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在古代做美食博主 > 第18章酒楼风波(下)

第18章酒楼风波(下)

    哥舒翰的笑意渐浓,钱百铜发觉只要这人笑的灿烂接下来的事只会越发棘手,她不禁打了个冷战。

    “周砚之,今天本姑娘替你出了这个头,你最好是个懂得报恩的人啊”

    “姑娘说的没错,是在下见识浅薄了”哥舒翰及时认错,两指扣在桌子上的声响沉闷了不少。

    布纳旗似乎得了令,又暴躁起来,对着管事的吹胡子瞪眼“怎么还没好,京都第一酒楼就这么糊弄人吗?我家公子是个客气的,我可是个粗汉,再不把菜端上来,我掀了你们这酒楼!”

    管事的在这大酒楼也见过一些撒泼耍酒疯的人,到底积攒了不少经验,不管对面的人多生气,他只一個劲的赔着笑脸。

    “几位爷,快了快了,我家酒楼的酒也一绝,名唤醉春风,先给各位爷尝尝”

    “谁人不知我们西塞烈酒名扬天下,你们的酒还不够我们塞牙缝的,少绕弯子,快点端菜!”

    眼见这彪形大汉咄咄逼人,钱百铜只等哥舒翰的反应,果不其然,哥舒翰又唱起了白脸。

    他沉着嗓音道“退下吧,等一会的时间还是有的”

    “我这兄弟跟我身边许久了,常跟他说戒急戒躁,就是不听,真是拿他没办法,让大家见笑了”

    哥舒翰这话看似是说给在座的人听,但钱百铜知道他说这话时是看着她的,那是一种挑衅。

    一语言罢,酒楼外又进来了一排金吾卫,这酒楼位于京都最繁华的地段,门口挤着的人都把路给堵上了,有人直接告到了两卫处。

    管事的与带头的金吾卫交涉一番后,金吾卫又问了哥舒翰这边,布纳旗嚣张道“京都第一酒楼收了我们两锭金便作罢了,拿我们外邦人当傻子,你们管是不管”

    事关两族,金吾卫本想先疏散围观群众奈何他们一来,围观的百姓更多了。

    布纳旗不依不饶,拿出通关文书,直说不行,他就是要让大家看看,京都第一酒楼如何欺骗外邦人。

    金吾卫领头人见交涉失败,百姓退到了两尺外依然不散,再看一边是与皇家外戚有着密切关系的第一酒楼,一边是受先皇国法保护的外邦商人,两边都得罪不起,他们只好列队守在这里看事态的发展。

    钱百铜清楚这是局,只不过她不知目的,或许周家得罪了什么人。

    总之如今这局面周家是站在悬崖边上了,在京都且在外邦人面前不能替北阳人挣回面子,这酒楼的名声便是臭了。

    “诸位见谅,周某招待不周,今日在此消费的各位,都由周某请客,一律免费”

    周家酒楼的掌舵人来了,声清意朗的一句话,让众人纷纷拍手叫好,自觉地为周砚之让出了一条道。

    “这位公子,您的菜”,钱百铜戴着帷帽周砚之并未认出她来,越过她,径直将菜亲自端上了桌。

    钱百铜觉得周砚之来的很是及时,他随厨房负责人一同过来,看这情形发生了什么应该都知道了。

    她一个外人又是女子,本没什么立场坐在这里主持大局,让她说出全场由她钱百铜买单,她不是负责人所以她说不了也做不到,看得出周砚之的确是个有格局会经营的良心老板,她没帮错人。

    六颗番茄只能做两道菜,钱百铜交代的一道是番茄牛腩,另一道是番茄豆腐鲜虾汤。

    此刻周砚之将装有番茄牛腩的五瓣葵口凹底秘色厚瓷盘放在了哥舒翰的面前,打开白瓷盖子时,一股番茄特有的酸香掺杂着牛肉的鲜味四散飘溢。

    第二道菜由圆形白瓷厚底盆盛着,开盖后空气中迸发出浓郁鲜香,鲜虾白嫩,豆腐肉眼可见的滑郁,两道菜都是白瓷做食具,衬着菜的色泽鲜亮,形成了特有的视觉冲击。

    除此之外,钱百铜特意嘱咐米饭要烹饪的不干不稀,此处没有电饭煲这样的神器,考虑到他们只能隔水蒸米,钱百铜让他们将米水配比精确到1:1.5,大米中掺点小米。

    果然,桌上的饭黄白相间,粒粒分明,配以番茄牛腩,佐以番茄豆腐鲜虾汤,清爽解腻,蛋白维生素营养均衡,辅以绿菜填口,这套餐放现代快餐里再稍微便宜点必然大卖。

    许是西塞还未有如此精细的做法,哥舒翰看了一眼菜又看了看钱百铜,眼底闪过一丝惊奇和狠戾。

    “姑娘陪在下坐等良久,就请姑娘与我一起尝尝吧”,哥舒翰刚说罢,身后的布纳旗闻声而动。

    至此周砚之再不顾布纳旗的动作,说话间脸色已是不悦“这位姑娘与酒楼并无关系,与周某更不相识,公子又何必为难,周某愿陪公子......”

    周砚之话还未说完时钱百铜便瞧见布纳旗握住的拳头了,她不想帮倒忙,于是赶紧打断了周砚之的话。

    柔声道“这位公子想请小女子吃饭,小女子乐意之至,很久没有吃到过这东西了,今日承公子之幸了”

    说罢钱百铜便动手夹了一块牛肉放进了哥舒翰的碗里。

    哥舒翰从没见过这么不懂规矩的女子,在西塞他是除了父汗和兄长外无人不敬的吉默可汗,他若不动筷,无人敢动。

    钱百铜示意哥舒翰下筷,自己也将帷帽撩出一角。

    一旁的周砚之认出了她,原为自己没能护住这位姑娘而暗自恼着,如今看到是她,不知为何周砚之悬着的心放下了不少。

    哥舒翰始终未动,因为他本就不是来吃饭的,看着钱百铜露出光洁的下巴,少女自带的嫣红唇色,杏口衔住裹着汁水的牛肉,哥舒翰不由动筷了。

    牛肉软烂不失筋道,柿子味道浓郁,与牛肉的鲜味中和的刚好。

    钱百铜没想到这里的厨子将她的意思领会的这么到位,不愧是京都第一酒楼的厨子。

    抬眼看去哥舒翰的表情,钱百铜知道这菜成功了。

    “这位公子,可还满意?”钱百铜适时问道,哥舒翰第一反应已经告诉了众人结果,所以没必要再装下去。

    今日也并不是一定要砸了这里的招牌,看着楼内楼外挤满的人,旁边站着的金吾卫,眼见目的达到,哥舒翰随即浅笑着点了点头“确实不错!”

    布纳旗不相信这帮没吃过狼柿的北阳人真用它做出了让主子满意的食物,拿起筷子吃了一块,尝过味道后,他一脸不可置信。

    西塞王帐内从未有过这样的食物,狼柿不经意间被发现可食,培育良久才长的鲜美多汁,清爽甘甜,此物也只有西塞王族才配享之,一般吃过牛羊肉后直接食之用于解腻,北阳人竟然将它做的如此美味!

    忽略布纳旗的错愕,哥舒翰看着钱百铜继续说道“此物乃西塞狼柿,没想到在这京都第一酒楼能吃到如此美味,西塞人喜饮烈酒,喜食牛羊肉,看来这位姑娘确实很懂行,在下想讨教一二”

    原来西红柿现在叫狼柿啊,钱百铜兀自盛了碗汤,喝了两口知道味道不输五星饭店后就放了心。

    放下勺子,擦了擦嘴淡然道“牛肉选取牛腹部的松软肌肉,经多次冷水浸泡掠过血水,牛肉会更加紧实,狼柿外皮影响口感,以明火烧去,小火慢炖,在加入各香料,最后加入香菜提味......哦,错了,叫胡什么来着”

    看客们也从未见过这道菜,目睹了前前后后,又听钱百铜介绍了许多,众人对她颇为赞赏,见钱百铜说错了香菜,于是忙提醒钱百铜“姑娘,那是胡荽”

    哥舒翰并未喝另一道汤,只拱手一让“在下佩服,多谢”,说罢便站起身要走,周砚之上前道“公子留步,适才周某说了今日由周某请客,这钱应当归还于你”

    周砚之已将两枚金锭送至哥舒翰的眼前,哥舒翰微微一瞥“在下给出的钱哪有收回之理,周公子是爽快人,舍某喜欢,今日舍某有事在身,就不奉陪了,下次舍某请周公子喝酒,喝我们西塞的烈酒”

    事已至此,钱百铜以为这瘟神可算要送走了,没想到哥舒翰转头杀了个回马枪,“还有这位姑娘,希望下次有机会一起”

    哥舒翰摆了摆袖口,两手收在身后,一队人鱼贯似的出了宝馐斋再没回头。

    钱百铜记着哥舒翰出门看她的最后一眼,直觉告诉她,他不会善罢甘休,可不甘心又能如何呢,总不会去甄府抓她去吧。

    突如其来的风波平息后,门口的人也随之散去,金吾卫领头人可舒了口气,出来前那知是这么烫手的山芋,还好都解决了。

    周砚之将他们送出后,给酒楼的食客每桌都送了瓶好酒,众人纷纷称赞。

    周砚之没想到今日会与钱百铜见面,她还帮了他这么大的忙,忙请钱百铜上楼以作招待。钱百铜推却后,管事的说采买已装车,周砚之才知道她来此的原因。

    眼见吴萝还未回来,钱百铜转进后堂方间坐等,周砚之见桌上茶水是普通的金骏眉,特意又命人拿来天山颜。

    “初七姑娘,今日多亏了你,周某无以为谢,些许薄银不成敬意”

    钱百铜承认自己是钻钱眼的,但她知道周砚之以后能带给她的价值更大,于是她生生将送到眼前的银子推了出去。

    “周公子这就见外了,小事一桩,问句不该问的,公子最近可是得罪了什么人?”

    周砚之拧眉,思索一番,疑惑答道“不曾得罪京都贵族,外邦人就更不曾了,西塞人的确行为乖张,可像今日这般纠缠的不曾见过,确实奇怪”

    “那公子以后还是小心行事为好”,天山颜味浓而甘冽,钱百铜直呼好茶。

    周砚之又谢过她,钱百铜摆了摆手,二人正笑谈着,管事的进来禀告,吴萝回来了正在门外等她。

    钱百铜多喝了两口茶,周砚之想她未收钱便让人拿了罐天山颜给她,钱百铜不再推辞。

    临出门时才踌躇着与他说“之后可能还有件事麻烦周公子,请公子务必帮我,当然了,若事成于公子亦有大利”

    “姑娘的事就是周某的事,姑娘到时候吩咐便是”周砚之答应的很爽快。

    钱百铜收着天山颜,乐呵呵的点头,嘴边挂着感谢。

    吴萝正站在马车旁等钱百铜,见周家少爷将她送至角门口,两人拜别后,钱百铜才随她上了车。

    车马走开时,吴萝取下帷帽问道她与周家公子如何识得,钱百铜尽是打着哈哈,见她糊弄,吴萝也不在多问,只叫她离周家公子远些。

    钱百铜正筹谋下次如何与周砚之接洽健美食谱的宣传,一时无暇顾及吴萝,吴萝也并不主动与她交流,于是二人一路无话,直到行至安民街时,前面的路被围的水泄不通。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