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忽然重生了怎么办 > 第17章 垄断市场

第17章 垄断市场

    大学城最好的大学是江州大学,985名校,其次是江州师范大学,211名校。

    江州理工大学、江州工业大学、江州音乐学院则是普通一本。

    但论校园最优美,环境最好,还是师大。

    师大历史悠久,建筑群古色古香,是一座园林式的高校。

    张俊以前就经常来这边散步,一来可以欣赏到众多秀丽多姿的师大美女,二来可以游湖赏花。

    高中同学姜丹在师大就读。

    张俊知道姜丹所在的院系,直接找到女生宿舍楼来。

    姜丹正好和几个同学一起回寝室,看到张俊在和宿管阿姨聊天,惊奇的喊了一声:“张俊!”

    张俊一扭头,笑道:“姜丹,我正找你呢!”

    “你一个人来的?”姜丹四下瞧瞧。

    “石磊啊?他没来。”

    “谁问那个娘胖子啊!你的唐婧呢?”

    “哎,别这么说,会被人误会的,大家都是同学嘛。我找你谈点事。”

    “那到湖边走走?”

    “好。”

    湖水清澈湛蓝,在傍晚的轻风吹拂下,显得异常静谧。

    张俊把合作赚钱的事说了一遍。

    姜丹家庭条件一般,虽然不缺学费,但是如果能多赚一点生活费和零花钱,她还是很乐意的,她性格外向,活泼乐观,并不抵抗勤工俭学。

    “好啊!这样,我明天先和校团委的老师说一声,如果他们同意,我再联系你。你电话多少?我加你。”姜丹爽快的答应下来。

    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张俊怕她不会讨好团委的老师,教她一些方法:“多奉承人家,男的夸他帅,女的夸她年轻漂亮,没有不爱听的。还有,赚到的钱你不能吃独食,你得分一些给老师,这样关系也搞好了,以后再有类似的机会,也容易谈下来。”

    姜丹偏着脑袋,笑嘻嘻的看着他:“张俊,怎么一上大学,你就跟变了个人似的?”

    张俊呵呵笑道:“我还是我啊!可能是穷则思变吧!”

    “行,你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了。”姜丹用胳膊轻轻碰了他一下,“哎,你和唐婧发展得怎么样了?”

    “老同学的关系,和你一样。”张俊嘻嘻作笑。

    “德性!懒得理你!”

    “再见!”

    次日一大早,张俊便来到小商品市场。

    这是江州最有名的小商品批发城,很多外地的小摊小贩都来这里进货,外地的摊贩通常是组团,半夜坐大巴车过来,凌晨进好货便赶回家,不耽误白天的生意。

    所以小商品批发城的营业时间比较特殊,大部分摊位,是从凌晨五点开门营业,到下午五点结束。

    张俊找到昨天拿货的老板。

    老板对他有点印象,笑问道:“帅哥,昨天的鞋垫卖完了?”

    张俊点点头:“今天我多买一些,你给我算优惠一点吧?”

    “真的是实价了。”老板把头摇得像拨浪鼓。

    张俊信口胡诌道::“老板,我是学生会创业社的,我们是帮扶贫困学生勤工俭学,赚点钱不容易。我今天拿1000包,每包便宜两毛钱好不好?”

    老板看他一次拿这么多的货,微一沉吟,说道:“行,我给你了!下次记得来找我补货。”

    张俊笑着说了声谢谢。

    他让老板派人用三轮车送货到学校。

    一切就绪后,校园响起晨练的铃声。

    沉寂的校园,瞬间复苏,元气满满,到处是青春洋溢的年轻面孔和充满活力的矫健身姿。

    张俊顺便把救护点的桌椅和物质给摆好了。

    赵思琴过来,看到整整齐齐的救护点,笑道:“你还挺勤快!”

    “赵老师好!”张俊递上一瓶牛奶,“这是我在外面给你买的。”

    赵思琴也没有客气,接过牛奶便喝,说道:“你这么会讨好女孩子,肯定有女朋友了吧?”

    张俊笑道:“有啊!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赵思琴左右一瞧,说道:“哪里?”

    她随即恍然,说道:“好啊,你连老师你也敢调戏?”

    张俊哈哈笑道:“开个玩笑,我也想尽快谈个恋爱,不然教官都骂我们是单身狗呢!赵老师,你要是认识合适的姑娘,就介绍给我。我要求很高,像你这样的最好,比你差一点的也行。”

    这话当然是在恭维赵思琴。

    她嫣然一笑,甩了甩秀发。

    赵思琴虽然是老师,但她年纪并不大,是在校研究生,经过自主报名、院系推荐和学校考察,当选了校团委的副书记。

    比起唐婧等新生来,赵思琴更具女性的气质风韵,优雅举止,谈吐不凡,让人感受到她那深厚的内涵与品味。

    唐婧像春风,清新自然,情意悠悠,她的心思像春水一般深不可测。

    赵思琴有着熟女的风范,像夏天般炽烈热情。

    昨天下午卖掉了500包鞋垫,那些垫了军训专用鞋垫的学生,脚明显没那么痛,回到宿舍一宣扬,其他同学都知道了,晨练结束后,纷纷跑到救护站来购买。

    全校新生,包括本科、研究生,有五千多人。

    每人买一包鞋垫,可以卖出去五千多包。

    有的学生家庭富裕,不缺钱,又懒得换洗,会多买一包,轮换着用,也有人当一次性的消耗品,当天用完便扔掉,明天再换新的用。

    这门生意,可以一直做到军训结束。

    张俊一边帮救护站做事,一边卖鞋垫。

    他在旁边放了个收款箱,即便他不在,以大学生的素质,再加上旁边有人看着,一般都会自觉的把钱放进收款箱。

    中午休息的时候,他接到韩雪青的来电。

    “张俊,我这边谈妥了,下午就可以售卖,你送货过来吧!”

    “好,我先给你送五百包,你们江大新生比我们多,肯定卖得更好。”

    “我没做过生意,先试试看吧!”

    张俊送货到江大,帮韩雪青摆好货,教她怎么卖。

    不就是摆摊卖个鞋垫吗?

    只要舍得放下面子,这事并不难做。

    很多头脑灵活的新生,在开学时都会做点小生意,既锻炼了自己,又解决了零花钱的问题,还能认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

    这边安排妥当,姜丹那边也打来电话,说跟校团委的老师谈妥了。

    不过姜丹那边有些麻烦。

    师大校团委的老师说,卖鞋垫的收入,要捐三分之一给他们团委当活动经费。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