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47章:人材是发展的关键

第47章:人材是发展的关键

    看着土豆的苗子长势不错,陈平安也就放心了。

    记忆里面关于农耕的那点知识,看来还没有完全还给父母,还能记得一些。

    只不过,这玉米就有点儿悬了。

    买的是超市的玉米棒,而不是农家那种完全成熟体,也就没办法确定,种下去之后,能不能长出苗子来,就算是长出苗子来,能不能长出玉米棒,也都是未知数。

    但是不管如何,也都要试一试的,不试一试,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就好像是表白,一直藏着掖着,永远都是暗恋,也永远不会有结果,只有说出口,让对方知道,才能有一半的概率成功。

    还是一样,一口水缸,先沤肥。

    等七八天之后,再把已经晾干的玉米棒剥了,撒下玉米粒,剩下的就交给老天爷来决定了。

    陈平安就这么站在种着土豆的水缸前,有一种现在就想要挖一株的冲动,看一看,里面到底有没有土豆长出来。

    但是现在还不是时候,真要是有,这时候的土豆也比较小,还没成熟,更当不了种子,还是忍一忍吧。

    这个小院,一直被刀卫日夜守护,还真的拦截了三次夜贼。

    不过,最后审问证实,就是三个飞贼,闻得陈平安得到了陛下的不少赏赐,想要悄悄地进来偷点儿东西。

    可刚刚翻进来,就发现自己就被刀卫锁定,动一下,绝对会被短弩一击毙命。

    看了好一会儿。

    陈平安才去了书房。

    现在后院有了敬晓月,也就不能一个人躺在床上玩儿手机了。

    只能是把自行车和行囊转移到了书房,并且一直也有张超守着,闲杂人不等不能进入。

    陈平安拿出了太阳能充电池,开始给手机充电。

    这算是唯一能纪念一下前生的物品,也是唯一能让陈平安对前生还有一点儿念想的纪念品。

    只不过,太阳能充电板也会有保质期过期的那一天,也会自然风坏,手机的电池也不可能保质二十年、三十年之久。

    最后,这一个手机也会变成板砖。

    它现在存在的作用,也就是让陈平安在心烦意乱,又或者是孤独的时候,有一点儿慰藉罢了。

    这也是陈平安在来到大唐之后,一直没有向李世民展示手机的原因。

    一开始,或许是因为在面对穿越这种事情的时候,有一种手忙脚乱,没有想到用手机证明自己身份的点子,后来,则是不愿意交出去了。

    随便翻了翻,点开软件,没有网,退出去,又点开一个,看着聊天记录,翻看了一会儿,叹了口气,又退出去。

    放好手机之后,又坐在那里,开始梳理自己来到大唐之后,做了那些事情。

    如今,在那书册之上,又添加了一物,人力车。

    又在另外一个书册上,写下了行业两个字,在下面,写下了车行。

    也就是说,他现在不仅仅是造出了人力车,更是成就了一个新的行业,车行、车夫。

    陈平安又开始回忆检索起来,最后提笔,在行业那一个书册的第二页,写下了第二个行业。

    车行的下面,又记录了这个行业可以延伸的其他行业,或者是其他关系网。

    第二天,刚到将作监,就见到高士廉已经坐在那里,见到陈平安走进来,笑着打了个招呼。

    陈平安则是抱拳施礼,说道:“陈平安,见过高侍中。”

    高士廉则是已经很快起身,大步上前,扶起了陈平安,温和地说道:“平安,你这可就不对了,老夫年长你不少,算一算,也是你的长辈,你都已经称田左尚为一声‘叔’,为何到了老夫这里,就生疏了呢。”

    “老夫今日也就托大,以后,你也可称老夫一声‘叔’。”

    田季在旁边,连忙解释道:“下官早早就说过,当不起陈少监一声‘叔’,如今,又何德何能,和高侍中同辈,这岂不是失了礼数。”

    高士廉却连忙道:“无妨,无妨,平安心善知礼,乃是赤子之心,我等自当以长辈之心爱护便可。”

    “你也不必在意,老夫也不是那等心胸狭隘之人。”

    田季听了高士廉的话,抱拳施礼,表示感激,同时,暗自松了一口气。

    陈平安这才开口道:“高树谬赞了,平安只是感激你们的关照,便觉得虽不是自家长辈,却更甚于自家长辈,心有感激,自当以长辈称呼,显得亲切一些。”

    高士廉拍着陈平安的手腕,欣赏地说道:“当如此。”

    又让陈平安坐下。

    这才开始聊着正事儿。

    “平安,此间将作监因为需要炼焦、炼铁,还要打造陌刀、盔甲、马蹄铁、犁头、神臂弩、车弩,以及现在的人力车,人手不足了啊。”

    “工匠原本是一日三班,却也有人因家中有事,需要外出,便有一个班周转不过来,导致时间耗费,作坊还因此停了工。”

    “老夫也已经禀报陛下,请求召天下能工巧匠进京,进入将作监。”

    “只是,一时半会儿,恐怕还是紧缺人手。”

    陈平安直接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就直接招人,人员进来之后,现场教学,把一些简单的工作安排给新人,让他们学着做便是。”

    “还有,年龄的话,就稍微降低一些吧,十四岁以上,便可入将作监。”

    高士廉一听,便觉得此法可行。

    “好,也只能如此,老夫这就去写奏章,禀报陛下,请求允许将作监扩招。”

    如今是贞观元年,大唐立国九年,真正稳固天下,也才五年的时间,而历史上真正问鼎天下,也是在贞观二年平定了梁师都之后。

    所以,贞观元年的将作监,其实还算是一个小型的工匠作坊,有着打造兵器、铠甲的任务,任务量却并不是很高,将作监其实就是一个官署,而非工厂。

    等到后来,将作监改制,成为了军器监,才算是真正成为了大唐的兵、工厂。

    而现在,因为陈平安的到来,先是改良工序,然后又是炼焦、又是炼铁,才让将作监很快就成为了兵、工厂,可随着订单量的加大,人手自然也就不足了。

    陈平安在人力车的奏章上面,其实也写了,要召民间的木匠、篾匠一起参与造人力车,还要给工钱。

    也是考虑到将作监的人手不足,缺少能工巧匠。

    只不过,这样下去,也是杯水车薪,以后还会有很多很多新奇的物件需要造出来,这么点工匠,根本就不够用。

    必须要吸纳新人,也要想办法,培养能工巧匠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