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太极正道 > 七大拳馆

七大拳馆

    杨珂只能勉强试试了,就这样他跟这位拳馆的师傅在拳馆的小院子里展开了较量,要说这徒弟不咋的,师傅还是有一些手段的,只见他开了一个桩功,像一只大猿猴蹲在那里蓄势待发,做了一个防守的姿势,而杨珂略加思索也亮了白鹤展翅,他觉得要跟形意拳过招,就得检验一下周清教他的太极拳了,古往今来有传说杨露禅和董海川切磋的故事,而并没有太极拳与形意拳短兵相接的传说,可这内家拳都讲究后发制人,两个人都站着不挪窝也不是事儿啊,就这样过了两分钟左右吧,心意拳的馆主觉得一个年轻人有什么本领,于是先用了一套五形拳发起了进攻,心意拳本身也跟形意拳一样,宁思一时进,不思一丝退,杨珂则采用了太极八法的采挒劲巧妙应对,像是一个拳击手在做训练打靶一样,看着崩拳虎虎生威,却也未能进去杨珂身内,杨珂的五行八卦步速度太快了,搞的这直来直去的老拳师摸不到北了,就这样大概打了五分钟,老拳师转成了十大形,模仿十种动物: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似十种人形,象形取意,立法为拳,(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战之勇、鸡有捕捉之妙、猴有纵身之灵、鹰有捉拿之精、熊有战斗之情、蛇有拨草之巧、燕有取水之能、鹞有侧翅之力、马有奔程之功)寓于人体,从而取得“天人合一“的整体作用。所以心意六合拳又俗称“十大形“,十大形历来被视作珍宝。杨珂一看对方使用了心意拳的看家本领,也就施展了混元太极功,任凭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十大形围着杨珂打了一遍,很多拳貌似打进去了,总是不能将杨珂打动地方,其实这个透劲练的不到家,杨珂打了一番觉得对方也就这样了,自然是交流也不要伤了和气,就用了一手打闷劲的功夫,将这位馆主震退了两三步,而后拱手示意停止了进一步交流,还是那句话,行家一伸手就见高下了,但这个师傅觉得,自己这功夫没到家,可以让自己的师兄弟跟杨珂切磋一下,于是很客气的留住了杨珂,示意要带杨珂见识一下自己的师兄弟,如果大家的功夫都不能胜过他,那这一番交流你也不虚此行,而且也能从实战中领略一下心意拳的风采,杨珂当然求之不得,万一有高手就踏踏实实在这里学拳了。

    然而接下来几天陆续走了六家拳馆,拳这东西很奇怪,多半都拳出一路,还是五形拳和十大形,可见这山西的心意拳失去了当年的风采,或者是这些人好像是学的戴家心意拳,精髓上差了一大截,或者杨珂觉得这拳渊源及传承都有一些问题,具体那里出了问题他当然不明白,但这套拳法本身应该还是很厉害的,有诗为证。

    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练功夫,要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据孙禄堂在《形意拳学》“自序“中所述:“余尝闻吾师云,形意拳创自达摩祖师,名为内径。至宋岳武穆王发明后,元明两代因无书籍几乎失传。当明末清初之际,有蒲东诸冯人姬公先生讳际可、字隆风,武艺高超,经历有年,适终南山得岳武穆王拳谱数编,融会其精微奥妙,后传授曹继武先生。曹先生即康熙癸酉科武试联捷三元,供职陕西靖远总镇者是也。看来杨珂下一步只能转回河北继续探索形意拳了,这一趟也不算白走,他觉得这门拳法传承的很有原来味道,只是少于交流而缺少一点儿创新意味,而且基本功训练方面应该建立一套体系,不过这已经不是他该操心的事情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