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我的1984年 > 第八章:广园市

第八章:广园市

    “这根怎么又是坏的?都变粘了。

    这样的肯定要被压价,唉!”

    杜承斌手中拿着跟党参,指着参肚子上一处破损处埋怨道。

    “没事,这会儿赶早还能卖出个价钱,要是发黑了就真不值钱了。”

    夜里挖参免不了有损坏,他们又挖的急,导致这些参大概有两成破了皮,个别流出的药汁都变粘稠了。

    党参挖出来要有破损会流出白色的药汁,在空气中暴露一些时间药汁就会变粘稠,一两天后会彻底发黑,这样的党参也就没了价值。

    到了县城,杜建军先是开车把他们送到县里供销社,帮他们把党参买掉。

    对这些党参的来历他也猜了个大概,只是这种事还是藏在肚子里就行,免得被六耳听去。

    县供销社在小城西北角,社里也没什么建筑,除了几间加大号瓦房就是收购室了。

    阴平县地处秦岭山脉最西面,海拔高却气候湿润,很适合种植中药材。

    药材多了价格就不怎么高,供销社给的价格有些偏低。

    但没办法,没别的收购渠道只能挨着。

    一共挖了两百七十三斤参大都是五年以上的,完整的两块一一斤,有破损只收一块五。

    当然他们卖的都是些鲜参,要是晒成干参价格得提上一块多。

    就这他们还入手五百多,完全是无本买卖。

    拿到钱,江白水先给杜承斌分了两百,又去买了条大前门塞给杜建军。

    杜建军倒也实在,乐呵呵收下,这种事情他也不在意,至于其中的意思两人都是心照不宣。

    杜承斌则看着手中的一沓大团结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儿。

    有对一晚上就挣这么多钱感到梦幻,又有对自己辛辛苦苦几年才比得上这一晚上而感到荒唐。

    江白水看出了他心中的纠结,但这才哪儿到哪儿?

    几十年后还有人弯次腰就能挣别人一个月工资,连一个小目标都是普通人忘尘莫及的存在。

    不过这种事还是要开导开导才行,不然指不定哪天就飘了。

    “这个钱,”

    没等江白水说出口,杜承斌就摇了摇头,把钱递给他说道:

    “白水这钱我不能要,只是帮了你个忙拿这么多心里不踏实。”

    看着他澄澈的眼神,江白水心中有些动摇,应不应该把他带入这个利益至上的行业?

    不过他很快就想清楚,他只是帮好友生活过的更好些。

    再加上杜承斌也不是个经商的料,趁现在挣点小钱可以,以后那些事儿基本不会带他。

    “那好,我先帮你收起来过段时间咱们靠这个挣了钱再说。”

    “嘿嘿,好!”

    对此杜承斌只是嘿嘿一笑,便答应下来。

    了了这当子事儿,江白水算是有了本钱。

    两人在供销社的外食堂潦草吃了顿饭,匆匆赶往车站。

    阴平县地属甘省却处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处,又因为处在山区通往兰市的路反而比成市远。

    所以阴平县大多商人,小贩都是直接坐车去往巴蜀广园市或成市进货,江白水也不例外。

    到了车站,剪了票两人就向班车走去。

    “白水!等等我!”

    刚走不远,江白水就听见有人叫他。

    只见一个穿着蓝背心,喇叭裤,手上提着个大蛇皮袋的青年向这边跑来。

    这人正是江白水高中同学张长贵,因为父母是双职工家里条件好,总是穿的人模狗样也就有了个外号二狗子。

    江白水前世开始倒腾货,最开始就是和他一起搭伙的。

    可惜生意刚有些起色两人就被抢了,那时江白水已经开了个小店,店里还有点存货。

    可张长贵一心要把生意做大,全部本钱都下进去,不但赔了个底儿朝天还借了笔外债。

    他父母本就不愿让他做生意,帮他还了债就给他娶了个媳妇,又托关系找了个安稳工作。

    自此以后两人就没什么联系。

    这次再找上他,一来,两人是同学,前世两人合作也没什么纠纷。

    二来,江白水还打算继续上学这生意杜承斌肯定做不来,还要有个人照应。

    “太不够意思了,居然也不等等我,要不是看见你俩,我还在外面等着呢。”

    “都这个点了,我以为你早就进去了。

    不说这个,先给你们两分钟互相介绍一下,咱们马上就走。”

    张长贵哈哈一笑。

    “我叫张长贵,叫我贵哥就行。”

    杜承斌是个老实人,点头道:

    “贵哥,我叫杜承斌,跟白水是发小。”

    “哈哈好,小斌是吧?

    和我胃口,以后有人欺负你就报贵哥名号!”

    江白水却揭他老底道:

    “斌子别听他的,他还没我大,叫二狗子就行。”

    “都说别叫我二狗子,算了这是时髦你们不懂。”

    说罢他还故作高深的甩了甩头发。

    “你们三个走不走啊!甩甩甩,就你那鸡窝头有什么好看的,麻溜的!”

    这时售票员从车上下来,对几人吼道。

    被人一顶,张长贵讪笑一下,跟在两人身后往车上走。

    这年头的售票员谁敢惹?

    不要说你是要坐人家车的小商贩,就是公社,县里的一般干部都照吼不误。

    这次江白水打算去广园市进货,主要是趟熟条路子,以后他就不去了。

    班车走的是212国道,这时候还没通高速,两百三十公里要走六七个小时。

    好在班车跟小巴最大的区别就是中间不用站人,没那么拥挤,坐着也舒服的多。

    班车到碧口镇外算是出了省境线,中间还有警察穿着绿色警服到车上挨个儿检查。

    当然这种检查也只是简单的看一下身份证,有疑点的才翻包搜身,不像以后要拿仪器挨个儿扫一遍。

    到了巴蜀地界眼前的景色瞬间改变,从原本的崇山茂林一下转成低矮的丘陵。

    车上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没见过这景像,纷纷叫道:

    “嘿!这巴蜀的山就是不一样,长得跟鹌鹑似的。”

    杜承斌和张长贵看到这一幕也看呆了眼,张长贵虽然学过地理但那儿有亲眼见的冲击大?

    过了一会儿,车外的景色又是陡然一变,一眼望去都是一望无际的平原。

    杜承斌看的两眼放光,这么多平地这得有多少亩?

    看到他俩的样子,江白水回想自己第一次来巴蜀也就这个样儿。

    先是被地貌吸引,再就被广园市的车水马龙震惊。

    晚上六点,随着车辆刹车发出一道“噗嗤!”声,车上的众人纷纷从疲倦中醒来。

    经过对事物的新鲜阶段后,众人再看车外千篇一律的平原顿时没了兴趣,在旅途的劳累中纷纷睡去。

    叫醒睡得跟死猪似的两人,从车上下来。

    看着车站内一辆辆一个样儿的班车,刚睡醒的两人还有些懵,不知道该往那儿去。

    好在车里还有人来过,众人一个个跟着往车站外走去。

    出了熙熙攘攘的车站,到了马路上众人又被眼前的景象震惊。

    马路上骑自行车的,拉人力车的数不胜数,还有一辆辆小轿车,小巴混杂其中。

    可以说单单眼前这些汽车就比阴平县的车还多。

    抬头,又是另一片景象,放眼望去全是楼房,高的有六七层,矮的也有两层。

    杜承斌和张长贵看的眼中满是震惊之色,而江白水看到的却满是回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