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人在大唐,开局与武家为敌 > 第17章 掷千金,求名医

第17章 掷千金,求名医

    送走了所有大夫。

    张观棋强迫自己平静下来,问张砚南:“你是请的医馆大夫吧?”

    “嗯。”

    张砚南微微点头。

    “那还有很多非医馆大夫呢。”

    思索片刻,张观棋命人取来纸笔,一阵挥毫泼墨之后,一张“掷千金、求名医”的告示就写好了:

    【仁风坊张宅,急求各路名医。凡能治好家人伤病者,酬谢三千贯钱。凡诊病出力者,皆可得五十贯钱。决不食言,还望各位互相传告。】

    看到这张告示。

    周娴努力收起悲伤的情绪,但仍旧满脸疑惑,道:“这么多钱?可你二叔为官清廉,这么多年,也没攒下什么积蓄。除了陛下给的几百贯钱……”

    稍顿了顿。

    周娴看了看门外的小院,不舍道:“也只有这宅子了。”

    要知道,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就算是在洛阳长安这种繁华之地,哪怕是很不错的地段,房价也才五百贯钱左右。

    三千贯钱,足够买六七套洛阳的豪宅别院了,就算是出力者的五十贯钱,对于普通人家来讲,也是一笔可观的收入。

    所以,家里人疑惑也很正常。

    张观棋只好实言相告:“二婶,您不用担心,还没到卖房的地步。之前我解开突厥谜题,昨日,陛下已经让上官舍人送来了一万贯的赏钱。”

    听说张观棋得了一万贯赏钱。

    一家人才慢慢地恢复平静。

    毕竟,有这么多钱作为后盾,应该就多了一丝能治好的希望。

    很快,张观棋就把还留在府里的、会识字写字的所有人聚到一起,各自分发纸笔,开始誊抄这份求医告示。

    “钟伯,有多少张了?”

    张观棋一边写,一边问。

    “二少郎,有一百五十多张了。”钟伯清点了一遍之后,回道。

    “好,钟伯你带着他们几个继续写,我带砚南和楚秀先出去张贴,看看有没有效果。”

    张观棋写完手里的这张告示,停下笔,说道。

    ………………

    马车上。

    三人各怀心事,沉默不语。

    张砚南埋着头,也不知道心里在琢磨些什么。张楚秀则用手托着腮,两眼无神地望着马车窗外的人来人往,一言不发。

    “楚秀,你还在担心楚言?”张观棋看出楚秀的难过,轻声问道。

    “我自然担心阿姐。她一个人被武延基抓走,该多害怕啊。可如今阿耶这边病情又愈发严重,这么多大夫都束手无策……”

    “二哥,我实在害怕。”

    张楚秀说着,愈加伤心。

    “别怕。我相信,楚言暂时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这几日,武延基肯定会为他父亲武承嗣下狱之事奔波,怕是分身乏术,早就自顾不暇了。”

    张观棋冷静地分析道。

    “可是二哥,阿姐她性子最是刚烈,若是武延基真的强迫她,我害怕她会寻短见……以前,阿姐还有家人作为寄托,可现在,阿姐被武延基藏起来,未必知道咱们家已经都洗脱罪名,重获自由了啊?”

    张楚秀字字句句,条分缕析。

    张观棋顿时觉得。

    楚秀所言,不无道理。

    大唐虽然是一个相对比较开放的朝代,女子“夫死改嫁”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武则天时期,女子还能拥有与男子一样的读书机会。

    但终究还是古代社会。

    大部分女子思想依旧保守。

    更有一些女子,性子忠贞刚烈,把自己的清白看得比性命还重。

    “如此一来,救楚言,也成了咱们必须马上要去做的事情了。”

    张观棋长叹一声。

    一扭头,却看见张砚南那双无辜的大眼睛,正盯着他看,忽见张观棋扭头,就又立马别过脑袋去,佯问道:“咱们去哪儿张贴告示?”

    “我们去最大的南市。二婶带人去北市、西市。”刚说完,张观棋忽然意识到张砚南刚才竟都不发一语,故而问道,“你都不着急吗?”

    “当然着急。”

    张砚南没有丝毫犹豫。

    “那你刚才一句话不说?”

    张观棋继续追问道。

    “我……我心里着急。”

    张砚南低头,抿了抿嘴。

    “懒得理你,闷葫芦一个。”

    张观棋刚说完,就听得坐在前面的车夫一道长长的“——吁”声,还伴着一句:“二少郎、三少郎,小娘子,到南市门口了。”

    三人下车。

    还没进南市,只在门口,就已经能看出洛阳南市的繁华热闹,南来北往的客商都面露喜色,一张张笑脸,是对所有进市之人的翘首以待。

    来不及感慨,张观棋就开始分配任务:“砚南,你去东面告示区张贴,我去南面告示区,秀儿……你去东面。三炷香内,回此处集合。”

    张砚南仍是一脸磨蹭,小声嘀咕:“为什么我去东面?”

    张观棋没忍住,一脚轻踹在他屁股上,斥道:“你是十万个为什么吗?赶紧去,别磨磨蹭蹭的。记住,搞点声势出来,让越多人知道越好。”

    “哦。”张砚南拿上告示,也没再有任何耽搁,径直往东面去了。

    张观棋也直奔南面而去。

    ………………

    半炷香时间后。

    洛阳府狱。

    迎面三个人姗姗来迟。

    两个衙差跑得气喘吁吁,到了府狱门口,径直就要把张若虚往里送。

    那一脸的嫌弃,足以见出,这俩衙差是有多想卸掉张若虚这个包袱,尤其是背着张若虚那个衙差,恨不得立马把他扔进牢里……

    谁知,却被门口的狱卒一把拦住:“你们几个谁啊,就往里走?”

    定睛一看,竟是两个衙差,带着一个人犯,不对,是背着一个人犯,又感叹道:“啧啧啧……伺候得不错。这是人犯呐?还是大爷啊?”

    衙差闻言,赧然一笑。

    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还没给狱卒看文书,忙掏出自己怀里的公文,递给狱卒,眼神有些躲闪:“这是办差文书。”

    狱卒接过文书,不慌不忙地打开,未及细看,就只是乍一看,便发现了文书上有一处涂改的痕迹,时间那一栏好像被改成了今日午时。

    出于本能,狱卒开始盘问:“这个人犯,到狱时辰是今日午时?”

    “……”

    两个衙差没有摇头。

    也没有敢点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