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剑花飒棠边月弓 > 第11章 庙堂之局-天下三雄1

第11章 庙堂之局-天下三雄1

    夜,旭渊皇宫,没有外人,只有父子二人,连宫女仆役都没有一个,拓跋郜父子难得聚在一起吃一顿烤羊,这是只属于父子间的默契。不同于其他的王朝,其他的君王父子,这对父子的确是父慈子孝,拓跋峙乃是独子,拓跋郜也无心后宫,军政大事的权力几乎都放给了儿子,身为皇帝,有时候处理的,却是许多辅助性的事务。

    这是旭渊征战天下的底气,在一个对外强势的太子和上将军身后,是一个坚定支持他们的旭渊皇帝。

    “峙儿,好久没有这么高兴又空闲的时光了。”

    “是啊,不过大事将至,不发生点别的,反而有些不安心。”

    “且末祎和独孤诲两位丞相说,后续的各项事务都不过是按部就班,我们也终于到了有能力腾出手多面下手的时候,事到临头,却不自觉的犹疑,儿啊,你可千万不要犹豫啊,清臣他,背负的实在太多了。”

    拓跋郜叹了口气,这位已经年过花甲的老皇帝,殿外星空雾蒙蒙,更无半点灿星引路。稍稍收拾自己的情绪,转身问起拓跋子的情况来。

    “军中艰难,不比后方,我们再累,不过是头脑疲乏,可他这一年多来,难以想象过得是什么样的生活,你能自己很快领悟我的意思,我很欣慰。”

    “说实话,爹,我真的有些担心清臣的身体,这些年,他都没怎么好好休息过。”

    “你是太子,记得多为他分担一些,他身上的担子,着实有些重了。”

    “放心吧父亲,孩儿一定会照顾好他的。”

    “你呀,不要他照顾你,就是好事咯。一会儿,去给你娘上柱香吧,清臣回来,马上你们就要去南领出巡,请她在天之灵,多多护佑吧。”

    .....

    “对了,之前我和清臣拟定的那个计划,您看是否可行?”

    “当然可行,不过一定要谨慎,当然也要注意保密,我和且末祎,独孤诲这里你可以放心,至于你那里,除了清臣之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知道完整的内情,要知道,论起家底和出身,东海沈家,可比我们当初深厚多了。”

    “最近这些年,东海沈氏动作频频,作为前朝大族,现在仍然如同诸侯一般,不仅在东海之滨占据三州之地,豢养私军,还大肆收纳招募江湖上的高手及各处隐士,商业也是如火如荼,天下商队,半数和沈氏沾上边。最近这些年儿翻看旧档,很是想不通,沈氏的举动,他们究竟意欲何为。”

    “这一点我也不清楚,当年先祖逃离洛都,保存了血脉传承,中原大乱我们未及参与,那些旧档,还是后来搜集回来的。沈氏立足东海,若说是改头换面,深入江湖,以商道立世,待价而沽,未尝不可,当年沈氏也是有能力争势力之一,除却慕容氏和后来的江氏,他们自立一方的实力是完全具备的,可一没有建国割据,二没有择主而事,要说坐吃山空,胸无大志,这些年却越发的放肆起来,你有没有注意,尤其是最近三年,沈氏商队已经经营起庞大的铁火,布匹,马匹牲畜交易,算上他们原有的盐业生意,说是富可敌国,也不为过,左相且末祎说,去年他们从旭渊民间各地小规模交易购买的散马,至少就有三千匹之多。”

    “我注意到了,清臣远在北境,我曾与他书信通过几次,他认为沈氏必有所图,正好也是我们的机会,所有才有了这个计划。原本是准备等他从北境返回,原该这个时候一起细谈的。”

    “不取小利,必有大谋,沈氏手中,一定握有什么重要的东西,现在到处都是沈氏商队,文山先生的奏报里,不是专门点出了这回我们西出平乱的商队里,就有沈家专门安插进来的人嘛。”

    “说起这个,暗部传回的消息说,借着给我们偷运粮食的掩护,沈氏商队其实还有半数的货,用我们当幌子遮过去了。”

    旭渊地处北地,气候不佳,北领一年之内半年都是冰雪,西领临近小西域,骚扰不断,仅有南领和东领最南方的一部分算得上耕地,每年旭渊的粮食供应,全靠老天赏饭吃,年景好可以自给自足,加上旭渊部众多在草原,这样可以节约一部分储存起来,以作军粮。这一块产量地域乃是旭渊命脉,不然,旭渊的粮食来源,就只能靠外部购入,追根究底,实际就是来自梁国。

    梁国皇室虽然单薄,主政的江氏兄弟脑子却不单薄,与旭渊接壤的西北八州,自身粮食产量并不丰裕,所以江氏兄弟严控了运往西北的粮食。

    在过去的时间里,可以说,拓跋郜登基的前半部分时间里,借助供粮的手段,西北之地梁国处弱而维持均势,用粮草限制旭渊南下的策略非常成功。

    直到拓跋郜登基十年后,实行了最严格的粮食调动策略,并多方筹集,尤其在南梁,朔楚丰年之际,尽可能大肆买入囤积,从各处商队那里明里暗里转入旭渊大量粮草,同时草原之地蓄养牛羊也纳入了旭渊户部直属管理,后一手调教的太子拓跋峙长大,开始接手政务军务,,最终实现旭渊上下所有的粮食调动全部需要经过太子府和上将军帐,没有二人准予并以圣旨形式下发的调令,百石之粮以上任何人都无权调动。

    以沈氏商道转运物资,多少有些介入两国纷争之嫌。

    “拿我们当挡箭牌,真亏的他们有这样的想法,说起来,当年沈家嫡女差一点就做到前朝皇后,这么多年过去,除了洛安城里那几家大家族,前朝留下来的,恐怕沈家不退反进是唯一一个。”

    三月到来,下一步的事情正式确立,旭渊诸事已定,练兵,备战,秘密交易,每一件事,都有负责的人,借助平息乱军的各家公卿子弟开始进入旭渊军政体系之中,尤其是经过拓跋子的挑选,最优秀的一批人,即将进入太子府或上将军帐前走动。

    也就在旭渊战事结束的时间,南梁朔楚两方也收到了旭渊快速平定叛乱的消息。

    先说南梁,梁国皇宫内,急递文书一封封摆在案上,梁王江顺诒也正巧收到了暗部递交的北方消息。一封上涂着红色封口,似乎是十分紧急的内容。

    宫殿里很安静,没有太监,稀稀疏疏的几个宫女来回,殿门口,一个脸色不佳的男人正在望着北方的天空,三月份的到来,对梁国来说,已经算是春回大地,洛安城此日的天气很好,风和日丽,像是许多老人熬过了寒冬一样,江顺诒很开心自己也熬过了这漫长的冬日。

    他的胸口有些痛,忽冷忽热的,感觉体力迅速的蒸发,在太阳下面,好似自己就要融化一般。不由得揉了揉胸口,这么些年,他时时刻刻都在担心挺不住。

    可惜不能,梁国唯一的继承人他还没有调训完毕,他还不能倒下。

    刺啦,信封口撕开的声音,殿内出现一个红衣女子,红衣很单薄,挡不住那诱人的身段和雪一般的肌肤。她堂而皇之,斜斜的靠在龙椅上,一边看,一边读。

    “渊国上将军拓跋子南归平叛,观军马调动,似已成竹在胸。域外乱军接战数次,均为的手,用兵意图未知,另,渊国大军进入南调,展开大规模整训,似有南下用兵之意。”

    “你怎么来了?”

    “你不回来,我自然只能过来,又发作了吧?”

    女子飘然落在江顺诒的身后,扶住他的腰身,掌心撩开江顺诒的外衣,玉手紧紧贴在胸口,内力真气源源不断灌注,将冷热阴阳之气彻底压制。

    此人便是江顺诒的棋子,梁国的皇后,宣筱烟。

    没几个人知道,梁国皇宫的深宫里,藏着这样一位绝世高手,他们只知道,存在一位梁国的第一美人。

    自然,也不会有几个人知道,传回消息的梁国暗部天机营卫,创立者也是这个倾国倾城的美人,那些隐伏在暗处的高手们,唯她的命令是从。

    “真是越来越严重了,好在我还能控制。”

    年少时,江顺诒是个无心权位的逍遥皇子,游荡江湖,恣意纵情,尽管武功不过二流,却凭借皇子的身份和仗义疏财的性格,成为江湖上小有名气的侠客。也就是在那时,他结识了刚刚出山的宣筱烟。

    那是另外一个故事的内容,宣筱烟是个流浪四方的侠女,早年的时间从来都是一个人度过,七八岁时,父母家人死于战乱,但她和练武资质不佳的江顺诒就是另一个反面,是万中无一的习武天才。

    奇人,奇遇,宣筱烟正好两者皆有,因缘际会,名师教导,偶得异宝,在无名师尊传授下,她习得一门残篇的花诀,闯荡江湖时,又见识了各门各派,集百家之长,更兼得到武林至宝天青丹三粒,功力凭空暴涨三十年。

    当然,这个复杂的故事,并不为人熟知,毕竟那时候,她还只是个十几岁的小姑娘,也是那个阳光乐观的年轻侠客,武功平平,却古道热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