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清道人传 > 第0038章 客栈夜谈

第0038章 客栈夜谈

    李三和张清回到了客栈,欢喜不已。张清把林中结识李青莲、杨玉娘和春三十娘的经历细细描述了一番,讲到眉飞色舞的时候,还并还把贺吴钩唤了出来,与李三认识。李三虽然功夫是一把好手,这却也是第一次,如此近地看一个活蹦乱跳的妖。这感觉和看猟曦的尸体,濒死的鱼妖完全不一样。它就像小时候第一次随大人出门打猎,在草窠儿里解手时,遇到的那只野猪。凶悍而有力、粗鄙却又狡猾,面对面看它的眼睛,那是怎样的一种混杂了警惕和冷漠的情绪……当然,现在的贺吴钩比野猪要危险得多,而李三也不再是当年那个无知的乡野少年。

    很快稳住了心神,李三也把自己在山脚下破屋中如何与李青莲联手,击杀了猟曦的过程讲了一番,又将内丹交给了张清。这短短几天的收获,让俩人嗟呀不已。

    张清接过内丹,稍稍打量了一下,便转手递给了贺吴钩。李三心底不解,李青莲既然说这个东西对张清大有助力,为何他不肯留下自用?然而却没有出言相问。自己这个徒弟,虽然年纪幼小,但做事一向自有法度。内丹既然给了他,他这样处置,必有他的道理。果然听张清说道,“算上黑蛇和蜈蚣,这下你有三颗了吧?”

    贺吴钩瓮声瓮气地“嗯”了一声……它不知道该跟张清说些什么……

    这颗内丹,连带之前的两颗,他什么力气也没出,都是张清给他的。尽管好东西人人想要,他拿的却不那么心安理得。

    客气一下,推辞一下吗?他没这个概念。自小周围环境,教会他强者为尊,连食物都是用抢的,还能跟别人客气?客气一下,等于示弱,对方接下来可能就会把你当食物……

    道谢吗?这一辈子打从出生,就没说过‘谢’字。因为没有人会真心过来帮他,有的只是合作,为了‘利益’的合作。他在云梦林里,见过太多前脚在合作的两个家伙,后脚就为分享果实而大打出手。就好像自己刚刚见到张清的时候,也是本着利用他的心态,拖他下水来对抗蜈蚣。其实,如果有了机会从尖石上脱身,他一定会抽空子逃走……

    然而随后,事情的发展让他十分意外,张清不仅没有趁机干掉他,取走他的修为,还将两颗辛辛苦苦得来的内丹,都用来给他疗伤,让他有了功力大增的机会。他曾经也觉得,既然不能理解,那便不想他好了,也许过些日子就忘了,也就不用想了。反正自己是老祖的人,是老祖派来帮他一段时间而已,过些日子事情办完了,还是要分道扬镳,自己是个蜘蛛,脑子有限,何苦要去理解人的想法?费这个力气胡思乱想作甚?

    但是,也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天来,越是这样宽慰自己,心里就越有一种堵得慌的感觉。现在这个张清,莫名其妙地竟又给了自己一颗内丹……而且看这颗的成色,还在前两颗之上……他是傻的吗?还是说,他在利用自己,自己没有察觉?……如果说利用,他为什么不自己留下?那不是更直接?

    也许,他是个傻子,嗯,一定是的,怎么会有这样的傻子……哎……他这样的傻子,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他不知道,如果当日事情没有那么容易解决,老祖要是将三个人一同干掉,自己会怎么样?会无动于衷吗?如果世界上没有了张清这个人,他会把他忘掉吗?

    然而,贺吴钩还是没有说话,他只是觉得,应该为张清做点什么,嗯,今晚给他捉个大老鼠当夜宵吧,刚才在后厨看到了一只特别肥大的……这是他第一次想要为别人,而不是为了自己做点什么,这居然让他感觉很好……

    “乌家那三个人,你怎么看?”正事儿都说完了,李三随口问了一句。他想考考这个徒弟的眼力。行走江湖,本事当然最重要,可没有眼色,不会看人还真不行。甚至于对大部分人来说,要先学会看人,再练本事。

    张清没有直接回答,他注意到,李三这个问题问得很宽泛,从哪里回答起?外貌长相?人品武功?身份地位?他脑海里飞快复盘了方才的场景,捡着自己所确定的重要事情说:

    “那个黑小子,手上恐怕有人命!”张清说的是乌宽。

    “怎么看出来的?”李三一下来了兴致。若是说乌岳,倒还好理解,毕竟对方混迹江湖,有命案也不稀奇。而实际上,乌岳早年在军营中,也是杀伐果决之人,手上沾的鲜血还不少。

    “那小子刀上有血腥气,”张清又补充,“刀上还淬过毒,毒和血腥混在一起,有一种铁锈味……尤其是抽刀出来的那一下,刀在鞘里捂得久,当时最容易闻出来……”

    所谓闻毒,多半应用场景是受了淬毒兵器所伤,大夫来检查治疗辨别毒素时做出的判断,只因为每一种毒素与血混合后的气味会略有不同。判断的依据,当然不会仅凭气味,还会和其它症状互相佐证。但用来在交战之际判断对方兵器有没有毒,李三还闻所未闻。只因血毒混合的气味很淡,不是经年用毒辩毒的人根本不易察觉。所以江湖中会闻毒的就寥寥无几,他自己也做不到。况且他又是乌宽拔刀之后才下场的,气味在刀出鞘之后更淡,对方又是个十来岁的孩子,哪里会往这上面留意?即便张清离对方近得多,也还有十来步距离,居然在对方拔刀的时间能闻出来,简直不可思议,李三一时间也不能尽信。也许张清一时紧张,出现了错觉?

    他哪知道张清自从灵澈的洞中出来以后,因为灵澈的一魂一魄入体,无论是视力,听力,嗅力等感官,还是反应速度,都上了个台阶,变得敏锐异常?

    “那个红衣女孩儿,怕是也不简单……”张清自顾自接着说,“她几次三番被人出言调戏,寻常家女孩儿,即便是身有武艺,胆大不惧,对那些泼皮也不会加好脸色。她竟然毫不在意,一点也不恼……只怕这性子,不是什么良人……”

    “所以只怕这乌叔叔一家……所处环境,必非寻常人家,还颇为险恶……”

    这一点倒和李三的想见,有了几分印证。郊外初见乌岳一家时,他便觉出对方身上有浓浓肃杀之气。方才在街边,双方称兄道弟时,对方也是刀不离身,只在触手可及处,这是常年置身凶险处的搏杀之人才有的习惯。

    当年在军中,身边自是不乏这样人等。可随着远离战场,自己也不会一直携弓带箭,好比方才刚入客栈房中,自己便是空手,窗边看事急,都来不及取兵器就越窗而出。而对方在长街上也是刀挂肋下,与自己交谈之际,刀和手也不曾远离,总觉得不像战友重逢应有的样子。也许乌岳不是刻意提防,却更显其平日的习惯。

    “你说的很对,只是多年未见,我也不知他究竟作何营生,咳,不去管他,但愿不是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由他去吧……”

    张清见李三说这些话时,有些郁郁,便也没再多言,与贺吴钩自去休息了。留李三一个人在灯下,回想当年军中的种种往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