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38章:被李世民夫妇给算计了

第38章:被李世民夫妇给算计了

    李丽质那天晚上偷偷瞄过站在凉亭中的陈平安,犹豫天色见黑,灯光不强,所以并未见到真容。

    今日倒是见了面,看到了陈平安的真容,特别是他那留了两个月的头发,披在头上,多少有一点儿不伦不类。

    唐朝的风气是比较开放,可以剪头发,也可以不留胡须。

    但是真正把头发剪得非常短,像是陈平安这般,还是非常少,只有相国寺的和尚,才会留着光头。

    也有一些其他教的人,也有留着短发的。

    李丽质见陈平安自认身份,便又抬手施礼道:“未曾想在这里又见到了先生呢。”

    “父皇自从先生来了京师,就又有了笑容,也温和了很多。家宴的次数也多了,每一次家宴,父皇也都会向母后、大兄夸赞先生之才,平生仅见。”

    “丽质还要谢谢先生呢。”

    看起来,不过七八岁的年龄,却表现的犹如一个小大人一样,眼中的好奇和敬佩是藏不住的,说话也带着孩儿音,柔柔糯糯,十分知书达理。

    难怪,历史上,长乐公主李丽质的风评非常好,也深得李世民的宠爱。

    有这样一位小棉袄,那个父亲不是捧在手心?

    陈平安淡然地回道:“食君之禄,为君分忧,这都是作为一个臣子应该做的,算不得什么。”

    “陛下乃是大唐的帝王,是天下之君,更是这天下之父,掌管着天下万千子民们的衣食住行,自然会很忙,这叫做,舍小家为大家。”

    李丽质眨巴着眼睛,没有想到陈平安会说出这番话来。

    细细品味,也觉得很有道理,难怪父皇会如此夸赞此人,每一次教导大兄的时候,就会说,陈先生有言,陈先生认为……。

    舍小家为大家。

    陈先生一言,也算是名句了吧。

    李丽质灵动的双眼,看着陈平安,露出了少许,有一点儿迷妹一样的神色。

    说实话。

    陈平安前世之所以一直单身,也不乏他的情商一般的原因,见了女孩子,一张嘴根本就说不出一个花儿来。

    还好,来到了大唐,只要是能够有点儿功绩,有了官职和爵位,怎么着,也能娶妻生子。

    就好比现在,李世民直接亲自给他纳妾。

    两人就在这凉亭中,又是一番客套话。

    直到李丽质那边的宫女过来,才带走了她。

    离开了紫竹林。

    李丽质来到了华清池旁边,对着正在喂鱼的长孙皇后施礼道:“孩儿拜见母后。”

    长孙皇后放下鱼饵,轻声问道:“你刚刚去哪儿了?”

    李丽质愣了一下,回道:“没,没去哪儿。”

    长孙皇后会心地笑了一下。

    当听到郭安安排的人前来通报,说是陈平安又去了那天晚上的紫竹林,她便做主,叫来了李丽质,让人告诉李丽质,她在紫竹林等着。

    然后嘛,李丽质自然就去了紫竹林。

    至于李丽质和陈平安说了些什么,她是不得而知,不过,也并不在意。

    李丽质还小,而陈平安已经二十,还需要再等等呢。

    不错,上一次的偶然相遇,让李世民得知,便起了心思,然后和长孙皇后说道了一番,夫妻两人就合谋了一下,觉得这件事儿可行。

    长孙皇后能够成为一代贤后,那是仅仅依靠她的贤良,更是依靠她的情商和智慧。

    看看李世民所做的那些事儿。

    在攻打长安的时候,还把敌军大将军,也就是阴世师的女儿收进后院。

    这可是有着杀父之仇的啊。

    李世民也是心大,不怕睡着了之后,被阴世师的女儿给捅死。

    再然后,就是玄武门之变以后,还把弟弟的妻子给收进宫中,也就是杨妃。

    面对李世民这般胡来,长孙皇后也没有说什么,反倒是还能让李世民的后宫没有起火,也算是一位能人。

    陈平安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夫妻两人给算计了。

    看着李丽质小小的身影消失在了紫竹林中,便转身,回到了大殿上。

    李世民已经整理出来很多内容,颇有一种奋笔疾书的感觉,把陈平安说出来的那些话,全都记录在册。

    这种事情,肯定是不能麻烦秘书监、起居郎什么的官吏代笔。

    很多内容不说惊骇世俗,绝对是非常宝贵的经验,甚至是足以让人用它来威胁自己的皇位。

    李世民不得不慎重。

    等到陈平安到来,他也整理的差不多,也有了一些思路。

    “以工代赈当真是治国良策,你所言,工业兴国、商业富民、农业强国、教育为本等,也都是治国理政之真理。”

    “朕也思索良久,觉得如今之大唐,可以先慢慢地一步一步来,先以工代赈,兴修水利。”

    李世民说完,看向了陈平安。

    陈平安也沉思了片刻,抬起头,抱拳道:“陛下圣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臣的脑海里面记得的知识很多,但是却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下子就拿出来用。”

    “现阶段,确实是以工代赈和兴修水利,才是应该做的,今年修建一条水渠,来年就能够灌溉一大片的良田,就会多一分收成。同时,也能预防洪涝和旱灾,是一举多得的发展方向。”

    陈平安的十六字,看起来不过是简单的十六字,但是今天,在这太极殿上,他所说的内容,就不仅仅是十六个字了。

    李世民靠在了软榻上,好整以暇地看着陈平安,疑惑道:“朕有一问,你今日为何会有如此言语,怎么突然想起来,要上谏了呢?”

    陈平安是明白李世民知道自己昨天逛街的经历,索性也就摊牌了。

    “陛下,臣昨日带着内人看了看长安街,却在东市那边见到了有一姐妹卖身葬母。”

    “陛下是知道,臣来自于千年之前,所以,对于大唐的了解,一直都是存在于书本,并未真正见到这大唐是何等光景。”

    “前段时间,也一直在将作监,往来也都乘坐马车,所见不多。”

    “直到所日,才有所感动,通过韩慧娘了解到大唐村落的村民如今是过着什么生活。”

    “臣觉得,臣既然来了,还有着如此奇特的经历,算得上是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那么,既然来了,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说出一些良策,在将作监做一些物件这么简单,总要给自己定个目标,比如,让大唐万千子民都能过上好日子。”

    “这个目标可能太大,也可能此生都难完成,但是若是没有目标,臣肯定是会懈怠度日,只顾自身之幸福,而辜负了此番来大唐之真意。”

    李世民拍手鼓掌,眼中也是欣赏不已。

    这般心性,或许就是能得仙人看中,送来大唐,辅佐朕的原因吧。

    李世民当即道:“明日早朝,你也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