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劲

    短打与长拳形成鲜明对比,像是两个性格里的人,一个大开大合,一个小巧精湛,其实练功夫的多数都懂的,很多拳术都是先习大架,而后再研习小架,那怕像咏春那样专门精修寸劲的拳术,也是从长到短的过程,没有一个人可以一下就能掌控好自己的身体。

    短打的核心就是练习寸劲,这劲路不只有长短之分,还有明暗之别,在近距离攻击对手,动作完成时瞬间突然加速收缩肌肉而发出短促、刚脆的爆发力量。发力的关键,在于把握动作加速度的时机,这个时机应在拳头放松出击至粘贴对方皮肤(衣服)时,才突然加速爆发最大劲力,俗称沾衣发力。双方一旦接手,他们不用蓄势就能发动连续紧凑的攻击,随粘随打,在1--3寸距离甚至贴身应用,此种寸劲法在北方的八极拳,心意拳,形意拳,以及南方的咏春拳等中国传统拳法中都能找到类似的技术结构,可以说寸劲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武术中,通过内外兼修,使意念力,呼吸力,运动力集中的一种武术劲力的表现方式,看似简单平淡的一击,却足以产生致命的杀伤力!真正的寸劲拳高手可以在一寸到三寸的距离中伤对手,而绵掌拳相对来说算是入门拳种了,只要学到了其基本功,对于以后研习其他拳术是大有裨益的,相对于形意拳或者八极拳等要容易入门一些,这也是师傅的用心良苦,让他先打打基础。

    因为有了下盘功之后,很多基础的就容易了,这绵掌拳需要很深的下盘功夫,所谓:力从地起,拳法由心,就是这个道理了。杨珂按照绵掌拳密要进行筑基训练,大开大合借助大枪来调整整体发力,四米长的大枪杨珂开始只能抖个三五十下,一枪五式:崩、挑、合、按、刺。经过两个月的苦练,功力可是翻了数倍,能抖上三五百下都不觉得累了,简直就是个脱胎换骨的过程,杨珂渐渐感受到了,功夫是分层次的,像爬山一样的感觉,到什么高度只有自己明白。

    短打的要领其实很难短时间内掌握的,要不是这四五年的底子,三年五载也难有成就,不过他这几年的苦功起了作用,“短打如吻口,出手不让走。”闻风而动,见机急进,瞬间扑近,紧贴敌身、紧跟敌手,给敌以闪电般、霹雳般、连珠般打击。短打主要使用急步、寸拳、暗腿、肘膝,动形较小,劲法精巧,收发便利,反应敏锐,抢机占先,突击迅疾,变化灵活,破绽减少。交手如同追风逐电,出手要快,跟手要快,变手要快。不让敌打上,不让敌防住,不让敌躲开,不让敌还手。一出手来二连三,快上加快急加急,跟踪追击,发劲连续,重复伤害,打击彻底,完全击溃。掌握了这些要领之后,杨珂用了不到半年就学了一大半,剩下的要靠自己练习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