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寒门隐相 > 第六十三章 心里的家

第六十三章 心里的家

    “我知道了。”

    苏乞带着人开始了全面的施工,沧县随后到了道台是个行家。

    各种的活都知道,他来到这里看了一番后,当即就提出了最好的办法。

    草原上有一张黏土,加了中原的石灰以后,会非常的结实。

    进行了加固以后,听说天城拉萨就是这么打造出来的,风吹雨淋,日晒而人潮汹涌。

    到了现在依然巍峨。

    “咱们要用东北火烧过的木头,一百年都不坏!”

    听了这个道台的。

    从东北大地的运送木料,还有中原的石灰运送开始了。

    同时在草原上采购牛皮和各种物资。

    “好啊,你们的这个不错啊。”

    边关的将士苦惯了,听说了这样的事情以后,都会不经意的路过此地,前来查看。

    观察一番,还有微笑。

    渐渐的,过来的人多了,认识苏乞这个官不大,却壮志凌云,做事却很大的沧县县令的,越来越多。

    “哒哒,哒哒!”

    士兵每天都过去,看上都一样。

    可苏乞却感觉越来越是轻松。

    都不用他说,副将派遣了将士和士兵,护送他们运送木头和石灰。

    草原上物资的出现,在这里边有很多的牛肉干,弯刀!

    特别的让人喜欢。

    忙忙碌碌,随着时间的发展,一切进行的如火如荼。

    “不对啊,咱们这里人多了以后,是缺了水的。”

    突然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让苏乞顿时一愣,也当即意识到了此问题的严重。

    “水!”

    边塞之地,草原大漠。

    一望无际的,长空落日,还有风沙肆虐。

    军队将士吃水都是从远处拉来的,这个地方要是没水?

    “雪山运水啊,有个管道就行了,只需要巡逻。”

    苏乞的脑子,简单的一想,就再次有了主意,就在杭州客栈中的时候,他们不就是这么干的吗?

    “跟镇远大将军说说,我要把雪山的水给引流了过来。”

    这天的晚上,篝火映照天空。

    苏乞和很多的人围拢在火堆的旁边。

    听闻绥阳公主在军中是一个监军,所谓的游击将军之类。

    这让他的底气就足了不少。

    “你一个小小的沧州县令,能办这么大的事?”

    当地的老百姓,根本就不信。

    “瓜,卖瓜了,赶紧的都来吃瓜了啊!”

    “最便宜的哈密瓜!”

    “吃了烤羊肉以后,最好也吃点哈密瓜。”

    突然有一群妇女走了过来,领头的自称是王婆儿,拉着两大车的哈密瓜。

    老百姓毕竟不是官员,尤其是草原上的牧民。

    说话之间,往往口不择言。

    苏乞确实是一个很小的沧县小官,也可以说是九品芝麻官。

    要是在官场的名录上来说的话,或许根本就不入流。

    苏乞思索之间,懒得跟他们计较。

    可这个事,他却是一定要办了。

    在老家的时候,徐方和徐晴讲过一个上流社会的事。

    “上流社会,你以后是要进入上流社会的,我要给你讲一个千叟宴的事情!”

    临来草原的那天晚上。

    徐晴讲的就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事。

    在大宋之前,有一个大晋王朝,名不见经传,史册上记录的很少。

    听说他们就是喜欢聚会,豪门夜宴盛行天下。

    渐渐的,产生了一个现象,相互之间没有了秘密。

    熙熙攘攘,还好在宴席上吵闹起来。

    产生了所谓的勾心斗角。

    这样以来,就溟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很多事情,都没有流传了下来。

    徐方和徐晴所讲的这个事情,据说就是来自高人。

    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是见多了这个,可上可下,会特别的不亢不卑。

    “哎呀,孟子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啊!”

    苏乞想起了自己对月亮湾的那些人所做的事情,此刻突然感觉对自己来说也是有用的。

    “吃瓜,吃瓜,赶紧的都吃瓜了!”

    他带来的可是三百万两的银子,心情一下就开朗了起来。

    招呼大家,吃羊肉的同时,还吃上了甜瓜。

    全部都眉开眼笑的,显得特别满意。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啊!”

    “苏乞,看看我把谁给你带来了?”

    哒哒!

    远处有长长的队伍行进了过来,还全部都举着火把。

    月亮湾的人到了。

    当初的老大和周大海,依然是领头的。

    “哎呀,老乡啊!你怎么也到这里来了?”

    老大和周大海噤若寒蝉的看着苏乞。

    一把飞刀,如同闪电,鬼神莫测之下慑破敌胆。

    他们都是有本事的人,知道了苏乞的本事以后,并没有记恨,反而有点佩服。

    因为,宝藏已经上缴国库,现在的他们受苦了以后,才知道之前的日子,有多么的造孽。

    “啊?他们这是?”

    苏乞一摆手,看到了他们的饥渴,赶紧让人上了羊肉和甜瓜。

    “走镖!走集市的镖,他们是最为合适的,知道所有的规矩!”

    绥阳公主笑着说道,却当即对苏乞招了招手。

    让他跟着自己到了一边来,然后才小声的说道。

    “人皮灯笼的事情,已经刻不容缓了!”

    “为何?”

    “他们的地道,神出鬼没,大宋的凶案频发,不光是采花大盗,凶杀案都已经止不住了。”

    “成天的死人,非常可怕。”

    绥阳公主拿出了一张奏折,上边有各州府衙门官员的手印。

    所有的线索综合起来,都指向了人皮灯笼。

    “那些人十分的可怕,长的奇怪的不得了,看上去十分吓人!”

    “他们还穿着奇装异服,功夫十分厉害。”

    听公主简单描述,苏乞就彻底的明白了过来。

    确然如此,肯定是他们,地老鼠一样的流窜在各地,手段狠辣。

    作案以后,还消失的无影无踪。

    关键是!

    即便是到了边关,询问当地的关令,甚至是军队中的将领,他们都不知道人皮灯笼的事。

    神出鬼没的,如同一阵风,这就有点吓人了。

    “运镖的都有了,这集市没事了,能者多劳嘛,你还是赶紧的跟随着我们去干正事吧!”

    绥阳公主口无遮拦,还因为是晚上,她并没有看到如今这个边城集市的规模。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