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凶刀客 > 第十六章 进城

第十六章 进城

    天色昏黄的时候,钟毅已经下山,重新来到官道上。

    这处官道也是行人稀疏,却要比临安城要强。

    钟毅这一身衣服,现在既有些破烂又满是灰尘,虽说比乞丐要规整些,但走在官道上很是引人注目。

    花了些银子,从过路的人身上买下几件衣服,虽有些不太合身,但也凑合着能用。

    前面就是四方城了,这地界离着临安城其实不远,城里做主的只怕也是那所谓二爷三爷的人。

    城门口排着长队,似乎正在盘查过往行人。

    城门口有个架起来的茶摊,两个江湖人看着眼前的长队,目光不断扫动,好像正在找人。

    这两个人正是所谓三爷派过来的,一个诨名飞蝎,一个诨名铁佛。

    这两个人以前都是落草的贼人,一个江匪,一个山贼。两个人学过点武艺,投靠三爷也是听说三爷的山庄背后有朝廷大员做靠山。

    因为身份的事,两人和朱樟有些不对付,本事倒是没有朱樟厉害,朱樟往回走沿途找人,两人就守在这城门口等人。

    诨名飞蝎这个,本名姓张,家里穷苦,取名字不如那些富贵人家,便叫做张九。

    后来落草,张九觉得自己这名字不够威风,在城里找人给自己算了一卦,算卦的说他命不够硬,缺金气,给他加了个刀字,就成了张九刀。

    他擅长水里的勾当,使一根铁钩,水上劫船时,这铁钩扔出去,三两下便攀船而上。

    又不知道从哪得来一只藏有刀子的鞋,学的又是下三路的腿法,动起手来,很是阴险。

    他这飞蝎的诨名就是这么来的。

    至于铁佛,这个人落草之前是个和尚,无名无姓,也不知道父母,后来进了寺庙,住持教他习武,又给他起个法名,叫做慧深。

    后来寺庙起了大火,住持被杀,寺里师兄弟或死或逃,慧深就又没了落脚的地方,只能落草为寇,靠劫掠为生。

    慧深修行的横炼功夫,脑袋上还有当初受戒时点的几个香疤。见过他的人就知道他以前肯定当过和尚,所以就叫他铁僧,他自己觉着这个诨名不好,便逼着别人叫他铁佛,后来这诨号传开,就没有人再叫他铁僧了。

    两人在茶摊这里喝茶,目光虽在人群里扫动,神情却是轻松的很。

    这附近几座城都贴着姓钟的海捕文书,只要这个姓钟的不蠢,肯定不会自寻死路。

    钟毅排在人群当中,看着守门的兵士查验,说是查验,其实大多是问上几句便放进城里。

    有些人出门没带户牒,便被单独叫到一边,问询是住在哪里,为何进城,城里是否有亲,有谁能替你证明之类。

    要是正好认识城门守卫的,连户牒也不用看,守卫打声招呼,直接就能进城。

    轮到钟毅的时候,钟毅递过去块户牒,守卫看了一眼,随口问道:“牛二,左溪村的,是来赶集的吧。就自己过来的?”

    “路上掉山沟里了,自己走过来的。”

    钟毅在石块枯枝里睡了一晚上,又和朱樟交手半天,被打翻了几十次,蓬头垢面,也看不出个本来样貌,说是掉山沟里,倒也说得过去。

    “衣服挺干净啊。”

    守卫似乎起了疑心,又多问了一句。

    “路上碰见好心人了。”

    钟毅咧嘴笑道,挠了挠头,配着他那蓬头垢面的样子,倒是有几分憨厚。

    “成,进去吧。”

    似乎只是随口一句询问,听到钟毅的回答后,守卫便直接放他过去了。

    很好,进城之后,还得洗个澡,抢个出城的户牒。

    对了,还得要一把刀。

    钟毅快步走进城门,消失在城门口。

    而那两个江湖客还在城门外的茶摊里喝着茶。

    钟毅进城之后,就四处闲逛起来,找着铁匠铺和客栈。

    从城南走到城西,这地方客栈看起来比临安城那座要干净宽阔的多。

    一楼的大堂上还有个说书的先生,讲的是《李元孝打鬼》,这故事传着可有些年头了,说书先生这一折也是说到了末尾。

    客栈里的小厮领着钟毅来到楼上,钟毅递过去点银子,嘱咐他去给自己置办身好行头,再打几桶热水上来。

    像这种跑腿的活,客栈里的小厮大多都是会做的,因为剩下的钱大多数客人都不会刻意去要,客栈老板也不会要。

    钟毅在房间里打坐了没一会,房门外就有人敲门,是刚才那个小厮。

    一身干净的衣服,看着也合身,小厮的眼力不错。

    没过一会儿,小厮又跑了几趟,提着热水进来,倒在客房的大木桶里。

    钟毅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了新衣服,看着倒是精神许多。

    在客房里打坐到天亮,客栈刚开门做生意,钟毅就背着赶尸箱离开了。

    他的户牒是抢来的,这个左溪村牛二的身份不能再用,另外他的海捕文书已经贴出去,他毕竟是生人,容易令人起疑。

    得尽快把事情办妥帖,然后出城。

    钟毅在城里闲逛着,走到几家大门户前面,请人喝茶打听打听这些大门户里的事。

    等到了解的差不多了,就到了城南的铁匠铺。

    “有喘气的没有?”

    钟毅神情跋扈,走进铁匠铺之后就喊叫起来。

    “啥么事?”

    “能打刀吗?”

    “官用还是私用?”

    钟毅拍下锭银子,对着管事的说道:“一柄好刀,按永州军军制来打,打造好之后送到后街的田府。”

    说完,钟毅也不敢多做停留,以免露馅,转身就走。

    他打听了一天,附近几家大门户里,只有这个田家,家里有个从军入伍的小儿子,听说是永州军的队率。

    借田家的名头用用,免得被这铁匠铺糊弄,这些铁匠里也是有门道的,像是这些刀剑之类,平常是不允许打造的。

    除非这个人家里有人参军入伍,又或者地方的县衙公门需要,才能开炉铸造。

    至于江湖,大多数混迹江湖的,未必就有铁器傍身,等到这些江湖客混出名头后,他们的刀剑,往往来自于蜀州的铸剑阁和四器山庄。

    这两家江湖势力,每过几年就会向有名的江湖朋友发送邀请,不论三教九流。

    有幸得到邀请者,只要赴约,便有一把趁手的兵刃。若是有些下属势力,有财力却无兵刃,也可以趁这时候与其商谈,购买些刀兵盾甲。

    虽然价格昂贵,但各大势力每年都会推出许多江湖新秀出来,也算是江湖代代兴替,久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