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五十二章 前七子

第五十二章 前七子

    不愧是好基友,白云子都不问是甚事,就答应要帮忙。

    程堂把程敏政下狱,学子叩阙之事说了,白云子是个极为聪明的人,立时明白程堂的意思,道:“你是要我利用仙神之事制造舆情?”

    程堂颔首。

    白云子眼睛放光,大是赞赏,道:“这倒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陛下对仙神鬼怪之事极为迷信,以仙神说事,陛下不得不好好掂量掂量。”

    明朝皇帝对仙神鬼怪之说很是迷信,弘治也不例外,当然最迷信的要数嘉靖了,他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躲在宫中炼丹,不问朝政。

    其实,对仙神鬼怪迷信的不仅仅是明朝皇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信这个,唐朝几个皇帝因此误服金丹而死。

    白云子没说错,利用仙神说事,肯定比学子叩阙,泣血上书更有用,正是因为如此,程堂这才来找白云子帮忙。

    白云子拍着胸脯,保证道:“程堂你放心吧,这事包在我身上。”

    雷厉风行,是白云子的优点,立即召来观中道士,吩咐下去:“程大人下狱这事,你们都知道了,我也不多说,你们解签算卦算命都要为程大人开解。”

    有道士不想这么做,道:“少观主,我们白云观世外之地,不涉世俗争斗,这样不好吧?”

    白云子右手一挥,斥道:“我辈方外之人,努力修行,想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然而天下无处不红尘,无处不世俗,谁又能真正的跳出去,不沾人间烟火呢?就是仙神也不行,更别说我辈凡人了。既然在世俗中,当然要主持公道,还世俗正义,程大人一代名臣,身负高行,望重天下,他蒙冤入狱,我辈方外之人岂能坐视不理?”

    和白云子谈仙论道,谁也不是他对手,要不然的话,他也不会年纪轻轻就成为少观主。有道士顾虑重重,道:“少观主,我们冒然涉入,会给白云观招来祸端。”

    “是啊是啊。”

    “此事,少观主当三思。”

    道士们齐声附和。

    白云子不当一回事,道:“谁说我们涉入了?我们只是解签算卦算命,信与不信是香客的事,与我等何干?好了,这事就这样定了,师父云游在外,白云观的事我说了算。”

    白云子一锤定音,道士们不敢再说,只得执行。

    ……

    一个中年香客来到摆着签筒前的道士那里,道:“道长,我要抽签。”

    半睁半闭眼睛,神神道道的道士睁开眼,瞄了瞄香客,道士把签筒一阵摇晃,放了下来,道:“居士请。”

    香客摸了一阵,抽出一支签,只见上面写着一个‘程’字,大是惊讶:“程字,作何解?”

    道士接过签,手指一阵掐动,脸色变了,惊呼失声:“上天示警,朝中有天大的冤情,忠臣蒙冤。”

    香客疑惑不已,问道:“道长,何以见得?”

    道士指着签上的程字,解签道:“居士你看,程字由禾口王组成,禾字本意是指庄稼粮食,这可是大事,没有粮食我们都得饿死,对不对?”

    这不是废话吗?没有粮食,谁不饿死?香客赞同,道:“道长高见。”

    道士接着忽悠:“粮食干系万民性命之事,当为社稷之臣之意。右边口上王下,意指众口压王,奸邪当道,王道不张。”

    如此明显的暗示,香客哪能还不明白:“道长是说程大人下狱是冤枉的?也是,程大人才华不凡,望重天下,更是帝师,前途无量,哪会做鬻题这种事。鬻题获利多少?不过是蝇头小利,为了区区小利自毁前程,换作我也不做,更不要说是明智的程大人。”

    程敏政望重天下,香客对他也是佩服不已,气愤愤的道:“程大人这样的好官,岂能蒙冤?不行,我要把这事告诉他人,声援程大人。”

    说完,香客扔下一锭元宝,足有五两银子,急匆匆而去。

    道士把元宝取在手中,掂了掂,兀自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解签,香客顶多给点碎银子,五两银子的事也有,就是不太多,一年半载也不见得能遇到一次。现在不过是一通瞎忽悠,竟然有如此收获,他还真是想不到。

    又有香客找他解签,道士一通类似的瞎忽悠,香客气愤愤而去,要声援程敏政。气愤之下的香客,认为道士解签解得太对了,给的银子也多了不少。一天下来,道士收到的银子顶得上以前十天半月,他都不敢相信。

    类似的事情在算卦算命看相的摊位上上演着,道士们可着劲儿的瞎忽悠,一个劲朝程敏政蒙冤一事上扯,香客们尽信不疑,气愤不已,嚷嚷着要声援程敏政。付出就有回报,道士们的收入比起平时多了十来倍,这算是意外之喜。

    ……

    皇宫前,都元敬带着上千学子,跪在皇宫前请命,要弘治严惩程敏政。

    程堂站在远处,看着象小丑似的都元敬,冷笑不已,你一个蠢货,明明是忌妒唐寅,竟然把自己打扮得跟圣人似的,你也好意思。

    鬻题一案中,都元敬作假证,诬蔑唐寅,这也是程敏政蒙冤的一个重要原因,程堂不想放过他,叫来刘辰禹,道:“禹叔,你去把都元敬的腿打断。”

    刘辰禹很没好气,你打断别人的腿上瘾了,是不是?上次打断了华忠的腿,现在又要打断都元敬的腿,有你这样的人么?不太情愿,道:“少爷,这不好吧?”

    程堂双眼一翻,道:“有甚不好?鬻题案是怎么回事,你还不知晓?都元敬明明是忌妒唐寅,还装得他很委屈似的,我敢打赌,他收了傅家的钱财。”

    这话很有道理,刘辰禹不住颔首。

    程堂目光在那些学子身上扫过,道:“既然要做,就做大点,这些学子不是所有人,也是十之八九收了傅家的钱财,昧着良心冤枉爹,败坏爹的名声,那好,我也败坏他们的名声。禹叔,你去倚红楼……”

    刘辰禹听在耳里,心中震惊不已,道:“少爷,这也太狠了,用不着吧?”

    程堂不当一回事,道:“他们能做初一,我就能做十五,他们要败坏爹的名声,我就要让他们身败名裂。”

    程堂决心下定,刘辰禹不好再说,只得去执行。

    就在这时,康海带着一帮子读书人到来,向程堂见礼,道:“见过恩公。”

    程堂摆手,道:“免了。这是你的知交好友?”

    康海脸上满是笑容,道:“回恩公,他们是我的好友。这是李梦阳。”

    李梦阳皮肤白净,很是阳光,抱拳施礼,道:“李梦阳见过程公子。”

    程堂看着李梦阳,心想这长相很阳光,很有迷惑性,要不是知道你是个伪君子,害苦了康海,真会被你骗了,摆摆手,不咸不淡,道:“免了免了。”

    康海自然是不知道程堂心里所想,指着一个读书人,介绍道:“恩公,这是边贡。”

    边贡长相没有李梦阳阳光帅气,倒也不算差,抱拳行礼,道:“见过程公子。”

    康海李梦阳边贡,都是‘前七子’中人,李梦阳伪君子一个,见利忘义,不惜插朋友两刀,是个十足十的小人,程堂很没好感。不过,边贡为人还不错,程堂对他颇有好感,抱拳还礼,道:“程堂有礼了。”

    李梦阳有点郁闷,同为读书人,为程敏政之事而来,为何你对边贡礼遇,却是对我不咸不淡呢?

    康海又指着一个读书人,介绍道:“恩公,这是王九思。”

    王九思快三十的人了,长相不算不帅,也不算丑,一般般,为人机灵,忙抱拳行礼:“见过程公子。”

    程堂对他颇有好感,抱拳回礼,道:“有劳了。”

    王九思口称不敢,康海又介绍一个读书人,这是王廷相。

    至此,前七子中的康海李梦阳边贡王九思王廷相五人齐聚,就差何景明和徐祯卿两人了,这两人年纪还小,二十来岁,还没有走上仕途之路。

    康海介绍完,程堂抱拳,来个团团揖,道:“有劳各位了。”

    前来声援程敏政的读书人有六七百之多,抱拳回礼,道:“程公子言重了。程大人清正廉洁,奉公守法,实为朝臣楷模,我辈能为程大人略尽绵薄,实是我辈荣幸。”

    然后,在康海的率领下,朝皇宫前走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