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日本战国:与一领具足同在 > 第16章 义龙密谋 元亲论永乐

第16章 义龙密谋 元亲论永乐

    且不说长宗我部元亲在乡间考察检地情况的时候,就打算建设新府,此时,远在美浓国的稻叶山城,也即将发生了一场父子兄弟阅墙的事情。

    美浓,稻叶山城,斋藤义龙居室。

    斋藤义龙听了一个从善德寺回来的斋藤道三亲随的话有些吃惊道:“什么,父亲他是真的这样说的吗?”

    亲随说道:“主公,老主公在善德寺和织田信长会面后,就是这样说斋藤家的后代将要给信长牵马执蹬。”

    斋藤义龙气的破口大骂道:“父亲莫不是一个老糊涂了吗,我怎么可能不如尾张的那个傻瓜殿下吗?”

    亲随接着说道;“主公,家里面还有谣言发生。”

    斋藤义龙问道:“什么谣言?”

    亲随看着斋藤义龙那十分阴沉的脸色,战战兢兢地说道:“主公,现如今家中谣传老主公说主公.......”

    斋藤义龙一脸阴沉的问道:“父亲到底说了我什么?”

    亲随更加战战兢兢地说道:“老主公说主公,无能、器量不足以担任战国大名,甚至,老主公甚至想废了主公的名位,把名位传给龙重,龙定二位少主。”

    斋藤义龙接着问道:“父亲真的是这样的说吗?”

    亲随战战兢兢地说道:“是,是的。”

    斋藤义龙恢复了脸色说道:“召集各位家臣前来评定间议事。”

    说完,斋藤义龙穿好了衣服,准备在评定间中坐着等了。

    这时,所有的家臣都已经彻底的都在评定间里面等着了。

    斋藤义龙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我听家中说,父亲打算要废掉我的名位,要改立龙重,龙定两位小弟作为斋藤家的家督。”

    这时,明智城的城主明智光安率先劝阻道:“义龙大人不要多疑,义龙大人与老主公有着父子之亲,千万不要听信他人的挑拨,和老主公开战啊。”

    西美浓三人众的氏家卜全率先说道:“明智大人是过于危言耸听了吧,如今家中已经传出来了老主公将来要废长立少的事情,明智大人,莫不是因为你和老主公是姻亲,所以就对主公不利吧。”

    明智光安笑着说道:“主公切莫怀疑,我只是觉得有小人在挑拨主公和老主公的父子关系,主公切莫听信小人谗言啊。”

    斋藤义龙接着没怎么理明智光安,说道:“各位先回去准备一番,若有什么情况,然后再议。”

    出来评定间后,明智光安想道:“不行,此时必须马上得告诉道三大人。”

    说完,明智光安就马上前去鹭山城找斋藤道三告变,不表。

    且不说斋藤家已经是暗流涌动,长宗我部元亲领着皇甫琳来到了长冈郡的长冈村,皇甫琳期盼的问道:“大人,您能不能给妾身讲一下明国的那位五次北征漠北的永乐皇帝是怎么死的,好吗?”

    长宗我部元亲说道:“好好好,给你讲吧。”

    长宗我部元亲讲道:“自从朱元璋被朱允炆谋杀以后,永乐皇帝发动了靖难之役,打败了他那乖乖的小侄子,夺取了大明江山后,就一直开始恢复着洪武以来的法度。”

    皇甫琳说道:“恐怕建文帝根本没有逃出去,恐怕是被永乐帝命人勒死后,活活的烧死在皇宫里面吧。”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说道:“琳儿,你说的不错,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南京金川门,请永乐帝入城,永乐帝早就派人进入了皇宫,还驻龙江,下令抚安军民。大索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五十余人,榜其姓名曰奸臣。”

    皇甫琳说道:“哦,大人,我明白了,永乐帝不管是不是得位不正,他都必须要把建文余党清楚,准备要为太祖报仇的名义,加强自己的合法性。”

    长宗我部元亲笑着说道:“你说的不错,永乐帝不这么做,岂不是让人以为他是千里来造反当皇帝的。”

    皇甫琳有些疑惑的问道:“为什么说永乐帝七下西洋费钱呢,大人?”

    长宗我部元亲摸了摸皇甫琳的秀发,仔细解释道:“永乐帝七下西洋就已经知道海外有着许许多多,无穷无尽的财富,就比如说石见国的石见银山,越后国的佐渡金山都是日本最主要的金银地,再加上永乐帝把出海收为官方所有,这已经是把那些大明的文官得罪了。”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说道:“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永乐帝被杨荣,金幼孜直接来了个下毒害死,恐怕是那位远在北京城的胖子太子做的。”

    皇甫琳皱紧眉头问道:“朱高炽不已经是太子了吗,怎么可能会要杀了自己的父亲,只要永乐帝一死,他就可以马上登基即位。”

    长宗我部元亲喃喃的说道:“假如临死的永乐皇帝重新拟了一封换掉太子的诏书,朱高炽一家将会如何自处。”

    皇甫琳接着说道:“大人,您说的没错三十万北伐大军在外,而且有不少功勋武将,都是大佬级别的。如果这些人要是知道永乐帝没了,回去叫上汉王朱高煦,直接逼宫太子,跟他说你爹想传位老二,朱高炽能怎么办,只能说诸位大哥说得对,然后卷铺盖走人。军队如果想抱团抢个皇位,那可太容易了。赵匡胤陈桥兵变就是这么当的皇上。”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解释道:“明仁宗是怎么和文官勾搭上的呢?那是在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朱高炽被立为太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按照明国的规矩,皇子封了亲王之后就该就藩了,结果汉王朱高煦在京城整整十三年没走。

    永乐帝何等英明一个人,他能允许朱高煦赖在南京不走一十三年,只有一个原因,他对朱高炽这个太子不满意。想立老二。

    朱高炽为了保住自己太子的位置,成天和文官勾勾搭搭,这是永乐帝最厌恶的,解缙就是这么死的。史书说朱高煦赖在京城是想争太子,那不是他想不想的事,背后只能是永乐帝才能决定的。

    永乐帝既然让朱高煦留在京城,说明朱棣一直在考虑朱高煦取代朱高炽。

    始终下不了决心,就因为朱高煦是老二。”

    皇甫琳接着说道:“大人说的不错,中原自古是以嫡长子继承制来的,永乐帝对太子不满意,直接扶持汉王爷和太子打擂台,就是要看一看这个老二能不能给他换掉他大哥的希望。”

    长宗我部元亲接着说道:“再有就是永乐帝曾经说过世子多病,汝当勉励之的话,给了这位汉王爷当太子的希望啊。”

    说了许久后,长宗我部元亲说道:“算了,琳儿,明朝的这些个文官都没有什么好东西。”

    说完,长宗我部元亲继续领着皇甫琳三人考察的时候,密探来报:“启禀主公,尾张出了一件事情。”

    长宗我部元亲问道:“什么事情?”

    密探道:“织田信长已经消灭了织田信友,攻下了清洲城,完成了尾张统一。”

    长宗我部元亲说道:“那么土佐统一也得加快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