乃得国之兆也,公子当以礼受之。”

    重耳多聪明,马上就明白过味了: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加强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这不正是最好的理想教育吗?大家跟着你干啥?还不是想当开国功臣,建立不世功勋。于是,重耳行大礼,接过了土坷垃。这下,轮到几个农夫晕逼了:我们莫非遇到了一群疯子?

    开展完革命理想主义教育,一行人强打精神,继续前行。终于到了楚丘。

    这时的卫国国君是卫文公。卫文公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前些年,卫国刚经历过灭国之祸,现在复国不久,百废待兴。卫文公琢磨:要是款待的话,又得花不少钱。现在每一分钱都珍贵啊!于是,卫文公就吩咐手下人:“卫国和晋国虽然都是姬姓,但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当初卫国灭国之时,晋国虽然强盛,但并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况且重耳是晋国的在逃通缉犯,如果我们贸然收留款待,晋国以此为借口讨伐我们该怎么办?难道我们还要再次经历灭国之难?你们赶紧去关上城门,将他们拒之门外。”

    一听卫国拒绝他们进城,魏犨当时就蹦了起来:“他奶奶的,看我把他们的城门给砸了!”

    还是赵衰老成持重,劝魏犨道:“人在矮檐下,怎能不低头,我们还是赶紧离开这里吧。”

    魏犨还是气哼哼的:“走也行,得找个村子抢点东西,老子都饿得走不动了。”

    重耳听了很不高兴:“不行!这样做,我们和强盗还有什么区别?”

    于是,一行人闷闷不乐地离开楚丘,继续往前赶路。

    又走了十几里路,实在走不动了,重耳躺在路边的树下,枕着狐毛的大腿,想睡会儿,可肚子不争气,一直“咕噜噜”叫,连靠树坐着的狐毛都能听得见。

    狐毛宽慰重耳道:“赵衰还带了一壶饭,他落在后面了,一会儿就能赶过来。”魏犨撇撇嘴道:“那壶饭还不够老赵一个人吃,恐怕早没了。”狐偃道:“别随便怀疑自己的同伴,都动起来,先采些野菜,煮点野菜汤。”

    野菜汤很快煮好了。有人先给重耳盛了一碗,重耳吃了一口,又吐了:又苦又涩,没油没盐,重耳哪里吃得下。

    正在这时,赵衰赶上来了。魏犨嗓门大,老远就喊:“老赵,你死哪里去了,让我们好等。”

    赵衰郝颜道:“不小心脚踝扭伤了,走道不便,让大家久等了,实在抱歉!抱歉!”

    魏犨说:“别抱歉了,你带的那壶饭还有没?给大伙分点。”

    赵衰说:“一滴不少。”说着,他取下背着的竹筒递给重耳。

    重耳接过竹筒道:“你受了伤,为何不先吃点?”

    赵衰道:“大伙信任我,把最后一点食物让我带着,我焉能做那种背信弃义的事情。”

    狐偃道:“好!好!好!把饭倒野菜汤里,做一锅野菜粥,我们赶紧吃了,接着还要赶路。”

    吃完饭,在休息的时候,众人开始反思这次行程,一致认为是因为这次走得太匆忙,没有来得及祭告先祖和神灵,才会受到上天的惩罚,诸事不顺。魏犨要去打猎,获取血食,用于祭祀。介子推认为这样不够心诚,再说了,这里又不是荒野,到哪里去打猎?于是,他割下自己大腿上的一块肉,献给重耳作为祭肉,众人大为感动。

    众人堆土为坛,撮土焚香,祭祀完毕后,重耳与众人一起分食了祭肉。说也奇怪,接下来的行程果然顺利无比。

    冬天到来的时候,重耳一行人终于到达齐国的都城临淄,受到齐桓公的热烈欢迎。齐桓公赏赐重耳马车二十辆,还把自己的侄女齐姜许配给了重耳。重耳感动得热泪盈眶:改革开放的前沿国家就是不一样,宝马香车美女都按需分配。恁个,能不能给我的兄弟们也一人配个美女。

    齐桓公哈哈大笑,拍着重耳的肩膀:看上谁家的姑娘,跟我说,我帮你们提亲。

    郑国。

    在狄人入侵晋国的时候,戎族也开始骚扰洛阳。周襄王无力防御戎人的进攻,再次向齐桓公求救,齐桓公便调集各诸侯的军队,到洛邑戍守。

    冬季,郑国杀掉了世子华。

    世子华也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他看到郑国的政权开始逐渐被几个大家族把持,很是担忧,想借齐桓公的力量把他们清除掉,结果,齐桓公不想给他当枪使。阴谋败露后,世子华就成了郑国几大家族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但慑于齐桓公的威严又不敢轻易动手。去年,管仲去世,楚国开始发难,一些诸侯国也开始摇摆起来。齐国顾不上郑国,于是,郑国趁机杀掉了世子华。

    这一年,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北狄入侵晋国,戎族骚扰洛邑,楚国大举北伐,淮河流域的夷族也打算攻打鄫国。

    十二月,齐桓公号召鲁国、宋国、陈国、卫国、许国、邢国、曹国一起援助鄫国,帮助鄫国筑城,以抵御淮夷的入侵。诸侯们不愿意给鄫国白打工,于是,就有人造谣,说齐国发生了动乱。大家信以为真,城还没有筑完就各自回国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