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五年

    乔威尔见事不可为,命令手下舰队向途迪投降。并割让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作为战争赔偿。

    途迪接受了乔威尔的投降。

    在将日本人,印度人,印尼土著和荷兰人的武装力量解除之后。途迪命令手下人将这些人尽数海葬。

    乔威尔见状,愤怒的看着途迪,嘴里面不干不净的说着途迪听不懂的话。

    嫌烦的途迪直接用手铳给了他一个体面,送他和鲨鱼合为一体。

    三十四年五月,途迪回到了台湾。因为,索菲亚有喜了。

    这一年多来,途迪身边有且只有一个女人。那就是索菲亚!

    身为一个男人,自然有需求。所以在海上漂泊的时候,学葡文学的勤了一些。

    这时候有了身孕对于途迪而言刚刚好。

    乾隆三十四年十月,秋收之后,大清开始了人口迁移。

    西北与内陆省份人口向着福建两广江浙一带迁移。

    云贵川两广人口向着西南新三省迁移。这次政策性人口迁移,随着编户旗民前后持续了二十年。这二十年间时不时有野心家心怀不满煽动百姓,聚众起事。

    而造反的结果就是全族编为野人,再也不享受旗人待遇。子孙后代不得入学,不得科举,不得为正军,不得经商,只能够种地或者从事苦力,杂役。遇赦不赦!但是就算是种地,他们分的土地也要比国人要低。

    换句话说,就是你可以造反!

    成功了,你革了我的命。

    不成功,让你子孙后代永世不得翻身。

    你以为野人只是大清朝存在么?

    途迪是把偏见潜移默化的植入其中。

    更大程度的增加了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既然你觉得大清不好,那好吧,去和那些没开化的蛮人为伍吧。

    社会是有阶级的,大清想要崛起,势必要有一群人奉献出血与泪。

    那么,这个奉献的人为什么非得是大清的百姓而不是野人呢?

    世界很大,要征服的地方很多。

    两万万多一点的大清旗人,还远远不够。

    在对造反的百姓进行严厉惩罚的同时,乾隆对普通的百姓采取了相当大程度的安抚。

    凡是响应国家号召的百姓,三年内免除一切税负。

    换句话说,就是只要你搬家,去别的地方,那么三年内,不用你教一分钱,一粒粮。

    同时,对全国的土地由中央牵头进行了丈量田亩的行为。凡是有隐匿田地,人口的,需及时上报。缴纳罚款。逾期不交官官相护官匪勾结的,一率抄家灭族。

    这件事乾隆交由阿桂牵头认命纪晓岚为钦差大臣,巡查全国。

    纪晓岚背靠阿桂,走到哪里,哪里便是人头滚滚落下。五年之间,砍了全国大小官员三千八百六十多人,各地地主豪绅灭了上万户。

    官场吏治与民间风气为之一肃。

    不过,经此一事过后,纪晓岚原本的清名毁于一旦。民间有句顺口溜说:“满不满,蛮不蛮,专司砍头纪晓岚。”

    清朝所谓的百姓原本都是些什么人?

    都是地主和读书人。

    那都是上下都有根基的人。不过,这一次纪晓岚巡查全国,阿桂给他画了一个红线。那就是原上三旗旗人莫要过多牵连。也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有这个顺口溜。

    各个地方地主不是没有想要造反的。但是有了苗头之后,各地方驻守的绿营和老八旗兵纷纷行动。对此进行镇压。

    这一次查抄的贪污官吏,地主豪绅,除了首恶砍头之外,其余家眷皆贬为野人,和江浙移民一起迁往苏门答腊岛。

    五年的时间之中,途迪帅军打下了妈祖群岛一万多个岛屿。

    不过这些岛屿之中土司部落林立,途迪只是先行在几座大岛上面兴建港口城市,牵来内地居民充实城池。

    并且派军和岛上的土著进行交易。

    港口城市的主权属于大清,各地方土司有义务在大清需要时配合大清进行军事活动。

    不过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除外。

    这个地方,经过了两次海战一次焚烧,以及五年来新兵的练兵之后,这两座岛上的人,已经被途迪给清空了。

    除了一部分俘虏青壮被运到安南三省和内地挖矿之外,其余的,要么死在了火中,要么死在了大炮炮弹下。

    经历了战火,这两座岛屿的土地越来越肥沃了。

    途迪打算用五十年的时间,彻彻底底把这里变成中华的土地。

    如今马六甲海峡的苏门答腊岛以及对面的安南省的一部分,在这五年的时间被途迪用大炮和舰船狠狠地封锁起来。

    来往的船只除了大清的船只以外,禁止任何船只通行。西洋来的船只能且只能在这里交易。

    不过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

    等到途迪部署完成之后,自然会放开船只通行。不过那时候,想要在这里过,可是要交钱的。

    乾隆三十五年三月,途迪多了一个小格格。

    刚刚满月的时候乾隆的封赏就给了过来。称安南格格,封为固伦格格!

    这五年的时间,途迪大部分时间都在大学之中。

    他从京中带出来的三千正白旗精锐是他的第一批学生。

    如今这些人已经被途迪放到了安南三省两广江浙福州以及妈祖群岛当中。

    这些地方足足有百万常备军。比之前大清全国的部队还要多。

    途迪也谨守本分,军权之外,地方政务全由中央官员主导。如有不和新意的,也有和珅出面和官员进行交涉。而不是直接以亲王之尊强压下来。

    这五年时间,两广各地建立了新型的炼钢厂。在索菲亚的帮助之下,途迪在印度的葡萄牙殖民地之中,招揽了很大一批葡萄牙工匠。

    这批葡萄牙人被途迪编入了正白旗之中,归自己的小公主绵柔调度。索菲亚也没有意见。毕竟绵柔是自己的女儿。

    原本,途迪还想要继续在这里待上两年,好找机会看看能不能攻略一下印度。

    可是乾隆三十七年春天,京城传来消息,途迪的母妃病了。

    途迪一听,领着新招来的护卫,乘着铁甲战船就赶赴天津。

    同时,也将试制的蒸汽机样品一并带了回去。

    途迪在看见蒸汽机样品之后,下了封口令。一应参与研制的人员赏金百两,官升三级,抬为正白旗。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