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剑花飒棠边月弓 > 第4章 腾龙之乱

第4章 腾龙之乱

    “来,请入座,比了一番,真气消耗不少,不必客气,来子凡,你我先饮一杯。”

    “好,请!”

    三人撩袍而坐,一杯烈酒下肚,暖意升起来,终于不用以真气硬抗寒冷。

    “对了,找我的人呢?”

    “来了来了!”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暖屋之中,几人围坐一团取暖。门外一个身着铠甲战袍的少年将军推门而进,此人俊秀英气,铠甲天生般配,身形修长但不瘦削,头上粗绳系青丝,一团白脏脏的围脖裹住脖颈,身上一席暗铠不遮耀眼,腰佩长剑,身背长枪,怀中一顶凤翅盔,足登长靴。一身装束虽多不乱,身材修长,倒显得是不错的点缀,是和拓跋子一样,一眼看去就是少女想象中那种少年将军的样子。尽管眉眼间还有尚存一丝的稚气,却恰到好处衬托出九分成熟。鼻中呼出一阵白气,像是很急切赶过来,不过他气息沉稳,快而不急,多而不乱。

    “过来坐,有什么事急着找我?”

    “殿下有书信送来。”

    “拿与我看!”

    拓跋子命那年轻人走过来,一边伸手去接书信,眉间微微一蹙,信封上插着三根羽毛,不过他不动声色一边向另外二人介绍,

    “拓跋子元,字耿之,我的副将。”

    三人对面行了礼,少年在拓跋子身边立住,等待回话。拓跋子将拆却又未拆,将信封摊在桌上,提起刀子,切了一大块羊腿肉,又斟满一大杯酒,微微笑着拓跋子靠在身边来,方才凝重的撤去封皮,拆信一看。

    “可是太子殿下在催上将军回去了?”

    寒灯示意弟子抽了一个圆凳进来,拓跋子元身着铠甲,不便席地而坐,也不好冷场,火炉中的干柴,忽的啪嗒爆开两点火星。

    “是的,回去要顺带着再打一仗了,冷钊十年练剑,似乎也去中原游历一番了吧?”

    “嗯,看看局势,如果上将军不去的话,我就先去游历一遭。”

    拓跋子嘴角淡然一笑,谁都知道,旭渊多年来厉兵秣马,穷三代之力积攒钱粮兵甲,就是为了有朝一日一统天下,寒灯有此一问,也是在打趣自己。

    前朝崩碎,诸侯纷争,最终留下来三家霸主,旭渊,朔楚,南梁。

    “这次离别,怕又是隔着几年不能这样了。”

    “尔乃良臣,他是贤君,你这班的人物,总不能和我们这些江湖客老待在一起,你要是放手一切待在江湖,我们还有什么味道?”

    寒灯又是一句,不等拓跋子回答,转头看着笛声。

    “子凡呢?”

    “暂时还没有去中原的心思。”

    笛声无牵无挂,也没有扬名的心思,这个天生自带贵气的人,原本也和江湖有些格格不入,寒灯也不愿触他过往的伤疤,也不再追问,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寒灯是三人中最纯粹的侠客,出身名门,向往江湖,洒脱而不跳脱,清冷但不清贵,他在折堕山闭关修行十年之久,扬雪剑剑法大成,自然是想去会一会各路英雄的。北境三剑,寒灯与笛声是同岁,笛声少长两月,两人的心性差别很大,寒灯在折堕山拜入师门,是上一代掌门临终前制定的嫡传继承弟子,十七岁闭关练剑,十年之间,剑法大成。

    折堕山门内弟子,都是几位长老所收,他们也都知道寒灯的天赋和实力,假以时日,必成大器,这一次的武林论剑,他必定是要去游历一番,树立威名,增长见识,而后回来,彻底继承门派传承。

    三人饮尽半日残余,次日一一作别,返回军营,大军开拔,往南方远去。望着长长的队伍,寒灯若有所思。

    “大军全速前行,子元,尽快回来,我先走了!”

    “上将军放心,大军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回。”

    拓跋峙送来的可不是慰问信,而是一份附带了紧急军情的书信,刚刚平定北边的袭扰,此次又要马不停蹄,面对另一件危机。拓跋子陪两位朋友过了残余半日,大军已经先行开拔,他出发后一路狂奔,此日晚间便追上的大军步伐,并且交代了事项,班师大军再度该做出征,按照估计,行军的路线暂时已经划定。

    “你啊,什么事情都要超乎极限的去做,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值得。”

    笛声乃是拓跋子挚友,两人共同南下返回初日城。紧急的消息拓跋子守的很严,没有让折堕山知道。

    之所以称为上将军,也是因拓跋子极度高深的带兵才能,在当世统帅中,唯有梁国凤鸣军统帅,老将军杜燕然可以与之比肩,但是杜燕然已经六十有三,而他正当壮年,梁人称杜燕然为军神,旭渊人则借战剑之名,称拓跋子为战神。此次寒裔内乱,叛军联合垂泽人南下,危及旭渊北领,他只带两万余人,轻装突袭,奇计百出,将寒裔动乱的数万大军迅速收服,稳定局势,接到命令后又急速赶回,能力可见一斑。

    至于拓跋峙送到他手中的紧急消息,则又是一次战争的到来,这一次是来自旭渊西领,旭渊的国土处在大陆北方,民情复杂,所以旭渊的治理和官员划分和南方梁国有很大不同,旭渊全境划分为四领,北领和西领人口稀少,以部落为主,常年迁徙放牧,这两个方向外敌不多,就是入侵也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所以维持稳定,都是依靠当地部落首领和巴图领的直属卫队,在相当于梁国数州之地的地盘上以最少的力量维持统治。

    这一次之所以紧急,恰恰是西领的部落首领和巴图领联合了外敌,妄图自立,接纳了一支不知从哪里穿行了沙漠过来的异域军队。数万人的叛军在驻军稀少的西领肆无忌惮,甚至还有北领官员的参与。

    拓跋子一路轻功狂奔,七日内纵横一千五百里路,和他一路南下的笛声在最后两日都感到自己有些吃不消,不过拓跋子并未减慢速度,又依靠驿站马匹跑完了最后的路程,十日内,每日之休息两个时辰,却从遥远的北方边境,赶回首都初日城。

    “有时候,我真感觉战胜你,是一件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至少耐力上是如此。”

    抵达初日城的时候,拓跋子似乎还尚有余力,马不停蹄的赶去了太子府,而笛声却已经困倦至极,在太子府旁边的上将军府中休息去了。

    “上将军,是上将军回来了!快去禀报太子殿下。”

    一刻不歇,拓跋子在太子府门停下,翻身下马,卫士远远认出,早已准备,连忙上来迁走坐骑,不需通报,直接领入内堂。此时已经是黄昏时分,初日城的雪花虽不及折堕山那般,但二月里的漫天还是一片白,唯有灯火,稍稍的装点着这个寂寞的世界。

    内堂,旭渊皇太子拓跋峙正在和重臣讨论各项部署,许多人来来往往,内堂中,旭渊的文武大臣和太子幕僚激烈的讨论着,内堂之外,则是全副武装戒备的战士。

    “上将军!”

    见到拓跋子归来,饶是这些肃穆的军士,也都俯首致意,内堂,拓跋峙听到禀报,急促的往外走,却见拓跋子已经推门而入,进入内堂,这是只属于拓跋子的特权。

    “殿下,臣回来了!”

    内堂的热闹紧张一下子停滞下来,而后是一阵松了口气的轻松,众人看着门口风尘仆仆却依旧威严的上将军,原本被紧急军情搞得有些凌乱的心,此时此刻都安心下来,他们都相信,拓跋子归来,一切就能解决了。

    “清臣归来,我无忧矣!”拓跋子心中先是和众人一松,但看到拓跋子风尘仆仆的样子,立刻回过神来,眉头紧皱,心中不忍,连忙吩咐人道,

    “快去传膳,给上将军多准备一碗热粥,细细的,软烂一些,然后多弄些肉食来。”

    拓跋峙很惊喜,同时也十分熟悉,当年,他还没有加冠成为太子的时候,拓跋子就曾干过这样的事情。他此刻,是惊喜,却又心疼的。他知道他很累,肯定没有来得及吃饭休息,他立刻叫人去准备吃食酒水,暂时消解一下拓跋子的疲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