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明朝领路人 > 第七十七章 家有千里驹

第七十七章 家有千里驹

    比李东阳还高的高人,非同小可,程敏政非常期待,要是能与这样的高人见上一面,那就是三生有幸了。然而,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李东阳竟然说是程堂。

    程敏政当笑话听,摇头笑道:“贤弟,你莫要说笑。堂儿是高人,怎么可能?”

    程堂这段时间的表现的确惊艳,很抢眼,让程敏政很是欣慰,但是要让他相信程堂如此了得,可以扳倒李广,他还真是不敢相信。要知道,李广身为太监领袖,和朝臣斗了这么多年,满朝文武拿他没有办法,程堂扳倒李广,可能吗?

    程敏政宁愿相信太阳从西边出来,老母猪能够上树,也不会相信这是真的。

    李东阳把程敏政这副不信样儿看在眼里,颇有些好笑,道:“程兄家有千里驹而不自知,真是让我不知该如何说你了。”

    千里驹,这是很高的评价,特别是从李东阳这个名臣嘴里说出来,那就是更高数分,程敏政更加不信了,道:“贤弟,你就莫要挤兑为兄了。为兄虽有四子,早夭两子,如今只余壎儿与堂儿二人。壎儿,哎,无胆无识更无才,很平庸。堂儿,倒是聪明过人,却是醉心于工匠之道,沦为京师笑柄,要是真有千里驹,那也该是孙辈了。”

    程敏政对两个儿子失望,因而给孙子取名‘亦贤’,就是把希望寄托在孙辈上,要他相信家有千里驹,不是一般的难。

    李东阳了解程敏政的心思,也不多说,从袖里袖出一张折好的纸,放到程敏政跟前,笑道:“程兄,你自己看吧。”

    口说无凭,要想让程敏政相信,必须要有凭实据。

    程敏政有些惊奇,一张纸就能证明高人是程堂?这太扯了。但是,不妨碍拿起来看看,拿在手中,展开来,目光一扫,眼睛猛的瞪大了:“这是堂儿的手书。”

    虽然对前任很失望,但是程敏政并非不关心前任,对程堂的手书很是熟悉,一眼就认出来了。

    手书上的字并不多,程敏政读书一目十行,略略一扫,就读完了,满脸震憾,眼珠子陷在手书上,再也拔不了来了,整个人跟木桩似的,僵硬无比。

    程敏政才华不凡,胆识过人,很难有让他如此吃惊的事,李东阳睁大眼睛,好好欣赏起来,程敏政这表情很精彩嘛,可以佐酒了,端起酒杯,一口喝干杯中酒,特别醇厚。

    铁证如山,程敏政不信也得信了。

    程敏政激动不已,双手颤抖,嘴唇哆嗦。

    程堂可以扳倒让朝臣束手无策的李广,这份才智太高绝了,高绝得让程敏政都要仰望。

    啪啪啪。

    程敏政右手挥动,一连扇了自己几个耳光,眼圈儿泛红,热泪滚滚:“我真是愚蠢,堂儿是吾家千里驹,我竟然不知,惭愧惭愧。”

    李东阳看在眼里,有些发懵,程敏政这反应也太大了,竟然打起自己了。转念一想,要是自己,也会惩罚自己的,也许会更重。

    程敏政对两个儿子极为失望,把希望寄托在孙辈身上,突然间,发现程堂非凡了得,才智让自己都要自叹不如,这份惊喜之大,大到难以想象的地步,程家这是后继有人了啊。

    站起身来,程敏政身子躬成九十度,对李东阳深深一揖,道:“多谢贤弟告知,不然为兄还蒙在鼓里。”

    李东阳站起身回礼,满脸笑容,道:“恭喜程兄,家有麒麟子,后继有人了。”

    后继无人,一直是他的心病,如今心病一除,程敏政特别高兴,笑得眼睛眯只剩一条小缝了,假谦逊,道:“哪里哪里。堂儿这主意是好,就是这文章做得不行,还需要努力。”

    李东阳翻个白眼,你能不能再假点?文章,不过是表述方式,细微末节而已,主意才是最重要的。

    那么多朝臣想要扳倒李广,都没有想到主意,程堂想到了,就是了不起。你表面上是在指责程堂文章不行,实际上就是在夸程堂厉害,出的主意好。

    程敏政对程堂的事很感兴趣,问道:“破坏龙脉这事虚无缥缈,贤弟是如何听信堂儿的?”

    李东阳扶额,这事虽然早就过去了,已经证明是非常了不起的主意,仍是有些做梦的感觉,道:“当初,程堂来说这事,我也不信,认为这太荒诞不经了,不可能参倒李广。但是,程堂说这是历代帝王最忌之事,我一想有理,这才抱着试试的想法参李广,却是让我很是意外,陛下直接就信了。”

    啪啪啪。李东阳拍着额头,感慨不已,道:“此事如今想来,也是难以置信,有仍在梦中的感觉。”

    程敏政恍然,右手轻拍额头,道:“堂儿说得不错。历代帝王最忌之事,并不是敌国强大,也不是奸臣当道,更不是百姓流离失所,而是江山传承,哪怕有一点不利于江山传承的都要除掉,即使是虚无缥缈的怪力乱神。”

    纵观历史,历代帝王最在意的就是江山传承,可不是什么强大的敌国入侵,不是百姓死伤无数。为了完成江山传承,那不是惜一切代价,谁敢违害江山传承,一定会死得很惨,哪怕是虚无缥缈之事,也在所不计。

    李东阳大为赞成,道:“是呀是呀。”

    程敏政心都飞早了,把程堂手书袖入袖中,抱拳告辞,道:“承蒙贤弟盛情款待,但为兄家中有事,这就告辞。”

    ……

    程府。

    程堂正与唐寅徐经康海,聚在后院人工湖畔的小亭中,四人喝着茶,聊天侃大山。

    程堂看着唐寅,问道:“不知唐兄有何打算?”

    唐寅略一沉吟,道:“先等放榜,再做定夺。”

    按时间算,会试早就该放榜了,但是因为鬻题案担误,一直拖到眼下也没有放榜。唐寅原本对中榜不抱希望,如今冤屈洗清,自然是希望中榜。

    程堂眼珠子一转,道:“唐兄,要不你拜我爹为师,如何?”

    这话有石破天惊的效果,唐寅徐经康海满是震憾,个个眼珠子差点瞪掉了,万万没有想到,这话从程堂嘴里说出来。

    唐寅有济世之才,要是能让他拜程敏政为师,就彻底和程家绑在一起了。有唐寅在,程家可保数十载荣光。而且,唐寅才华不凡,有程敏政罩着他,他一定会顺风顺水,一路高升,就可以反哺程堂要进行的推动明朝变革的伟业。

    更不用说,唐寅还是程堂的偶像,偶像成了师兄,就是一家人了,多么美妙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唐寅回过神来,爽朗一笑,道:“程大人才华非凡,胆识过人,身负高行,望重天下,要是能拜程大人为师,唐寅三生有幸。”

    成了,程堂大喜。

    明朝的师生关系,那是最铁的,一旦唐寅拜入程敏政门下,这辈子和程家绑在一起了,不可能再另投他人。要是唐寅敢背离程家,转投他人门下,他的清白就毁了,会被人戳一辈子脊梁骨的。

    徐经满脸的热切,有程敏政这棵大树罩着,仕途不要太顺利?但是,程堂没有提他,他很是失落。

    程堂看着徐经,你的才华也就一般般,不好不坏,但是看在你后人徐霞客的份上,就勉勉强强收了你吧,道:“徐兄可愿拜我爹为师?”

    徐经大喜过望:“求之不得。”

    康海满脸的艳慕,程堂道:“康海,你可愿意?”

    康海婉拒,道:“能拜程大人为师,康海三生有幸。但,康海答应追随恩公,自是不能再拜程大人为师了。”

    康海不愧是能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人,仗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