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晚明1628年 > 第三十九章:尹家庄(7)

第三十九章:尹家庄(7)

    众人一头雾水,看到李宁站在前面,挂着一副我不是开完笑的样子,纷纷争论着疑惑。

    李宁只好解释道:"会跑讲的是一个人的耐力。"

    这个解释,众人都高喊不懂什么是耐力,耐力又到底是那个地方的家乡话?

    李宁捂着头组织下话语说道:

    "就是其他人一天能跑三十里路,你却可以一天能跑五十里路,这大家都能理解为能跑的意思,但是你跑完的第二天就腿软了,只能躺在床上,其他人第二天还能跑三十里路,就说明其他人比你会跑……会跑关系到了一个人的体力、耐力,还有在跑的时候懂得节省自己的体力,控制身体的恢复。"

    众人表示还是不明白,什么耐力、控制、恢复?有越来越多的疑问声。

    还再想解释一番,却被身边的尹川劝住说道:

    "大人,您说的雅词,这些山野粗人见识有限,说得再多也是对牛弹琴,说得简简单单就行了。"

    李宁只好对众人说道:

    "你们只要明白,我需要的军丁是需要能跑得快又跑得远,这就行了。"

    众人一听这话,顿时就明白过来,不是自己蠢笨,这不是就明白过来了,大人需要的是跑的快又选的人,这都还能说出一段一段的大道理来,真跟衙门里的文曲星老爷一个样。

    此时天空的晚霞光已经退去,黑夜快来临,李宁说道:

    "大家伙应该回去煮饭了,接下来就散了,要是要应召的话,可以明早辰时三刻到打谷场准备测试考核,第一种是举石锁,第二种是跑步,还有熟悉鸟铳火器的人不用测试考核,明早一样的时间,过来就可以报名造册。"

    在回庄的人群中,有的在讨论明天的测试考核,还有的在说着这军兵的待遇多么好,最后还有人在埋怨自己为什么不跟以前的军户学打枪。

    ………………………………

    晚间戌时分,在尹家庄打谷场里,这是为跟随李宁来的人群安排的临时住处。

    这么多人,庄内肯定也没有多余的房屋能住下,也没有临时营房的安排,在中午李宁赴宴期间,已经让陈2狗安排他们沿着打谷场边缘往里搭些茅草房。

    这些茅草房很简单,用工具在地上挖个浅坑,用些石头和小木材在四周叠个壁墙,再在顶上搭一些茅草便可成一间房子,这种搭建简单快捷,不需要用到大量的建筑材料,只要有一定的柴草石头,就可以有一定抵御寒冷的效果。

    李宁坐在打谷场中间的一块石磨上,用手拖着下巴,眼睛直直的望着远处,庄内家家户户升起的道道炊烟。

    思考着如何安排开荒,又如何在开荒地新建一个军墩,花费多少?

    ………………………………

    晚霞时分陈2狗就被李宁吩咐回靖边墩,调令王铁柱和关财过来,还有通知母亲郑氏,自己已经接替尹家庄镇守之事。

    陈七手上拿着几张杂粮烧饼站在李宁旁边,已经有几刻钟时间,忍不住开口道:

    "总旗,您已经坐在这里时间不短了,想什么事情都要先吃饱再想。"

    李宁用手抓了抓头发,转头向陈七诉苦道:

    "七哥你知不知道,开荒好难,到底要怎么做才能安排好呢?"

    陈七把烧饼往李宁手上一塞,一脸心事的说道:

    "竟然大人抬举叫声七哥,就要劝劝你收起自己的怜悯之心…俺十四岁就接替家里去当军丁,到现在算算都有二十三个年头,万历爷还在那会,在榆林卫那地当了七八年囤田军,以为这辈子就是这样了,没想到碰上蒙鞑子在宁夏叛乱,跟着麻大帅去打宁夏城,命大没死成,还立下些小功劳,给分回威远卫当个一空二白的小旗甲长,呵呵开荒地、建边墩跟三个百户官干过很多地方……"

    李宁没有开口打断陈七的怀念往事,只是没有想到,在威远卫逃出来的老军头,身上也是会是有故事的。

    陈七也学李宁一样望着远处,继续开口说道:

    "大人的犁具,和各样工具都不缺,昂贵的牛也有九头,可是招的流民家庭和俺们这些逃军一样,都是没有存粮的,都要吃你的,眼下还好,可以让大家喝些野菜粥、杂粮饼,不过等到要训军和开荒等重活,就算妇孺可以吃少些,不过军壮的吃食不能少,一个月一军壮最少要吃七八斗杂粮,还要隔个十天八天吃些肥猪肉这样的油荤,要不然真的人会干到呕血的。"

    李宁听着这些巨大的花费,同时又在心里盘算着未来又要如何再搞些钱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