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抗日三部曲之杀猪匠 > 第448章潜龙在渊1

第448章潜龙在渊1

    “宣战了!国民政府正式向日本宣战了。

    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珍珠港,造成美国人巨大的伤亡。

    快看!这是半个月前的报纸,错不了…”!团部驻地掀起一阵热议,这个新闻太震撼太不可思议了。

    张德彪听到院内到处的议论声,也不禁好奇的拿起报纸认真的看了又看,实在不敢相信势态的发展。

    总得来说大伙觉的是好消息,美国人的军事能力比日本人高出许多,这日本人怎么敢去招惹美国人,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犯二嘛!

    消息应该是真的,不同的报纸说的日期和内容大同小异,最关键的是国民党终于正式宣战。

    其实不宣而战己经打了好几年,蒋委长胆小怯弱的性格。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国际支持,是绝对不敢与日本人撕破最后的面皮,刺激过头搞不好又得丢城失地,损失中央军宝贵的战力。

    想到这看周围热闹的场面,奇怪的是团长朱大壮不在。

    没道理!团长也是一个爱热闹的人,这种大新闻大喜庆的日子,少了他也太不正常了。

    阳光透过窗口洒落在地面上,桌子上的馒头稀饭是那么的诱人。朱大壮朝着窗口坐着,一团团青烟到处飞舞,地上的烟头已经半包烟了。

    “团长!外面的消息吵炸锅了,怎么一个人还抽闷烟呀”!张德彪不解好奇询问。

    “正式宣战小日本自不量力,现在可以肯定最终的胜利到来,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是黎明前的黑暗最难焦熬,从百团大战到现在,日军的重点逐步调整,正面战场向敌后斗争转移,兵力也从正强向后簿加固发展,敌占区的兵力已达六层以上总数。

    说明日军不太追求攻城夺地的目标,而是巩固现有占领区的任务,源源不断持续掠夺资源以期长久战争。

    那么冀中平原丰厚的粮食和人员劳力,势必成为日军的重点获取目标。

    为了更稳定长久制安的需要,各抗日武装必是日军的心腹大患,随后必定展开一轮轮围剿军事行动。

    在平原我游击战为主的八路军各部,首先能否在日军不同往日,军事围剿行动的过程生存下来,关系到抗战胜利结束的时间长短。

    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平原游击战与往常总结的经验,和斗争方式将发生不同的变化”!朱大壮望着窗外的原野,随时间的流逝推演出许多看法。

    “有道理!上极指示我平原各战斗部队,执行精兵简政的策略路线。

    未雨绸缪料到这种极端残酷的斗争局面,才会提前做好各种防范措施。

    我看年三十后的培训计划内容,参谋处针对加强反围剿战斗中,应对各种意外假设的场景情况,做出各自应对的预案以防不测”!

    “这是必须的考虑内容!但我最担心的是,鬼子围剿的规模和方式是,超规模和超强度多样化综合齐出的情况,还是以前的看法他们以战略极的军事力度发动,我们后知后觉的战术极被动应对,想要较小代价的平安渡过难关,恐怕是一厢情愿的愿望。

    所以提前的准备工作,应先考虑战略极的预防措施”。

    “战略极的预防措施!这…这因该是上极层面的事情,我们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吧”!

    “我也知道这种情况不是,我们独立团有限地下,情侦人员能独立完成的任务。

    一叶而知秋,秋天的到来不一定要去看,整个树林的树叶是否枯黄。四季轮回交替周而复始,各有各的特色和相应的征兆。

    同理如鬼子大围剿的行动,不可能不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比如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盯住周边县内的物资动向,就能一叶知秋预测预判走势”。

    “这样只是一个侧证的判断渠道,前面说鬼子围剿的规模和方式是,超规模和超强度多样化综合齐出的情况,那么我们的观察窗口,也必须是同极别的高度。

    一是SJZ日军枢纽内,一切有关大规模军事行动的痕迹。二是飞机场大规模战斗任务先兆的动静。三是铁路沿线兵站,仓库,等驻军集结的地方。

    我们不必纠结情报的准确精度,我们只要情报的前瞻性。乌云盖顶大雨倾盆之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标示。

    我们只需做好躲雨,避湿,抗洪,保存一系列的提前工作就足够了!

    战略军事围剿预防观察警戒范围,必须设法延深上述重点区域。同时以我独立团活动区向外扩展,一佰公里左右的铁路公路,最近方向长期预警情报线。

    江小白谍报网工作重心,从现在起尽快建立有效活动布置,这才是反围剿第一大步工作的重点”!朱大壮吐出一大囗烟圈,呼吸间似乎压力缓解了不小。

    “那这么做肯定还不够!团长一定还有后续的按排计划。

    既然预测的情况特别的危急,情报预警是第一大步。那么是不是有关怎样打是第二大步”!

    “对!第二大步确是为打作准备,不过第二大步需要的俱备条件太多,恐怕我们的准备工作量不会太容易,这一点得分轻重缓急一步步来。

    先来最基础最实际的物资准备工作,没有它我们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毫无用处是望梅止渴干看”。

    “弹药储备!复装子弹和手榴弹,地雷,炸药炮弹的生产问题!

    生产技术骨干和设备基本到位,原材料就地取材和人手配备大至不难,就是质量和性能不太高。

    因为时间短好多关键物资没办法配齐,所以难以达到山区作坊的标准”。张德彪猜出问题的关键,一脸无奈说出现实难困。

    “短时间达不到山区的武器标准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不过降低标准黑火药的标准不能在低了。

    必经在数量上的标准保证,因为我们的怀疑从宽从严料敌,数量上的依靠是最后的抗争保证。

    一面继续尽最大的能力,抓好一切自制动手,能尽一切办法的手段解决弹药问题。

    另一方面发动所有力量,去民间寻访,搜寻,购买散落的武器弹药,这里必经是四战之地,多次战乱的地域,流落民间的武器弹药相当可观。

    诸葛亮火烧赤壁草船“借箭”,“借箭”成功的物资基础上,才能发挥计谋以弱胜强。

    同理咱们能否在严峻的局面下,打好反围剿这一出好戏,没有充足的弹药储备,那也是空有满腹经纶无用武之地”!朱大壮神情凝重的说出担心的话。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