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1628年 > 第十六章:路遇(2)

第十六章:路遇(2)

    这班乞丐正要磕头道谢,李宁看到大吼:"谁要是再磕头,就没有资格吃东西。"

    这番话才让这班乞丐唯唯诺诺的站起来,都不敢在桌椅旁坐下,自发的站在还是蹲在茶铺门边,等待着店家拿蒸饼过来。

    正当李宁要对这班乞丐问些威远卫给鞑子祸害成什么程度。

    耳中传来了,那胖子的叫嚣道:"哼,这班乞丐都要给本少爷乐子,你这**子充什么大尾巴狼乱坏我兴致。"

    李宁不想跟这富贵胖子争论,只是看了他两眼。

    对着陈2狗说道:"这胖子一看就知道非富则贵,给家里宠坏了不用理他,这人心坏得很,他知道这些落难的人是一伙的,就让这伙人争得一个吃一个,防止得了饼后分来吃,每次把最强的淘汰掉,剩下其他人就还有希望,就能看到后面的人争打得更厉害。"

    胖子听到了李宁的话,知道自己的心思给捅破,顿时气急败坏起来。

    在看到店家端着蒸饼在身边经过,把脚伸过去,绊倒了店家,地上发出"砰砰"的盘子摔碎声音,随后用脚在地上的蒸饼的面上走过,又用力的踩了几下。

    胖子嘿嘿的笑了几声道:"哎呀,不小心碰倒了这不长眼的老东西,不过不用怕,所有的赔偿小爷我给,看你这老东西做得也辛苦,今天你店里所有吃食,和茶水一样我包了。"

    说完就在隔壁仆人手里拿过钱袋,丢了一块约莫有五两的银锭在桌子上。

    随后挑衅的望了望李宁,对着店家又道:"谁叫小爷我心善,又有大把的钱财,店家要是有剩下的银子赏你了,店里所有的吃食给爷全部拿出去喂我的马,吃不了的都给拿去喂野狗。"

    站在茶铺边的十几个乞丐,都脸露愤怒,可也不敢说什么话,只能是用带着渴望的眼神看着李宁。

    这时的李宁双目盯着这胖子,淡淡道:"这位仁兄,刚刚进来我要茶水前,听到你说,买东西要先来后到,在你之前我可已经买了店家的吃食,请这帮人吃一顿。"又嘴角笑了笑,接着道:"你富贵,要买吃食给畜牲吃,我没意见,但是你要给我请他们吃饱才能买剩下的,再在刁难胡闹,可是要试下本官手里的刀是不是吃素的。"

    这番话顿时引起了,站在茶铺边的乞丐和茶铺内其他客人的阵阵"好"声。

    胖子气得脸都变得通红,走到茶铺门口时,突然转回头,对着李宁怒道:"这些乞丐有没有户贴证明自己是丐籍?在本少爷看来这些都是逃军,你这**说自己是当官的,那可要好好查查,若不然,小爷我可是张家口范家的,到时一封书信到你上官处,定可叫你这厮丢官下大牢。"

    李宁听到这胖子姓范,又自称是张家口的,这才想起前世的记忆。

    "在明朝末年,正是因为这些张家口晋商的不顾国家利益,一心追求财富利润,破坏了明朝国策,被世人称为那个年代的汉奸,晋商在很大程度上襄助了崛起中的满清,扶持了满清的强大,而这些趋利如仓鼠的商人,成了大明王朝最让人唾弃的掘墓人。"

    又想起这户贴制度。

    "户贴是明朝建立时,社会经历了战乱,经济凋敝、流民失所,加上户籍和土地册籍散失严重,户口变动较大,导致政府的赋税和徭役无法征收,为了尽快恢复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就建立了户贴制度,可明朝中叶以后,各项制度糜烂,现在的户贴一事更是无人再管。"

    茶棚内听到要查户贴,这伙乞丐都慌忙跪下来求饶。

    他们确是威远卫的,在给鞑子劫掠地方中厮杀后,剩下的逃军,知道明朝的户贴籍制度,可是一路逃亡下那能入什么丐籍。

    范姓胖子站在茶铺门口,完全看不到刚刚败坏的神色,一脸得意的看着李宁。

    李宁心中暗道,"这胖子虽然是个纨绔子弟,但懂的东西还挺多,这大家族出来的也不是全是废物,怎么样才能保下这伙人?"

    随后眼珠一转,这时心里有了主意。

    站起身,严肃的对范姓胖子道:"本官是定边卫下三屯堡的总旗姓黄,天启爷曾下过皇令,要各边卫重新收编,给鞑靼打散的流民青壮、军户边军,这就不麻烦范大少爷了,军务自有我们处理。"

    这时范姓胖子跺了几下脚,咬牙啮齿对李宁道:"好,姓黄的你一个小小的总旗,小爷我记住了,山水有相逢,这事还没完。"说完,走出茶铺,带着随从骑马而去。

    李宁看着茶铺外官道上,范姓胖子等人马匹离去走动激起的烟尘,心中叹了一口气,仗着其他人不是很清楚,朝廷是不是有颁布下发过收编的旨令,还用假名糊弄走了,希望以后不会碰到……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