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青衣巷异动

    “大娘,你这是干啥?快快请起。”陈祎伸手,扶起老妇人。

    “老身这次前来,是特意感谢大人的。要不是大人昨夜,差人送来五两银子,我们一家四口,就要被逼死了!”

    老妇人声音哽咽道。

    她将手里的瓷碗,递到陈祎面前,充满感激道:“大人,这是老身家里,唯一值钱达的东西,还请大人收下。”

    陈祎低头瞥了一眼。

    老妇人黝黑的双手上,满是褶皱;她手里的瓷碗圈口,有不少豁口。

    瓷碗里,躺着两个小小的鸡蛋。

    这两样东西,或许就是这个老妇人家里,最值钱的玩意了。

    陈祎伸手,将鸡蛋收了起来。

    “大娘,谢了!”陈祎道。

    “大人莫要折煞老身。要说谢谢的,反而是老身呐!”老妇人手足无措道。

    陈祎闲聊了几句。

    他这才知道,这位老妇人姓吴。她有个儿子,名为张春贵。

    张春贵,正是前天夜里,那个被挖心邪祟,将心脏取走一半,拖着一口气,来巡夜司苦苦哀求的中年男人。

    张春贵,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

    他本来,是不用成为照夜人劳役的;可一年前,张父生病;张春贵为了救父亲一命,耗尽了家产,还欠下不少钱财。

    到了最后,人财两空。

    为了还债,张春贵只能成为照夜人。

    张春贵死后,家里留下吴大娘,还有一个刚刚临盆的妻子,一大一小两个孩子。

    昨天夜里,等巡夜司的人,将张春贵的骨灰,送到张家时;之前借款的债主,见张家没人能还钱,于是将他们赶了出去。

    夜幕降临,一家四口若是没有个住处,溜达在浔阳边城,必死无疑。

    这是把人,往死里去逼啊!

    就在张家陷入绝望时,巡夜司的人,给张家送来了一锭五两的银子。

    还了债,一家四口才有个落脚的地方。

    “陈大人,你是好人呐!好人就该平平安安,长命百岁。”吴大娘由衷的感激道。

    她颤颤巍巍的,从怀里掏出一两碎银子,递到陈祎面前。

    “陈大人,还完债后,这里还剩下一两碎银子,老身还给你。”吴大娘道。

    “大娘,这点银子,你就留下吧!你们一家四口,也要钱生活。”陈祎淡淡道。

    说实话,这一两银子,陈祎看不上;但对张家一家四口来说,是好几天的伙食费。

    家里没了顶梁柱,日子只会越来越难。

    陈祎说着,从怀里取出三两银子,递给了吴大娘,“好好的,活下去。”

    而且,他在送张春贵解脱时,曾答应过张春贵,会尽力照顾他的妻子和孩子。

    几两银子而已。

    “不要,不要!”吴大娘朴素的价值观,让他神色焦急的,拒绝陈祎的恩情。

    “我张家,已经受了你天大的恩情,怎么还能再要你的钱呢?”吴大娘诚恳道。

    陈祎将银子,塞在吴大娘手里。

    “大娘,听我的,收着。”

    陈祎态度强硬,不由分说。

    吴大娘握着银子,几乎要哭了出来,似乎不知道该如何报答。

    她想了片刻,主动问道:“陈大人,你家住哪里?过两天,我让我大孙子,给你送几捆柴火来。”

    似乎,这就是贫苦人家,唯一能报答他人恩情的方式。

    这次,陈祎倒没拒绝。

    做饭烧水,都需要大量柴火;陈祎住在青衣巷时,也要花钱去买柴火。

    “我住在外城南庚坊。”可想到边城的人,若无调令,不得进外城的规定。

    于是,陈祎补充道:“吴大娘,要送柴火的话,让你孙子直接送来边城巡夜司。”

    满脸愁容的吴大娘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如负释重的笑意。

    “好,好嘞!”

    她朴素的连忙点头道。

    看着吴大娘离开的背影,陈祎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握着两个小小的鸡蛋,垂着头走入了边城巡夜司。

    “陈大人,您来了!”

    刚刚进入巡夜司,李主薄眯眼一笑。

    他的目光,很快就盯着陈祎手里,那两个鸡蛋,笑着问道:“帮助他人带来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怎么样?很爽吧!”

    陈祎眉头一挑,怪异的看着李主薄。

    李主薄,似乎很懂。

    见李主薄面色平静,陈祎摇了摇头,语气沉重道:“一点都不爽!”

    浔阳城内,有很多黎民百姓,和张春贵家里的情况,一模一样。

    家里的顶梁柱一倒,就是家破人亡。

    整个浔阳城内,不知有多少苦命人。

    陈祎,曾经也是其中之一。

    陈祎抬手一抛,朝李主薄丢过去一枚鸡蛋,笑道:“这两个鸡蛋,有你的一枚。”

    李主薄接下,敲开蛋壳,塞入嘴中。

    他点评道:“这鸡蛋,太小了;下蛋的母鸡,肯定是瘦了吧唧的。没味。”

    人都吃不饱,鸡能吃什么?

    陈祎剖开蛋壳,一口吞下,细嚼慢咽起来,“这鸡蛋,味道还是不错的。”

    咽下鸡蛋,陈祎抬头看向李主薄,问道:“李大人,我的那十二位手下呢?”

    李主薄低头道:“还没回来。”

    等了两刻钟。

    陈祎回头,只见十二个身穿照夜人制服,腰上挎着一柄唐横刀,手提诛邪灯笼的人,走入巡夜司,来到陈祎面前。

    李主薄这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他指着陈祎,对着众人介绍道:“眼前这位,以后就是你们的照夜使,陈祎。”

    “属下余鹏云、张东庆、沈大波……拜见照夜使大人。”

    这群照夜人,恭敬问候道。

    陈祎眼角余光一扫,只见这群人制服里的内存,都是麻衣,手掌黝黑粗糙,显然都是穷苦人家出身。

    他问了一句,“你们都是衙门,征召的来的照夜人劳役?”

    这十二名照夜人,回头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齐齐点了点头。

    果然,身居高位,能成为衙门正式差役的公子哥,哪里会来这里冒险?

    陈祎直言道:“今后,你们只需负责好,自己巡视的区域就行。”

    “而我,每天晚上,都会坐镇在甲申坊青衣巷内。你们有事,可以直接来找我。”

    听闻此话,十二名照夜人,面色一喜。

    据他们所知,很多照夜人从当差,到最后被杀,也没见过他们真正的照夜使首领。

    浔阳边城,照夜使都是吃空饷的。

    照夜人巡夜途中,遇到强大的邪祟,即使发出求救信息。可很多照夜人,还是会因为,附近没有照夜使坐镇;或者诛邪卫救援不及时,嘴中被邪祟所害。

    有一位照夜使坐镇,那附近几条坊市的照夜人,安全性都能提升一大截。

    听闻陈祎会亲自坐镇,这十二位照夜人,心底激动无比,感到无比庆幸。

    “多谢大人!”

    十二位照夜人,齐齐躬身行了一礼。

    “起来吧!”陈祎接着道:“负责春申坊的照夜人,是谁?”

    人群中,立即站出一个六尺有余、长腿长手、顶着一张猴脸的少年。

    “启禀大人,是我,孙行。”

    陈祎点了点头,吩咐道:“从今往后,春申坊青衣巷,由我负责;前后那两条巷道,你也不用去的巡视,全交给我。”

    “遵命!”孙行朗声道。

    可他说完这句话,抬头看向陈祎,眉头紧皱成一团,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

    看到孙行古怪的表情,陈祎道。

    孙行压低声音,道:

    “启禀大人,昨夜我在巡视青衣巷时。发现青衣巷里面的人,半夜不睡觉,全部点亮家里的烛光,趴在窗户上,盯着我。”

    “他们的眼神,很奇怪。像是……野兽看到了猎物,盯着我浑身发寒。”

    回想起昨夜异样,孙行心有余悸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