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十六章 武术教头

第十六章 武术教头

    快马加鞭的让书吏连夜直奔京城。

    “惊天大案,没想到还是连环案,在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不能落后啊。”

    再次出来的王知州,惊了一身的冷汗。

    “不错,是得有所作为。”

    苏乞点了点头,同时拿出了一个棋盘。

    “哦?你还有雅兴跟我对弈?”

    王知州略有兴致的坐了下来,却显得心事重重。

    大宋的黑白持子,也就是围棋,名扬天下。

    讲究的是一个,物尽其用,你来我往,各有所得。

    苏乞的了解,这个围棋之中有一个很大的道理,叫做白猫黑猫。

    是有先贤看到了家里的宠物打架,颇有兴致,渐渐的就出了围棋。

    当然了,那不是大宋的典故,只是流行了起来而已。

    “好,我就和你对弈一番。”

    王知州没想到苏乞还带来了这样的玩意儿。

    静谧肃静的衙门中,两人你来我往的一番陶冶。

    渐渐的,他明白了过来。

    “啊,打铁还需自身硬,你的这个丝毫不让的办法是对的,既然有了采花大盗,我们的捕头,还有民间,尚武,进行练武,才是对的啊!”

    王知州大彻大悟一样的站了起来,在院子中走来走去,显得踌躇满志。

    他要把所有的衙役和捕头们集中起来,修习武艺。

    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现在显得特别的重要。

    “不错,是应该这样,关键是要有些女捕头,她们也有一身的武艺,巡逻天下,可一劳永逸。”

    苏乞想到大宋杨家将的时候,心中忍不住的就肃然起敬。

    “你说的是对的,可是这些武艺,应该从什么地方而来?”

    王知州忍不住的请教。

    “太祖长拳,讲究的是,大开大合,眼明手快,且直击要害,巧拙兼备,就非常合适。”

    苏乞悠悠然的说道,原来是早就已经胸有成竹。

    “好?这么说,你也会了?”

    王知州兴奋的坐下,又站起来,从来没有这么躁动。

    “当然了!”

    苏乞二话不说,当即站来来,就在院子里拉开架势,挥舞如风,错落有致间。

    就把自己穿越前身最常修的太祖长拳给完美的施展了开来。

    同时他还潜移默化的进行完善。

    太祖长拳,讲究的是一个外公内劲,颇有道法自然的韵味。

    “啪!”

    一脚飞出的时候,在内力的加持下,知府衙门中的凳子,当即碎裂。

    木屑横飞出去。

    “嗖嗖!”

    王知州的带刀护卫当即紧张的汹涌而去。

    “慌什么?这是吾之得意门生演练功夫。”

    一声呵斥,护卫们都面面相觑。

    文弱秀气的苏乞居然身怀武艺。

    一脚断木,如此这般,肯定还非同凡响。

    “好,好,太好了!”

    王知州真是大开眼界,心里对苏乞敬重,也使得先前所有的不快,瞬间消失的干干净净。

    “说起功夫,万古的第一,来自乱世庄周的子母剑!”

    “我还会这个,以及蛇行虎步!飞檐走壁,擒拿采花大盗,绰绰有余。”

    苏乞当即货卖帝王家,搜寻记忆,找到了更厉害的武艺。

    “啊?真要如此,天助我也!”

    王知州当即一摆手,让随从下达命令,贴出公告。

    招募捕头,组建女子差役队,磨刀嚯嚯,准备除暴安良。

    “没想到,实在是没想到啊,你苏乞居然是文武全才,难得,难得!”

    “从明天开始,你也就是我知府衙门的武术总教头了!”

    知府大人显得特别的高兴。

    看着苏乞的眼神,爱惜有加。

    搞得苏乞都有点感觉不自在了。

    “份内之事,份内之事啊!杜甫的两句诗,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人生起落,文斗不过武,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嘛,我苏乞想要在民间组建民团,有了自己的力量,岂不是?....”

    苏乞再次开口,听的王知州再次忍不住的震惊万分。

    原来这才是得意门生苏乞的真正目的。

    难道那是寇公的授意?

    他可还清晰的记得,寇公是患得患失一样的将其收为徒弟,而子明恩府的。

    大唐一朝,武行幕府,民间的团练非常盛行。

    到了大宋,讲究的是,重文轻武,但凡是军伍之人,都有最精致的“花名册”。

    特别讲究出身。

    “如果这是寇公的授意,可行!”

    王知州思索了一下当朝制度,尤其是想到杨门虎将的时候,曾有先例,随即点头首肯了下来。

    “多谢大人,咱们加强防御和巡逻的同时,我会在半个月时间内,将采花大盗给擒拿。”

    苏乞恭敬的弯腰行礼,然后器宇轩昂的离开。

    “好!有你在,我就轻松多了。”

    王知州亲自送到了门口。

    连夜快马加鞭的回来。

    徐方听说了这件事情以后,惊讶的下巴良久都没能合上。

    “兵人所拿的俸禄,是最丰厚的,这是历朝历代的惯例,尤其是抚恤金!我的天啊,一家人一辈子都花不完。”

    徐方作为半个老学究,对此事倒是颇有研究。

    “爹爹,你说什么抚恤金呢?”

    徐晴走了出来,没好气的嘟囔着,显得特别不高兴。

    “啊,我食言了,食言了。”

    徐方这才意识到他有点说错了,难道苏乞真正成了抚恤金,他就高兴了?

    “呜呼哀哉,乌江落雨秋风寒,霸王一去后悔恋,天道苍茫舞魅影,人头落地化青莲!”

    苏乞忍不住的吟唱。

    “啊,这是什么诗句,我一定要记录下来。”

    徐晴当即眼睛发亮。

    “要说到端诗残章的话,当初的霸王项羽自刎乌江,写下了一首诗,提到了青莲,就是这般。”

    苏乞悠悠然的说道,还沉浸在古时的沧桑之中,对于徐方谈到抚恤金的事情,倒是没太在意。

    “青莲?莲花还有青的?”

    徐方赶紧岔开了话题。

    “在远方的水边,有一种植物,叫做莴苣,味道怪异,不宜食用,可是做成了泡菜的话,咱们的糖糕会别开生面,那就是青莲。”

    苏乞认真的说道。

    “啊,真的吗?要是这样的话,你可真是俺们家的宝贝啊。”

    徐方显得特别高兴,忍不住的上前把苏乞紧紧抱住。

    “咳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