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三十一章 生不如死

第三十一章 生不如死

    肃然的气氛下,客栈大院里。

    有人关上了大门。

    “江湖深远,庙堂之高!”

    “大太监赵青当初权倾朝野,是因为他有一项本事。”

    说书人开宗明义,终于坐下来,要好好的说一回书了。

    “葵花宝典吗?”

    苏乞吃着糖糕,同时喝了口水,悠然说道。

    “啊,我,不知道葵花宝典,是生不如死。”

    “生不如死?”

    “没错,听说他有一块匾额,上边就是四个字,生不如死?”

    “那这人不是有病,是个疯子啊。”

    苏乞诧异道。

    “一个不是人的东西,听说喜欢娶老婆,每晚都有怪异的叫声,从他家里传出。”

    “大太监喜欢娶老婆,民间是这么说的,叫做占着茅坑不拉屎。”

    “哎呀,关键是他还有几十个干儿子,都是苏杭一霸了。”

    说书人简单的做了铺垫,然后谈到徐文东和刘金豆的事情。

    “桃花记,我已经把咱们杭州发生的事情。”

    “成了两个不错的故事,说遍了大街小巷...”

    “有关这个大太监赵青的,也已经成书,还没有讲遍大街小巷而已。”

    说书人说着打开了自己的匣子,拿出一本,简单的翻翻,然后看向苏乞。

    “说,我要听的就是这个。”

    “好!”

    说书人拉开架势,口若悬河的讲到了一个羊羔的故事。

    “本朝早些年,大概五十年前。”

    “苏杭之地流行一种美味,叫做蒸羊羔。

    “用奶羊,浸泡了各种酱料以后,蒸出来鲜美的就好似女人的大腿。”

    说书人讲到这里,忍不住的流口水。

    “粗俗了,你接着往下说。”

    苏乞简单的提醒一句。

    “他自诩自己是泰山石敢当,从小就把自己阉割了。”

    “身怀绝技,十多丈高的树上下来,安然无恙。”

    “还会飞檐走壁。”

    “当潘宫在京城成了以后,他做过的事情,一言难尽啊。”

    ...

    说书人这才谈到了一个开始,还没有认真讲述他的丰功伟绩。

    “听说,有老鼠在他面前过去,都能分辨出公母里,看人的本事,特别准!”

    “对了,就是这个本事,我准备按照这个路子,把我要说的书都编好了。”

    说书人讲了很多,是把苏乞当一个官来看的。

    “好,明白了,明天我要去拜访他。”

    苏乞有了基本的了解,原来对方是一个功夫高手。

    这他就想到了自己最防身的本领。

    “飞刀!”

    “飞刀,飞刀,从来没用过飞刀。”

    苏乞穿越过来以后,从来就没有亮过自己最大的本事,现在想起,感受到了大宋杭州的险恶。

    他让说书人先下去,开始琢磨了起来。

    第二天一早,旭日东升,徐方走过来,再次谈到了请客吃饭的事情。

    “日久见人心啊,经过了这个事情以后,兰溪坊没有了,衙门一次都不来探望你。”

    “就连寇公和随从都没有出现。”

    “还是家里人对你好,要知道内外和远近了。”

    徐方语重心长的说道。

    听了这话,苏乞认真点点头。

    这一点,他是说对了。

    听闻自己得了花柳病,官场的人,半个都没来看过自己。

    还是徐晴和徐方,精心的照顾。

    “苏师爷在家吗?”

    突然,门口有呐喊声传来。

    扭头侧目的时候,却见衙门的人一块来了。

    寇随,王知州,还有提学官。

    包括周大同。

    “在,你们进来吧。”

    苏乞点了点头,让自己的老丈人赶紧的去张罗。

    “咳咳!”

    徐方干咳了两声,把徐晴呼唤出来。

    “一日忙碌半春秋啊!”

    “我们来看你了。”

    王知州笑盈盈的说了一句。

    “十年人生官水生!”

    苏乞当即应对,出口成章一样的,也便算是寒暄。

    身边的人都没有听懂。

    寇随却点了点头,走到跟前说了一句:“官场的规矩,相濡以沫,病期莫扰。”

    他这么一说,都明白了。

    朝廷之中,告老还乡的多,称病在家的也更是常态。

    一日忙碌半春秋,十年人生官水生。

    恩怨情仇打鬼风,静禅之中事压人。

    官场有个规矩,一旦出了大案子,有了大的波动,说不定有什么相关人等,如同蝙蝠一样的在暗中伺机报复。

    处理公务之外,静一段时间,也是自我保护。

    江洋大盗翻案以后,还知道风声过去。

    衙门中的为官者,当然更加珍惜前途和身价性命了。

    这么一说,很多人都释然。

    苏乞理解了,徐方倒是还有点委屈。

    糖糕点心和茶水上来。

    官场的事,听的徐晴颇为头疼,琢磨了三刻钟的时间,才明白了过来。

    “他们这些人的脑子,实在是不懂。”

    徐晴嘟嘟囔囔的,走到后边去。

    “兰溪坊的事,如何了?”

    苏乞毕竟还是放心不小。

    “多人中了花柳毒,他们的手段,还真是,哎!”

    寇随忍不住的谈了口气,并且说要不是丐帮的办法,这次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圣上已经全权定夺,不日禁军护卫即将抵达杭州。”

    “衙门中的人手在盯着大太监赵青的党徒。”

    王知州说了情况。

    苏乞就放心了下来。

    “多亏了桃花格格,杭州王爷不日即将归来。”

    王知州微笑着说道,同时让衙役端上来一些药,其中有百年人参。

    “既然大太监赵青已经被盯着,我这里能做点什么!”

    苏乞想了想,开口道。

    “甚好,对了,教头和女子衙役的武艺还需要你尽快的去指点一番。”

    王知州听了这话,就放心了下来。

    随即起身告辞。

    寇随也就此离开。

    “一路顺风!”

    苏乞送到了门口,心中还是有点放心不下,当即将武丐全部都散了出去。

    苏州城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他是当成自己的家来治理的。

    兰溪坊的摧毁,恐怕还会有青楼散落民间,找一个园林小院,再次的复苏。

    “这件事情,我一定要将那个老太监,斩草除根!”

    心心念念,苏乞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对太监娶老婆的事情,如此的厌恶。

    其实不只是他,民间百姓同样痛恨青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