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东海学馆

    春去夏又来。

    时间已是一月之后。

    日落时分,杨贤早早结束了家里的活,蹲在家门口等待杨天佑的归来。

    按上次杨天佑说的,明日就能带他去朝歌学馆求学,这让杨贤连着激动了好几天,连带着干活也更卖力了许多。

    云华把杨贤的兴奋都看在眼里,心里也为这个儿子感到高兴,只是在高兴之余,心中难免有些担忧。

    总想着杨贤出去之后会不会学馆的学子欺负,毕竟他有着爱说胡话的毛病。

    好在杨贤自己剑术还算不错,应该可以自保。

    天黑后,圆月高高挂在天空,杨天佑这才从朝歌回到丘村的家中。

    “今日生意不错,本想着入夏,木炭生意不好做,我都准备直接卖木材,谁知朝歌城里的官差居然跟我定了一年的木炭,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家里就有的忙了。”

    杨天佑在饭桌上谈着,脸上是收不住的喜色。

    云华给他添了些菜,问道:“城里收木炭做什么?”

    不怪她好奇,实在入夏还收那么多木炭有些奇怪。

    “听说东伯侯属地大旱,大王准备祭天求雨,准备烧火铸铜器,城里好几家卖炭的都被定了。”

    难怪……

    云华若有所思。

    杨贤在一边听着,看云华神色奇怪,心中有所明悟。

    村里的老村长之前好像提过,人族属地降雨,好像都是要各地龙王行雨,而龙王隶属天庭,丘村虽然离朝歌不远,但距离东伯侯属地似乎更近一些。

    母亲这是担心若是让龙王降雨,自家可能会被发现吗?

    看来寻仙访道加入大派的计划,必须加快脚步了。

    等自己有了大门派背景,才能更好地保护家人,帮助全家避开劫难。

    吃过晚饭后,杨贤立刻找到杨天佑,再次提起明日前往朝歌学馆的事宜,看样子是生怕对方忘记。

    其实,杨天佑平时都是卖完了木炭才回一次丘村重新赶制木炭,剩下时间基本都是在朝歌做木炭生意养家,按理今天本不会花时间赶回来,为的就是杨贤入学馆一事,又怎会忘。

    毕竟这个时代的脚力,就算他们家离朝歌不远,却也要走两天多才能到。

    听闻杨贤的话,杨天佑笑出声:“放心,我都打理好了,对方听说咱们大郎自学剑术成才,都想早点见到你。”

    杨贤脸色一喜:“是吗,其实我也很想早点去学馆学习,等我学成了加入朝廷,爹你和娘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大郎有心了。”

    知道杨贤明日一早便要前往朝歌,杨戬和杨婵晚上都没有缠着他,倒是让杨贤睡了个好觉。

    第二日,晨光熹微,杨家却早已起床,收拾着行李。

    等出发时,不论云华还是两小只,心里都有些舍不得杨贤。

    虽然他们心里不说,但一想到很长时间都见不到自家儿子(大哥),都有些难过。

    杨贤自然看出云华他们的想法,安慰道:“没事,我肯定会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二弟三妹,我不在的时候要照顾好母亲,多帮着干活。尤其是二弟,我教你的第二套广播体操一定要经常做,有助于身体健康。”

    见自己被提到,杨戬鼓着眼睛,生怕自己哭出来,略带难过地说道:“大哥,我每天都会好好练习的,还有那种练剑的方法,我也会认真去练,我会保护好母亲和三妹的。”

    “这我就放心了。”

    杨贤拍了拍杨戬的肩膀,见太阳已经升起,便坐上自家牛车对身后众人说道:“时间不早了,我就跟爹去朝歌了。”

    “咳咳。”

    杨天佑幽怨地看着大儿子,把自己话都说完了,他该说什么:“大郎说的是,而且我也会经常回来的。”

    父子两人一路上走得有些急,但也走了差不多两天的路程,赶在城门刚开的时进了朝歌。

    此时距离学馆通知的授业时间,尚有半个时辰。

    杨贤先跟着杨天佑回到他平日在朝歌的居所,是个只有不到二十平的小屋子。

    其中供他生活的地方,只占了屋子不到一半的大小,其余位置,全部堆放着木炭。

    杨贤上下打量一番,实在没想到原来杨天佑平常住的居然是这样的屋子,听说就这样的,一个月还得收三贝,按这个时代的购买力来算,朝歌的房价属实贵得有些离谱。

    话又说回来,学馆的学费和房价一致,也不知该说良心还是离谱。

    正想着,只见杨天佑小心翼翼地从柜子里掏出一张帛递给他:“大郎,这就是东海学馆的凭证,你收着,进学馆要用。”

    杨贤这时才知道自己要去的学馆原来名叫东海学馆,听上去似乎跟东海有点关系,不过听说只要是行当都要取个大气的名字,以敬畏仙神,所以估计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

    倒是凭证能居然能拿出帛,却也在侧面说明这家学馆背后的实力十分强大。

    老爹这是从哪找来的路子……居然有这么大人脉。

    等到了东海学馆,望着门庭若市、人来人往的学馆,杨贤心中更加吃惊。

    “这家东海学馆到底什么来头,太不可思议了。”

    每个人来往的人身上都穿着帛制的衣服,最差也是用麻做衣,足以显示这家学馆的背景。

    倒不是他见识短,在商朝这种奴隶制社会,贵族阶级可以说就是普通人心中的天,而一般只有贵族阶级才能穿丝帛一类的衣物。

    试想一家学馆,来往都是贵族,就算平民也是顶层平民,这说明对方不仅背景通天,也是有真本事的。

    看着儿子震惊的表情,杨天佑心中不由有些得意,终于被吓到了吧,让你以后还敢抢我的话。

    “别紧张,别紧张,不然一会该让学馆师傅笑话了。”

    在杨天佑的提醒下,杨贤这才回神。

    尴尬地笑了一声,跟着他一起走进了东海学馆之内。

    东海学馆外面看似不大,没想到走进以后,却别有洞天,左右两侧皆是厢房,中间一堵影壁当着,往里走才看见内院的巨大演武场和错落有致的阁楼。

    看着建筑风格,不说商朝,他甚至以为穿回唐宋了。

    不过神话时代,杨贤就当见怪不怪,直到杨天佑指着一位五大三粗浓眉大眼的男子喊道:“王女士,这位就是我家大郎了。”

    这才让他有些傻眼。

    王女士瞧了瞧杨贤,满意地点点头:“果真是一表人才,我是东海学馆的馆主王女士,以后就是你的师傅了。”

    “见过王师傅。”

    虽然心里吐槽为什么会有男子叫女士,但这不妨碍杨贤的拜师。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