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五十一章 谜团重重

第五十一章 谜团重重

    “偷天换日,人上人的无业游民。”

    “打一字谜!”

    苏乞的公文特别新鲜,居然是一个谜语。

    民间都叫他毛驴县令。

    谜语出来以后,老学究说是诛心。

    老百姓却说是会大快人心。

    周大海就是这样的人上人,心知肚明的事嘛。

    “你们敢把我关到监狱里去!”

    “我把你们的衙门口砸了!”

    周大海阴狠而又嚣张。

    “啪!”

    武丐一巴掌打在他的后脑勺上,将其拍晕了过去,才接着行动。

    “一个篱笆三个桩,你们丐帮要把周大海的力量,连根拔起。”

    苏乞悠悠然的对丐帮的人做了安排。

    丐帮弟子众多,本也就是浮沉江湖力量,得到命令以后,当即散了出去。

    到了傍晚的时候,已经有乌泱泱的人来到了衙门。

    “周大海这个人,不是东西!欺男霸女,钱主要是从山里来的。”

    “山里,就是土匪和劫道的。”

    “可是他不是土匪老大,而是土匪的儿子。”

    “他们可能私藏了宝贝。”

    ...

    状子上说的事情,令人发指。

    死了的女人,都是土匪弄死的!

    “来人啊,去杭州府请衙役差人们过来,就说这个周大海藏了宝藏了。”

    苏乞眉头一皱,这就计上心头。

    山中剿匪,对于大宋来说,本来就是常态。

    因为大宋开国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一个战略。

    兵峰所至,犒赏数月。

    拿下一个地方,就要庆功。

    如果军队中有什么才具颇大者,便能留下来进行治理。

    久而久之,天下之大,山头林立。

    加上后来出了杯酒释兵权的事情。

    山中的土匪就好似无名的王爷一样,这种情况,寇公寇宰相曾经教导过。

    沧县上任,简单的观察一番。

    苏乞心中已经了然。

    周大海就是这里边的典型。

    外人不知,他只干别人无能为力之事的过程中,已经在书房里,看了所有的卷宗。

    对于此种事情,自然是心中有数。

    宝藏的事情一出。

    杭州的衙役,当天就快马加鞭,进发了过来。

    并且还是王知州亲自带队。

    与此同时,苏乞把周大海的案子压了下来,只是每天梳理,看看他究竟都干过什么。

    “苏乞,县令大人,你说的这个宝藏的事情?”

    王知州直接找到了后堂,看到苏乞以后,气喘吁吁,都还没坐稳,有开口追问。

    “是这样,大唐末代的时候,李煜在江南,却有太监和手下人回到了长安城外,这个事情,你可曾知道?”

    苏乞已经胸有成竹。

    根据卷宗和百姓的传说,已经汇总了个八九不离十。

    “啊?不知!”

    王知州摇了摇头。

    “他们之间的往来,有一批财物到了沧县,就在锁子山里。”

    苏乞说着拿出了一份地图。

    俗话说的好,卧榻之侧,其容他人酣睡?

    沧县有这般隐患,苏乞早就盯上了。

    “锁子上,那里的人啊,可是刁钻的不行。”

    王知州听了这话,忍不住的皱眉头。

    他所知道的是,上一任县令的时候,多有和锁子山中的人来往。

    听说土匪每年都要孝敬,县令就活一个面子。

    这么的一种官场生态,如同江湖武林。

    “哎,当初的时候,老县令也没少和他们掺和。”

    王知州又感慨了一声。

    “这个事情,我有自己的判断。”

    苏乞想了想,再次动用了神童之术。

    玄之又玄的开口道:“锁子山,有小黄人,他们天生的吃不饱,大肚子还矮个子,所以才叫做锁子山。”

    “哦?此话怎讲?”

    王知州皱起了眉头。

    “听绥阳公主说,如今朝局,新旧交替,形势有点晦涩难明!”

    “锁子山中的百姓,好色而上瘾,这是一种国民本性!”

    “所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他们是有病的,有病的话,就需要去治疗。”

    再次谈到了国民本性,和他们的劣根性,按照苏乞的说法,那确然就是有病。

    如同当初的人皮灯笼之采花大盗。

    在他看来,一方水土中的人,绝对的脱离不了本性。

    “朝廷有密旨,对于人皮灯笼的事情,要咬住!”

    王知州一听这话眼睛亮了,他就喜欢苏乞给百姓治病。

    还是匪夷所思的疾病。

    当即他就说秃噜了嘴。

    “这么说,锁子山的家伙,都是色棍儿了?”

    “不错!”

    “那又该如何解决?”

    “不得纳妾,同时出些律法,让那里的女人,一定要三从四德!”

    “在理!”

    王知州欣然答应,招呼一声,当即就带着衙门里的人,还有丐帮的高手,上山而去。

    一场大战,不可避免。

    锁子山的山坳里,是一个月亮湾一般的地方。

    山外有河,河上还停着船舶。

    熙熙攘攘,得见这里灯火辉煌,看上去特别繁荣。

    仔细查看去,却见都是面目狰狞,而行为粗狂的大汉。

    也就是说,他们绝对不是善辈。

    “这么大的一个地方,还都是刁民,好拿下吗?”

    王知州带领身后的兵马,到了以后,却见他们都已经胆怯,忍不住的又恍惚。

    “这个...”

    苏乞站在山梁上,看着如此一幕,忍不住的皱着眉头,又恍惚了起来。

    形势确实有点不妙。

    “这样吧,通知丐帮的全部都过来。”

    “咱们进行诏安!”

    “诏安?”

    王知州忍不住就皱起了眉头。

    “不错!”

    苏乞心中了然,他们还不知道水浒英雄和诏安的事情呢。

    有关诏安的真相,其实谁也不知道,他作为一个神童,是意念一动,就能够明白了过来的。

    这里边有个关键人物,小李广华荣。

    “俺上边有人,俺朝中有人。”

    “最后的时候一看,却是高俅的闺女。”

    苏乞的心中测度着,忍不住就想起了这个。

    所谓借古看今。

    他这算是借今看古了。

    当然了,在这样的场面下,要是诏安的话,王知州也没有大闺女。

    突然,他走到一边的田地里,捏起了几多鬼话。

    欣然而归,心中有了主意。

    鬼花,也便是“麻沸散”的主要原料。

    看到这个,王知州都有点心中了然而失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