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八一渔猎西北 > 第四十九章 人和人不一样,得服!

第四十九章 人和人不一样,得服!

    当李龙牵着马车回生产队的时候,还在外面的人都惊奇的看着他。

    一群小孩正在被压的光滑如冰的路面上打着老牛,看到李龙过来,他们一下子围了过来。

    李龙看了看,问着其中一个熟悉的小孩:

    “尕娃,强强呢?”

    “有人说你被抓了,强强拿着老牛哭着回去了。你是被抓了吗?”

    李龙立刻就明白为什么那些人看自己的目光奇怪了,他笑着摇头说:

    “没有啊,我去山里了。”李龙解释了一句。

    “你胡说!你都没有拉木头回来!”有个小孩觉得李龙说谎了。

    “但是我拉回了野猪啊。”李龙笑着揭开草,打来两头野猪,这事无论如何是瞒不住的,干脆借小孩的嘴把谣言八卦给破掉好了。

    看到那头大野猪,哪怕只露出一个头来,那两个如匕首一样的獠牙把几个小孩吓了一跳!

    等确定野猪死的后,大胆的小孩才敢上前,小心翼翼的摸了摸那牙,然后快速的后退,还说:

    “真的好大的牙啊!”

    李龙笑了,牵着马车往回走。

    而有好事的小孩已经快速跑着到李家报信去了,其他小孩们也不打老牛了,跟着马车往李家而去。

    得到信儿的李家一家人都跑出了院门,看到李龙的时候,李建国和梁月梅这才放下心来。

    李强脸上还带着泪痕,看到李龙,又“哇”的一下子哭出来,扑过来喊着:

    “叔!叔!他们说你让人抓走了,不回来了……”

    “他们胡说,我进山了啊,你知道的。”李龙笑着摸了摸李强的脑袋。

    李娟虽然没有哭,但能看出来她在压抑着喜悦的心情,脸上带着笑,只是看着。

    “咋这么长时间才回来?”李建国埋怨着,“一家人都担惊受怕的。”

    本身其实没啥事,但顾二毛和陶大强接连被抓,谣言又传开了,李建国说不担心是假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先进院子吧!”梁月梅笑着说,“小龙还没吃饭吧?先进屋换衣服,让你哥还马车去,我给你热饭!”

    不管家里人在外面情况怎么样,进家有一碗热饭吃,其他的事情,吃饱了再说。

    这是自家人最朴素的情感。

    李龙想起上一世看到的那个阿拉伯学者说的华夏人见面问候的第一句话“吃了吗”,最朴素的,平常根本感觉不到的,但其中蕴含的,是最质朴的情感。

    现在是真切的体会到了。

    别人关心的是你挣了多少钱、过得是光鲜是落魄,有没有车子票子房子,而家人却是先用热饭来迎你回家。

    把马车赶回院子,兄弟两个把木头和草取下来,李建国惊讶的看着两头野猪:

    “这都是你打的?”

    “不,小的是我打的,大的是朋友打的,他们不吃这个,我就都拉回来了。”

    “这头可大!”李建国虽然见过野猪,但这么大的也是头一次,“得有二百五六十公斤往上吧!”

    “不过肉没家猪好吃。”李龙说道,“血也没放。”

    “那也是肉!”李建国强调了一句,“有肉吃就不错了!来,把猪卸下来,你先换衣服去,我把马车还了,然后烧水褪毛!”

    有两头猪够一年吃的肉,还怕辛苦吗?

    开玩笑!

    李建国让李龙真切的感受到了老生产队开创者们的号召力。

    他抱着玉石进了屋子,东屋的火炉还是热的。他放好石头换好衣服准备吃饭的时候,院子里已经热闹起来。

    陆家大哥,后院的陈叔,村里的杀猪匠秦老三,就连马号的老罗都过来了。

    “小龙不错啊。”提着锅的老罗进了东屋,看着李龙笑着说:

    “人家都说你和陶大勇一块被抓了,没想到你不光没抓,还拉回来两头野猪,好样的,是个爷们!”

    “陶大勇被抓了?那大强呢?”换好衣服的李龙听了也是吓了一跳,这陶大勇肯定是卖鱼被抓的,那大强是不是也被抓了?

    “大强跑掉了,他说你先前给他提醒过。”老罗笑了,“看来这买卖不是谁都能做的。”

    帮着老罗把锅坐在火炉上,那边李建国已经提着半桶水倒了进来,接下来就是从外面用大筐盛来雪加到锅里。

    火炉的炉门打开,风呼呼进去,炉火一下子热烈起来,雪很快就化掉,锅里的水热了起来。

    院子里更加热闹。大家都在评价着这野猪。虽然不用杀了,但处理起来一样麻烦。

    李龙这时候在西屋吃饭的时候,听梁月梅说了顾二毛和陶大勇被抓的事情,包括李建国借给陶大强二十块钱。

    “那钱就给他吧。”李龙从兜里掏出二十块钱递给梁月梅:

    “前几次大强和我一起出去,卖到的东西有他一份。他的钱存在我这里了,这回就当拿回去了。”

    梁月梅把钱接了过来,想说啥,却没说出来。

    李龙一边吃一边说道:

    “后面大强要再来,那就只是干活的了。”

    陶大强干活是没说的,也听话——这一次没被抓就是例证。他没把自家哥叫着一起干是有考量的。

    李龙能看出来嫂子有想法,当然不是质疑李龙,而是有些想不通。

    看人都在外面,李龙便小声说道:

    “嫂子,我有消息,等开春啊,地就要分了。咱家里能分到不少地呢,到时地里的活,还得我哥来干。我就搞些副业。种地还是大事,工分我不要,我哥可不能缺。”

    梁月梅被分地两个字给惊住了,她看了看外面,问道:

    “真的要分?”

    “要分。好多省份早就分了,我们这算是晚的了。”李龙说,“不过第一次分不多,但那可是自己的地啊。

    我还想着到时从山里拉些粪回来——对了,队里的东西可能也要分,现在得多挣点钱,到时要抽到马啊啥的,得花钱买不是?”

    李龙是清楚的记得,上一次队里分“村产”的时候,是每家每户抓阄,从一号一直到四十七号——全队就四十七户人家。

    李建国抓了二号。一号是队里的东方红拖拉机,需要掏一千多块买回去,二号是马号的大红马,要一百多,李建国直接把号给放弃了。

    但种地还是需要运输工具的,李建国后来花十五块钱买了个小驴娃子,又找木头花钱找人打了一个车架,一年后才勉强有了驴车。

    如果现在把钱备好,等抽到马了,直接买回来,不就可以用了?

    哈里木那冬窝子附近可全都是牛羊的粪!

    现在李龙出去卖东西不带李建国,因为李建国的威信在那里,两个人起了争执该听谁的?而且家里两个男的,真要出了啥事,总不能都被抓吧?留一个保险一些。

    李龙吃完出现在院子的时候,院子里那些大老爷们一个个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样了。

    看看,都是差不多大的年轻人,都是想出去跑、做买卖的,有的人出去就被抓,有的人不仅把钱挣到了,还拉两头野猪回来!

    这两头猪怎么也得三百公斤吧?就算野猪肉再贱,一公斤折家猪的一半,那也是八毛,这三百公斤就是两百多!

    人和人,就是不一样啊!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