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贞观公务员 > 第49章:如此仙术,卿可造乎?

第49章:如此仙术,卿可造乎?

    贫富差距不管是在什么时代,肯定都是存在的。

    毕竟,有人天生为王,有人落草为寇这句话说的也没错,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同,受到的教育也不同,看待事情的眼光也就不痛,处理事情的方法也会不同。

    还有一句,有人出生就在罗马,有人出生就是骡马这句话也没错。

    同样是穷苦人出身,有人能够凭借自己的胆量、能力、眼光、运气等,实现阶级跨越,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强者恒强,富者越富,也同样存在。

    李世民以为千年之后,人都可以登上月球了,应该算得上是天下大同,人人都可锦衣玉食了吧。

    听了陈平安的讲述才发现,事情并非是自己想象的那般美好。

    “千年之后的百姓依然需要劳作,也同样需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李世民疑惑道。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是肯定的,没有劳作也就没有生产,没有生产,也就没有粮食。”

    “就算是那掌握着百分之八十的财富的百分之二十的人,也需要劳作,不过,他们的劳作相对轻松一些,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是钱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能,那就说明他还不算很有钱。”

    “而普通的百姓,依然需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甚至是更长的时间,国家规定的是四个时辰劳作时间,但是大部分的人通常都是五个时辰,甚至是六个时辰。”

    李世民心思有一点儿复杂,一开始,他想象中的千年之后,通过陈平安的描述,什么依法治国、有法可依、法治社会,什么日行千里的汽车、日行万里的飞机、登上月亮的飞船等,感觉就好像是一个仙境,一个他第一次听说,也无法具体想象出来的仙境。

    可现在听了陈平安的讲述,那个仙境就好像是梦一样,一下子就醒了过来。

    不过,再一想,陈平安说的也没有错,没有人劳作,也就没有人去耕种,没有人耕种,哪里来的粮食呢?

    劳作可能是普通百姓永远都摆脱不了的事情,除非……。

    李世民又开口问道:“衣食住行,你再说一说,千年之后的百姓,‘住’又是何等场景?”

    陈平安回道:“陛下,千年之后的百姓住着的房屋叫做‘高楼大厦’,最高的楼有……。”

    突然想起来,唐朝时期的长度单位,好像没有米,用的是尺和丈。

    好在陈平安在将作监已经了解到了这长度的大致换算规则。

    “最高的楼有两百四十八丈之高,每一层是一丈高,一共有两百多层。”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脑海里面怎么也想象不出来,会有如此之高的楼,又是如何光景。

    “你,你可否画出来,朕看一看?”

    他实在是好奇,千年之后,又是如何建造如此高的高楼,两百四十多丈,这岂不是已经上天了?

    这么高……能住人吗?

    陈平安拿起笔来,发现这毛笔写字可以,画画,他还没学会,只能是从衣袖中拿出自制的炭笔,在大唐,女子已经开始使用眉笔,也就是化妆描眉。

    高楼大厦其实也很好画,一个很高的竖着的长方形,然后画一些格子就行了。

    最后再画上云层,看上起效果会更好一些。

    李世民拿过来一看,和他自己脑海里面想象的高楼有着很大的出入。

    “这,就是前年之后的‘高楼大厦’?”

    陈平安讲解道:“陛下,是的,这就是高楼大厦,方方正正,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建造,再加上上好的钢材,还有框架式结构,有着防震效果,也就是防御地龙翻身。”

    “同时,外面用的是玻璃,也就是透明的琉璃,阳光可以直接照射进入屋内,白天屋内也是非常光亮,到了晚上,也就用灯光,这种灯光,并非是油灯,而是电灯,可以让屋内犹如白天一样。”

    “对了,陛下,千年之后,也叫做电力时代,电的出现,才是工业革命最大的改革,也是最伟大的发明,百姓们的日常生活也就离不开电。”

    陈平安想到了自己的手电灯,这个是可以拿出来,给李世民开开眼的。

    这都来大唐三个月了。

    直到今天,讲到了千年之后的百姓们的日常生活,才想起来,把手电灯拿来,给李世民开开眼。

    疏忽了。

    做事情,还是缺少一个计划。

    想到什么才去做什么。

    不过,陈平安本就如此,他一个上班族,来到了大唐,也还是一个上班族。

    脑子里确实有着一个很大的蓝图,可想要完成这个蓝图,那真的是想一出做一出。

    很快。

    陈平安就从府邸后院书房的行囊里面拿出手电灯。

    “陛下,请看。”

    陈平安向李世民展示了一下如何开关手电灯,然后双手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迫不及待地拿在手中把玩儿起来。

    “巧夺电工,犹如仙术一样,这就是千年之后的科技吗?”李世民只觉得不可思议。

    就这么小小的一个东西,却能够发出犹如太阳一般的亮光,比油灯亮多了,不仅如此,还不会烫手,不用给它添加桐油,也不必受到风的影响。

    若不是陈平安解释了其构造和原理,只第一次见,恐怕还以为是仙术呢!

    陈平安回道:“陛下,这就是科技带给人的好处,千年之后有一个口号,叫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谁掌握了最新的科技,谁就是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李世民眼热不已,直接问道:“陈卿,你可以把这个电造出来吗?”

    陈平安犹豫了一下,勉强地说道:“陛下,臣是知道造电的原理,但是这实际操作,却从来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做过。再加上,如今的工业水平、手艺水平,可能没办法造出电。”

    “不过,臣可以尝试,并且把原理写出来,一代一代地去研究,臣没能造出来,可能臣的弟子,臣的弟子的弟子,有可能造出来。”

    “那时候,足以让中原领先千年用上电,同时,也领先千年,完成工业革命。”

    陈平安自然也想要造出电,可定子、转子、端盖、机座、轴承、滑环、电刷等部件,需要非常高的工业水平才能打造出来,不是那么简单的。

    不过,他也不能直接说,自己造不出来,让李世民断了这个念想。

    想要让大唐攀上科技树,首先就要给李世民这位大唐帝王种下科技的种子。

    李世民想了想,电能够成就一个时代,自然也是非同寻常,就好像是仙术一样,这等仙术,必然是很高很高,非一日之功。

    “嗯。”

    “朕明白,那就不急,你先把原理写出来,慢慢地完善,有时间了,可以去研究研究,找到方向,就犹如你一开始研究炼焦那般。”

    “需要什么,都可以告诉朕,朕可以想尽一切办法,帮助你!”

    陈平安抱拳道:“喏。”

    李世民把手电灯放在了御桌旁,说道:“继续讲一讲,千年之后的百姓‘住’的情况,如此高大的高楼大厦,必然要花费很多钱吧?千年之后的百姓也需要花钱才能住进去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