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十三章 当代诗官

第十三章 当代诗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大宋的送葬,需要有个规制!”

    “先有的天地,后有人,这是晨曦一样的存在,很多人忘了,却总是出现。”

    苏乞走了上来,谈到了丐帮,说起了送葬,还有大宋。

    “你是一个乞丐?”

    “啊!现在当官了。”

    “好,我可以给你一个珠玑榜文,同时给我一个最好的葬礼。”

    忧郁的仙子,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想要一个好的葬礼。

    “行。”

    苏乞答应了下来,也没想到事情能这么顺利,心里却总感觉难受。

    这样的一个绝美才女,像是根本不留恋大宋。

    原路返回,苏乞就想要送她些什么。

    等从衙门回到糖铺,却见那几十人已经皆然行动起来。

    二十多人进入他们老家的深山老林中去砍树。

    做棺材的做棺材,还有哭丧的。

    灵堂和花圈都做了出来,井然有序。

    “珠玑榜,里边都是名人,我做了公宣,咱们快马加鞭的贴遍大街小巷,相信很快就有生意上门。”

    苏乞拿出了一张张的公宣纸文,分发给每个人,让他们游街串巷的开始张贴。

    丐帮子弟并非一无所有,他们常年的乞讨,把压箱子底的私藏全部都拿出来,居然价值不菲。

    “这样,你们在这条街上,多买一些宅子。”

    “即便是地皮,也算是安定了下来。”

    苏乞是好意,让他们光明正大的生活,有个落脚之地。

    谁知道丐帮的特性,乞讨要来的银子不容易。

    当即就散出去,找到那些人家,开始了软磨硬泡,用极小的代价买房子。

    不同意,他们就不时的骚扰,在里边泼洒。

    听说狗屎都摸到了人家店铺的货柜上去。

    一时间,硕鼠横行,很多人家用最低价卖了房子。

    其中有很多刘继业的产业,就连他们的糖铺都遭殃了。

    “房价这么的低廉,我们还是自己做生意吧。”

    徐方知道了这件事情以后,怕对苏乞不好。

    “规矩都是人定的,我给他们定了规矩,从此之后,好好做人,会没事的。”

    苏乞写下了约法三章,严格的训导了乞丐母子,让她把一切操持起来。

    她的儿子是大才,天生的会武术。

    一番整顿之下,形势居然在一点点的好转。

    尤其是到了第二天的时候,送葬的生意就上门。

    一天两三个,多的时候,五六个,都忙活不过来。

    他们这么去帮忙忙活,收到的是丰厚的酬劳,当然不愿意再当乞丐。

    结果更加愿意买房子。

    安家立事,弄得附近地价不断下跌。

    关键是这些人,在送葬的时候,都带着糖糕去招待客人,卖的价格不菲。

    知道了徐晴家的事情后,回来总是在刘场家糖铺的门口吐唾沫。

    时不时的还进去,评头论足一番。

    正应了苏乞的那句话,丐帮和朝廷绝对是似得,只讲结果,房谋杜断的杜断一样,简直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没过多长时间,刘场的糖铺就扛不住了。

    如此事情,很快就喧嚣到了衙门。

    “我苏乞是帮助他们安身立命,大宋没有了乞丐,可国富民强,一致对外,这是好事。”

    “现在的我正在举孝廉的路上,学习各位先贤!希望各位官人能够理解。”

    苏乞的解释,让知府颇为满意。

    尤其是寇公的再次到来。

    “古道清霜,人死无人送葬!”

    那首诗说的原来是这个,王知州看到了苏乞的事情以后,豁然开朗。

    他自己都能续上了,怎么会责怪?

    “昏庸,实在是昏庸!”

    “奸商,奸商啊!”

    刘场做糖糕的成本本来就高,精益求精的想要送到宫廷。

    盘算下来,这一番折腾,两千两银子都出去了。

    大亏一笔,不得不低价将店铺转让。

    “走吧,你们都走吧,做的糖糕一点也不好吃。”

    伙计们得到这样的评论以后,个个面如土灰。

    可刘场都要把店铺卖给丐帮了,他们也不想当乞丐。

    “把店铺接过来,同时那些伙计都召集起来,我要给他们讲讲仁义礼智信。”

    苏乞早就暗中授意,盘算下来,他可以让徐方再次有个店铺,还白赚两千多两银子。

    实在是划算,刚好还能趁着这个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为官之学,也算是成学。

    “十年生死两茫茫!”

    “城外有个村长,依山傍水,却没剩什么人了。”

    “我们打算买下来,广袤的田地可以埋人,村里还能生活。”

    丐帮的母子两人找到了苏乞。

    送葬之事业,他们特别喜欢。

    城中百姓,给的酬劳都很丰厚,遇到了大户人家,还有赏赐。

    “家中遭遇了劫匪,孩子她爹死了,我们就只好这么的流离失所,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妇女叫做金莲,是个勤劳朴实的人。

    “杂役们都回来了,店铺里还真需要一些新杂役,你挑选一下吧。”

    苏乞点了点头,本来这就是一个好行当,人有生老病死,死了以后,应该有个恩思和妥善处置。

    杂役们都回来了,灰溜溜的,站在糖铺里。

    徐方和徐晴气的,恨不得拿鞭子抽打了他们。

    “你们这些家伙啊,老鼠一样的,哪里有好处就往哪里跑。”

    “现在对方的店铺倒了,我们要是不是收留尔等,你们得滚回乡下去。”

    徐方说着说着就谈到了诗经中的一句话:“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

    “爹,这话怎么说的?”

    徐晴一听,反而不乐意了。

    “咳咳,我来说两句吧。”

    苏乞走了出来,他的身份已经是官。

    时不时的锤炼自己,才是以身作则。

    “资治通鉴有芸,仁义礼智信,为人处世之本也,掖游庭尚且如此,尔等见异思迁,本该被狠狠的羞辱一番,不过,既然都回来了。”

    “从此以后,要好好把你们学会的糕点,做到尽善尽美。”

    “而我们店里要是再出了新糕点的话,就不教给你们了,还会有新杂役出现。”

    “尔等算是二等杂役,以后要听一等杂役的。”

    苏乞说完的时候。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