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声量

    盛家决定不再去看榜没错,但是该去的人,还是会去,如宁远侯家的,齐国公府家的……他们都有孩子参加考试。

    顾廷烨与齐衡一起来到城门口看榜,眼神自上而下。

    “一甲,盛长枫。”

    “盛家哥儿竟然中了案首,厉害啊,不愧是探花郎之后。”

    “顾廷烨,第二名,还不错。”

    看到自己的名次,顾廷烨还算满意,没有拿到第一,第二名也还凑合嘛,回去总算是有个交代。

    “这次回去父亲总不会说什么了吧。”

    顾廷烨说道。

    站在他身边的齐衡说道:“二叔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侯爷知道了肯定心喜。”

    顾廷烨嘴上道:“他还真不一定,我那个爹,处处看我不顺眼,你又不是不知道。”

    这是顾家的家事,齐衡不好评价,笑着说了一句:“侯爷因着保家卫国,久经沙场,自然养成了喜怒不形于色。你是他的亲生儿子,你取得了好名次,也是他脸上有光,他怎能不心生欢喜?顶多是嘴上不说罢了。”

    “希望是这样吧。”

    顾廷烨耸耸肩。

    “衡哥儿,你取得了第六名也不错,郡主娘娘对你的疼爱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你带着这样的好消息回去,才是真正能受到宠爱。”

    说话间,顾廷烨都有些羡慕。

    虽然他的后母对他也很好,但好的太客气了,总觉得隔着一层,可能不是亲生的才导致这样的感觉出现。

    他那个爹,又总是冷着脸,只有对顾廷煜和顾廷炜的时候才有几分笑容。

    齐衡说道:“母亲早早的就说了,要是能考上,就一家人出去小聚一下,若是不能考上,就在家小聚一下,反正年纪还小,不着急的。”

    齐衡身上有着顾廷烨身上没有的轻松和温馨,这是只有在温室里才能养出来的气息,可见齐国公府的家庭氛围确实好。

    “对了二叔,我看案首的盛长枫和第五名的盛长柏,姓氏相同,辈份相同,是出自同一家族?”

    也不怪齐衡问询,主要是第五名的盛长柏刚好在他顶上,不多不少,就比他高了一名,偏偏这个名字又和第一名极其相似,想不注意到都难。

    顾廷烨道:“对啊。他们不仅出自于同一个家族,还是兄弟呢,父亲为尚书省承直郎盛大人。”

    “盛大人?”

    齐衡还真不知道这号人物。

    从五品的官员,也不值得他知道。

    顾廷烨道:“我说盛大人你可能不知道,我要是说探花郎你可能就知道了。他家祖上出了一位探花郎,那位探花郎娶了上一任勇毅侯的独女为妻,好几年前一家子在外历练,前年刚回到京城。”

    齐衡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

    “怪不得能一下子培养出两个才子出来,原来祖上有这样的荣耀,还是勇毅侯之后。”齐衡道:“话说你对盛家的情况还挺了解的,是和他家有亲戚?”

    “哪里来的亲戚啊,就是两年前去途径扬州城的时候,发生了一点小意外,算是和他家有些接触,不过我也只是和盛长柏比较熟,其他人倒是一般般。”

    “他家把庄老夫子请到府上做学究了,你知道吗?”

    顾廷烨的消息让齐衡惊讶了一下。

    “你说的是那个大儒?”

    “没错,就是他。”

    齐衡惊诧道:“他不是已经隐居山林了,不再入世了吗?怎么入了盛家?”

    “听长柏说,是因为早年盛大人早年平过一桩冤案,解救了庄学究的父亲,能让他们一家人重新团聚,结下一段善缘。多年之后,盛家人丁兴旺,尝试将庄学究请到家里来,没想到真就成了。”

    “兴许盛家两兄弟都能考上,和庄学究的培养也分不开关系。”

    齐衡点头道:“一定是这样,庄学究毕竟是当世大儒,这样的水准还是有的。”

    顾廷烨道:“衡哥儿,我也准备去盛家读书了,且庄学究已经答应收下我,那可是庄学究啊,朝堂上不知道有多少官员是他的学生。你要不要让你母亲去一趟盛家,也帮你求取一个名额。”

    “这……那毕竟是盛家的私塾,你能去是和长柏有着一层关系,我去了,会不会不好。”

    “有什么不好的?”顾廷烨道:“你母亲出面,谁还能不给平宁郡主面子?”

    “那……我就斗胆试一试,能在庄学究身边读书,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

    盛家人以为不去看榜就能安生一些,只需要应付一些平日里交好的官员即可。

    但是没想到,盛家的门槛还是非常热闹。

    先是收到了宁远侯家的拜帖,请他们有时间到侯府吃饭,这种帖子一看就知道下帖之人只是说说而已,但架不住人家是侯爵之家,能被人敷衍一下,都够他们吹嘘一番的。

    一开始,盛紘还惊讶万分,不明白为什么侯府的人会给他家下帖,经过盛长柏解释以后才清楚,原来是庄老夫子要收下侯府次子,以后他家要多一个孩子来读书了。

    他没多想,答应下来,毕竟这也算是好事,将来说侯府的孩子在他盛家的私塾读书,对他们盛家的名声也很有好处。

    盛紘是个拎得清的人,宁远侯夫的拜帖好好收下,写了一封回信,大抵是不叨扰侯府这样的客套话,也没有和旁的人说起这档子事。

    本以为宁远侯氏这次拜访的人家里,身份最高的人物,结果没过多时,又来了一个国公府的人。

    京城的公爵都是有数的,就那么几个,稍微一笔照就知道了。

    平宁郡主还没有自我介绍,盛家人就猜到了她的身份。

    除了齐国公府以外,谁家的主母有那么大权力,每每在外行走时,摆出的阵仗更是把身份衬托得足足了!言谈之间,仿佛她才是国公。

    除了妾室以外,盛紘把盛家人都召集来了,尤其是盛老太太,对待这样的高门贵女,只能用高门贵女来抗衡。

    平宁郡主的母家是襄阳侯,盛老太太的母家是勇毅侯,谁也不比谁差了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