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1628年 > 第二十五章:救援(1)

第二十五章:救援(1)

    天刚亮,天色呈鱼肚白色,深秋的季节薄雾冥冥,所有人在整理打包东西,临时营地发出"哒哒、趵趵"声响。

    起来之后觉得自己精神有点昏昏沉沉,虽然前身的身体对于在野地过夜没什么不适应,但是对于拥有着现代灵魂的李宁是种精神的磨练。

    吃饱简单的吃食,李宁骑着驴子走在最前面,中间青壮推着一辆辆的手推车,最后是一些拖家带口担着扁担挑着箩筐的人群,在官道上往尹家庄缓慢的行走着。

    因为队伍中多了很多妇孺,比正常行走的速度慢得多。

    行进了近两个时辰多,才看见来时那条峡谷走廊,将一座无名山分为东西两山,通往来时的路门庄的官道就依托峡谷而建。

    在队伍停下来在官道边休息,喝点水顺便吃点干粮时,有一支车队经过身边,其中八辆牛车上都堆满了麻袋,一辆牛车拉着个坐人的豪华封闭车厢,共九辆牛车缓缓进入峡谷。

    李宁看了看商队牛车周围跟着十几个身穿劲装的刀手护卫,护卫都聊着天完全没有一点警惕心。

    又看了看官道,想着"官府就是图省工省力,取直线建造,两侧茂密的松林,在这个明末小冰河时期,陕西和山西都是天灾不断,朝堂上现在又处于东林党掌权时代,朝廷靠这班只会搂银子打嘴炮的官员来赈灾,后果就是饿死人的事情层出不穷,底层的人要么饿死,要么闹事情。"

    "现在这商队的护卫又不警惕,最好没有贼人占山劫掠,要不这段官道很有可能成为往来商人的恶梦。"

    ………………………………

    太阳高高挂在天空的正中,众人在官道歇息时,周围吹来阵阵寒风,正所谓一阵秋风一阵寒。

    李宁在感叹时代的悲哀时,正所谓好的不灵坏的灵…………

    不久见远处峡谷口狂奔出一个人影,一边跑一边高呼着:"官爷,救命……救命。"

    李宁带着几个人跑近到那人身边,了解到,这支商队一直都是走官道,这两年时局混乱,有民乱但是给大同府官军镇压,可是有一部分乱民逃出来,占山做那贼寇。

    先前附近县城的知县组织衙役捕快青壮来围剿过,打了一仗,连带队的捕头都死在了峡谷上,后来附近的卫所也来剿匪,可是贼人见官军围剿,每次都往山林里钻,没有跟官军正面交战。

    卫所每次都是无功而返,又见贼寇只是每次有商队过往聚众收部分过路费,一直没有屠掠过往商队,久而久之,就没有来围剿贼寇的打算。

    时间长了,贼寇的气焰越来越嚣张,不满收取过路费,正式向弱小的商队下狠手。

    李宁不想管这些事情,这些聚众的贼寇成了些气候,自己身后的这班军户,除开路上招收的十一个逃军打起来勉强有些战斗力,昨日新招的青壮没经过训练,根本没有战斗力,宁愿绕路官道,走远路花多点时间,准备开口拒接去救援。

    前来求援的人,看到这领头军官脸色一阵阵的变幻,就知道不肯救援,连忙大声道:"大人,这山匪来抢掠只有三十来人,只有领头两人披甲,商队在我跑出来时还在抵抗,大人…您肯出兵,救出我家老爷必有重谢,迟的话,只怕山匪屠掠一空。"

    李宁昨天就为了拿到质量好的武备和够额的粮食,花了一半奖赏的银子,又花了另一半银子来购买粮食农具等,只剩下些缴获鞑子分的银两,连买耕牛马匹的银子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未来要跟鞑子打对台,还要升官,什么都需要银子,决定去看下能不能吃得下这波山匪。

    咬了咬牙齿道:"好,本官可以就带人去看看,若是贼寇势大,没有你说的这样赢弱,我就立马带人走,不会救援的。"

    说完就跑回到人群边,大声道:"兄弟们,前面路过的商队给在前面的道上给山匪劫掠,山匪虽然有三四十人,但是没有多少披甲的,料定也没有强弓劲弩,现在有发财的机会,谁有种,都给披甲抄家伙跟老子来,能打就捞一笔,不能打的话咱们就回来,都有那些个爷们想去发财?"

    李宁的话引起了人群的一阵阵的骚动,可还就是没有人站出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