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1628年 > 第六章:战后(1)

第六章:战后(1)

    在劫掠的蒙鞑士兵撤走之后,墩墙上不断的穿出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在墩外的地上,陈2狗正在和自己的媳妇拥抱着痛哭,好像在诉说着劫难离去的新生。

    而在墩外的关财脸上带着骄傲的笑容,突然看到几步外发呆的李宁,想走过去拉着他一起大笑,在经过王铁柱的身旁时给拉住,顿时不满的叫道:"铁柱叔,拉俺干嘛,准备叫李头一起去班龟儿子面前耀下,看谁还敢在背后说俺李头的舌根。"

    只见王铁柱摇下头,想对关财解释什么时候,侧头看了下李宁才叹声说道:"棺材你,唉,不说了,别去烦旗官,你现在带些人去把受伤的还有死去的鞑子弄好。"

    关财想拒绝,刚想说"切"时,看到王铁柱想吃人的眼神,再想到明前这个人不好惹时,才满脸不乐意的转身准备去叫人,可没走两步的关财,又听到王铁柱的声音在后面传来,说要"过去看给旗官射中的马匹也要处理好。"

    这时关财想到"大家都是小兵凭什么叫我去做这做那。“转身就要回头给两拳给王铁柱,可一望到王铁柱不善的脸色就后怕了,转身一边走一边想"我这是帮李头做事的,李头也是上司也是我心里的大哥,我才不是怕了那个王铁柱。"

    这时发着呆的李宁,看着中箭倒在地上哀嚎声越来越小的百姓,脚步慢慢的走过去,在走一个倒地已经没有声音发出的人身旁停了下来。

    眼中看着这个已经失去生命特征变成只是一具冰冷的尸体,身上的衣服是破破烂烂,可眼睛是睁开的,好像在透出一副对生的渴望,对这个世界依依不舍。这时“死不瞑目“这四个字反复的出现在李宁的脑海中。

    同时周围幸存下来的几个百姓畏畏缩缩的走过来,见到李宁有些害怕,有几人还是快速越过李宁,扑在尸体还是受了箭伤可哀嚎声越来越小的亲人身上痛哭。

    有个脸上看起来大约六十多岁的老人,面上满是凄苦的神情,带着剩下的几个人向李宁跪拜道:"多谢军爷的活命之情,大恩大德,老汉永生不敢忘。"

    李宁看着地上跪拜的百姓也都是穿着破破烂烂,满脸都带有菜黄色,脸上却带着副劫后余生的惶恐,不过听口音不像是大同府这边的。

    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正在不知道对这些幸存下来的百姓说什么的李宁,张口嘴准备大喊敌袭时候。

    隔壁的王铁柱出声喊道:"旗官这些不是敌人,马蹄声不是奔跑来是慢慢走来,这些应该是三屯堡的自己人过来。"同时又安慰这些已经给再次惊吓到的百姓说:"各位这些都是官军不用怕,大家不用怕。"

    果然在三屯堡方向过来的三十几个大明官军,看他们都身穿红色战袄的装扮,应该都是三屯堡内的官军。

    为首的是一个骑着马腰挂牌刀略有些肥胖的人,穿着陈旧的齐腰甲,戴着一副明盔,年在三四十岁左右。身旁跟着两个也是骑着马,身穿得半新旧的布甲,看样子是家丁类。身后跟着三十来个穿着破烂红色战袄的军士,这些人都是脸色带着紧张的表情,东张西望,深怕某处再冲出一批鞑子来。

    那个军官正是三屯堡来的总旗,虽然人长得有些胖,但是人脸色青白,这让他看起来有些阴阳怪气的感觉。

    李宁看到这总旗内心深处涌来一股想一拳打碎对方脑袋的狠意,用力的压制情绪时,觉得对方跟脑海里原身的记忆一个人的身影慢慢重合越发清晰起来。

    这个人叫黄启祥,用钱财抢夺原身应该继承死鬼老爹的总旗,后来连在屯内都不能呆,给发配似的赶来靖边小墩做一个小兵,要不是原身母亲没办法下耗了大半家财才求来的一个小旗位置,只怕处境更艰难。

    黄启祥看了一眼墩前有些惨烈的环境,摇了摇手中的马鞭,指向李宁用阴柔的声音道:"鞑子走了?"

    李宁放松紧握着的两个拳头,向前一步改为两手抱拳道:"总旗大人,旗下杀伤了两个鞑子,剩下的鞑子都走了,另外有几个百姓倒霉遭了殃。"说完就扭头退下往给自己击射死伤的鞑子方向去,不想与这个所谓的总旗说些什么。

    黄启祥见这个死剩种这么不给自己面子,脸色青白黄的变化,正准备拿出上官的威严教训这个憨傻小子的时候。

    不远处的王铁柱急忙跑来,行礼跪磕赔罪,又向黄总旗说起刚才战斗的情况,甚至脸下挨了一鞭子,才让黄大总旗放下心中怒火的一点点。

    这边三屯堡的边军其实大部分都是李宁原身父亲的旧部,也知道原身的武勇和性格的“名声“。

    这时黄大总旗用阴冷的眼扫了一遍附近穿得破破烂烂的百姓,眼睛一转,叫过身边的两个家丁,低声嘀嘀咕咕不知道说些什么。

    一个家丁就骑着马往李宁的方向走过去。

    另外一个家丁招呼声身后的队伍,把幸存下来的百姓围起来,这些百姓都感受到周围的官军越来越明显的敌意,还是那个六十多岁的老人用颤抖的声音问:"各位官爷,俺们还要往大同府投奔亲戚,要是没什么吩咐,老汉就和小的们告退了。"

    这时黄启祥一个咪咪的眼色打给站在不远出的家丁,这时从围着的边军中有七八个人抽出腰刀,面上都是出现贪婪的阴笑。穿着半新旧布甲的家丁用手中的腰刀指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年青的青年说道:"这位大兄弟,借你的脑袋用一用。"

    那些百姓一下子给吓到痛哭起来,他们惊恐的围成一团,没有想到才刚逃出了鞑子的追杀,现在又要受到官兵的屠杀,老汉更是泪流满面的喊道:"天理何在……天理何在……。"

    看到这个场面,墩墙上的人脸色都带有不忍之意,大部分人都别过头去,而在不远处的墩兵更多的是脸上带着怒意却又无可耐的表情。

    原本向远处走去的李宁,听到喊声气得全身发抖,他早就知道明末的明军军纪败坏,没想到这些来的明军,竟然想屠杀自己的同胞,做那杀良冒功的事情,猛的转过身向来时的奔跑过去,原本距离自己不远的一个黄总旗的家丁想伸手拉自己都拉不住。

    在围着百姓的官军里,一个家丁用手抓住一个百姓的头发,准备用腰刀把百姓的脑袋割下来时,从附近传来一声大喊"有本事杀百姓,却没本事杀鞑子,算什么东西。"

    黄启祥也听到这个大喊,爆喝一声:"是谁在说话?"扭过头来,看见李宁在隔壁用着冷冷的眼神看着自己。心里没来的发毛,强打着说:"贱种,可是你在大喊。"

    片刻场面一下子非常安静起来,李宁的眼睛冷冷的向周围扫过去,没有人的眼睛敢和自己对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