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长生九世 > 第14章 天下亡,百姓苦。

第14章 天下亡,百姓苦。

    夜色如墨,寒冷的北风呼啸而过,尚在秋天,名单冬天的气息愈发浓厚。

    高大的城墙外也只有摇曳的野草带来飒飒响声。

    橘红色的火光在城头移动,有人举着火把。

    赵彻正跟着一位老卒巡视他们负责的城段。

    偌大的雁门关,像他们这样的巡逻将士无数。

    因为境外便是虎视眈眈的匈奴人。

    旧赵之人都知道,天气越冷,匈奴人越是凶狠。

    因为草原上口粮不足,养不活那么多人。

    眼下匈奴人只有两条路可以选,要不死在掠夺粮食的战争中,要不活着抢够了回去过冬。

    赵彻明白,这个时候无论如何都不能掉以轻心。

    他目光如炬,借着光辉扫视着城墙外,不放过一点风吹草动。

    边境上被灭门的那一千七百户人家就是最好的警告。

    匈奴人来势汹汹,他们绝对不会就这样离去的。

    而与赵彻同行的老卒却显得十分轻松。

    “彻,你别担心,这帮匈奴人这个时候是不敢来的。”

    “就算敢来,也不会从咱们这进攻,这下面陡得很。”

    “咱们这雁门关,是整座长城上最险要的关卡。”

    “就那些蛮夷匈奴,根本不可能登的上来。”

    “除非他们愿意放弃马匹。”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匈奴也就马战有些优势罢了。”

    “所以啊,你就放心跟着咱吧。”

    老卒随意抱着长戟,蜡黄的脸上带着一丝笑意。

    不过他也会不时瞥一眼城墙外。

    城墙下依旧风平浪静,没有丝毫异样。

    他抬起了头,望向面前漆黑的群山。

    “要说谁能登上咱这城头,想来也只有雁门山上那些大雁群鸟了。”

    “雁门关,雁门关,大雁到这都得停下。”

    老卒感慨不已。

    而一旁的赵彻却是微微皱眉。

    老卒的话有道理,可他听后却感觉不对劲。

    兵法有云,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看似最安全的地方,也最有可能是险地。

    匈奴人若是走投无路,会在乎死多少人吗?

    他们不在乎!

    他们要的是破城,大肆掠夺!

    甚至为此多死些人也可以。

    因为这样其他人就能过个舒坦的冬日了。

    对匈奴而言,伤亡是正常的。

    他们本就是拿命换未来,千年来一向如此。

    赵彻没有完全放松,依旧观察着城外的情况。

    他倒是不怕突袭的。

    这天下,恐怕也没人能偷袭他。

    他的反应能力、速度是普通将士的十数倍。

    在敌人动手的一刹那,他可能就已经做出规避了。

    这是强大体质带来的优势。

    也正是这一点让赵彻自信能在军阵之中成功立业。

    “彻,你入伍多久了?”

    老卒稍稍向赵彻这边靠了点,小声问道。

    “一个月,大将军上个月在邯郸招兵,我才刚刚应征。”

    赵彻虽然不同意老卒的看法,但他是对事不对人。

    “你猜我入伍多久了?”

    老卒再次笑问。

    赵彻转头打量了老卒一眼。

    老卒其实不老,面相看着也就是二十七八的样子。

    可从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赵彻知道对方肯定从军一年以上了。

    没有成年累月的训练,虎口不可能有老茧的。

    “两年?”

    他随意猜了个数字。

    “错了,我十四便参军了,如今已经过去三年了!”

    老卒笑答。

    赵彻面露愕然,他万万没想到,自己认为的老卒居然比他还小!

    可眼前的“老卒”明明就是发色斑驳,面容枯槁啊!

    看到赵彻眼中的不解,“老卒”无奈摇了摇头。

    “我只是看起来老,这都是饿的。”

    “我是没赶上好时候啊,三年前咱们旧赵地大旱,地里庄稼都枯死了,收获不足往年三成。”

    “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我只能参军入伍。”

    “我不来,弟弟妹妹就得饿死。”

    “我不来,咱们旧赵的百姓就可能会多死几个。”

    “我不敢保证这里面不会有我爹娘弟妹。”

    “可是到了阵前,还是吃不饱啊。”

    “天下到处在打仗,咱们打输了,粮食自然更少。”

    “也就是大秦一统天下,我们这才吃上了几个月的饱饭。”

    他眼中泛起回忆的涟漪,脸也越发蜡黄,仿佛真回到了当初那个大旱之年一般。

    赵彻沉默,三年前的大旱他也经历了,村里另外几户外姓就是那时候逃难来的。

    只是当时老母卧病在床,他根本无心管这些事儿,只是和姜雪一起勉力支持着。

    天下亡,百姓苦。

    如今天下兴,百姓能舒坦点了吗?

    赵彻不知道。

    此时,老卒已经回过神来,火光照耀下,他脸色也变得红润起来。

    “不过今年我打算回家了。”

    “我攒够了军功,够换三亩田,还能免去不少徭役。”

    “有这三亩田,我们一家子就不缺吃不缺喝了。”

    “若是过得节省些,兴许我还能娶个婆娘,嘿嘿嘿。”

    年轻的老卒脸上满是兴奋的红晕。

    这年头的人,最大的愿望不过是吃饱喝足,老婆孩子热炕头而已。

    可就这样的要求,也是极难的。

    大秦子民,每人每年都需要服徭役四次,一次一个月,由亭长押送前往。

    只有自身爵位到达不更以上方能免除徭役。

    不然,就算是大夫的子女也必须服徭役。

    老卒的心思简单,赵彻已然明了。

    说起家乡,说起思念。

    他也有些想念自己的家人了。

    来到这个世界后,他的家人就是老母亲。

    父亲早就死在了战场上,是老母亲将他拉扯大。

    只是没等他尽孝,母亲就病逝。

    如今他这家里就只剩下姜雪这唯一的家人了。

    两人虽未成婚,可郎有情妾有意,等他功成名就就会回去娶她。

    想起姜雪,赵彻眼中那一抹温柔也被橘红色火光照亮。

    自己从军入伍,守在家中的姜雪过得如何了?

    那些农活,她一个人干的完吗?

    会辛苦吧?

    会委屈吧?

    这个如小白花一样的姑娘,会每天都思念自己吗?

    她是不是每日都会站在村口等着我回来?

    赵彻嘴角微扬,百炼钢化做绕指柔。

    天上乌云也很是赏脸,稍稍散去,一缕月光倾洒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