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闲掀幂篱 > 第四十四章:众圣夜议封神事

第四十四章:众圣夜议封神事

    当救援小组和剿杀组成员成功会师后众人重聚登天台。之所以回到登天台是因为张圆要对此次的行动做个总结,如果在玉山进行当着魔头的面儿宣读某某人杀了多少小魔头总是感觉哪里不妥,最起码有一种让魔头情何以堪的感觉。张圆本就是法则的化身,法则面前众生平等,自然包括不属于人类的魔。既要照顾所有人的感受,又要对触碰底线的人毫不手软――这就是张圆心中法的含意。不管你有多好都可以,也不是不可以你坏,但坏要有个度,于最低处画了一条线,最起码不能怎样怎样,过了线我就用我的方法让你付出代价就这么简单。例如你可以去爱别人但不能违背她人意志强行做什么,你可以爱财但不可以贪拿不属于你的公有部分,不可以去强抢钱庄。法则容忍任何人存在于世间好人或坏人――但请守住底线!越线即遭惩罚是放之何时何地皆准的道理。

    在张圆的主持下由白采芳宣读了每个人在此次封魔行动中所斩杀的魔头数量,以及有突出贡献的行为,每宣读完一人时达到圣境以上的成员就能看见,从白采芳所持的功德书中涌现出闪烁金色光彩的气机注入那人体内,整个人的气质也立即随之有所变化,最显著的就是临近壁障的甚至直接破了境。不管你修炼的是何种功法,功德对于每个修士都是上好的滋养品。举个例子说就是修道修的是心境,境界的晋级就是看你把‘道’理解到了哪一个层次,而功德就如同褒奖修士的溢美之词,漂亮话谁都爱听,听之则身心愉悦,在愉悦的心态下很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想不通的也能想通了,自然境界就晋级了。所谓的歌功颂德即是唱喜歌,就连普通人都爱听夸讲。不过就是举个例子而已,真正的功德之玄妙远不止我所解释的这般肤浅。甚至大到创世或造就生灵等巨大的功德直接就可以功德成圣,比如女娲娘娘,道德天尊等皆受天地所钟爱,有天地气运加持等闲之辈伤不了分毫。

    境界方面收获比较大的是混元祖师和杨婉妗、灵宝天尊、原始天尊、接引道人、于芳芷、孔青华都成功破境晋级圣王境界。赵长生、玉天姬、白采芳三人皆是晋级超圣境界。救援小组六人全部晋级圣境。女娲娘娘和陆道人属于异类修行者,她们的修为似乎与境界没有什么关系。所以也不存在什么破境之类的事儿。就如水和船的关系,你水涨我就船高。你说牛不牛,就问你牛不牛!

    还有更牛的事情发生,当白采芳宣读完毕所有功德后其自身因执掌功德而又晋一级直达圣王。令全场骇然,稍后就了然其中关节,如孔青华、白采芳都不能以常理度之,皆因其自身功法大异于常人。就比如孔青华以年轻一代弟子灭魔之数位列第一,吞噬炼化自然会增加修为境界,杀得多功德就多连跳两级也就在情理之中。白采芳此次杀敌亦不比老一辈少,加之主持这高级别的功德盛会,自身又是功德书的主人,功德书怎能不予以回报,所以晋升两级也就可以理解了。

    其他没有晋级的成员收获同样惊人,经历此役张圆已经摸到了进阶圣帝的壁障。道祖也已经摸到了晋级圣皇的壁障只差一线之隔。道德天尊也是紧跟道祖的步伐,达到圣王圆满。乌巢禅师和准提道人、东华君、紫微亦在此列。

    众人大战胜利尽得功德,修为也都有进益心情自然都是不错,东华君和杨婉妗因为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并且还有一群义子义女所以不可能想要急着离去,并且也想多了解一下他们怎么就这么优秀,还有对夫妻二人皆有救命之恩的张圆见之即有亲近难舍之感。道祖也有十几年没有见到大天尊,还有一群未来一年后要来求学的孩子们,而且各个都资质不凡将来皆是雄霸一方的大能,此时有大好机会能在一起,多相处一刻就多一份香火情缘。以人家目前就都是圣境的修为,甚至其中两个小辈都与自己相差无几,那么再过一年后呢?是不是超过自己都是很正常的事。所以说人家去书院就是镀镀金,走个过场而已哪里有什么可以教授的,常言道民不与官斗,富不与权斗。这几位将来可都是标准的官场大人物。善于望气的他怎能看不出几人头上那浓郁的气运柱的雄壮景象。

    混元祖师也不想马上就返回西方,有个词叫不欢而散,能散掉的聚会前提是不欢,也就是和不喜欢的人相处或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儿时,聚会就让人呆不下去了,可是目前的局面大家相处很是融洽,有乌巢这个专于外事活动的弟子为媒介调节气氛是彼此融洽的关键。而进一步打开中原腹地发展并大兴佛教是混元祖师毕生夙愿,而实现这一夙愿眼前的这些人都是绕不开的,需要经常打交道的。高高在上的神仙中人就像美丽的女孩子,想法啥的一点也不缺。只是得把自己伪装成矜持的淑女,平时总得端着个小架子。如此一来彼此想要交流就很难而且缺少机会,如今不仅有机会混在一起,又有很和谐的氛围混元祖师怎么会想走呢?

    女娲娘娘和陆道人也没有急着离开,虽然平日里四方显化东游西逛看似逍遥快乐,但是谁又能感受到那份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呢。圣人圣人后面不是还有个人字吗?是人就有人的感受,就比如现在看着这些故人曾经一起战斗过的老熟人,看着朝气蓬勃的年轻后辈,看着他们的笑语喧腾远比独自一人临渊看海更能填满慰籍自己孤寂的心。人们都喜欢过年,家境不好的小孩子盼过年,是因为过年可以吃到平时吃不到的美食。而大多数人盼过年是因为远游的学子,外出经营的家人,妻子的丈夫,老人们的儿女都会在这时远道而归能够得以短暂的相聚。就如现在眼前的一幕,虽然我什么也不用说,虽然我什么也不用做,但只要我置身其中心就充实――就是暖的。

    于芳芷也没有急着离开,虽然没有能够和张圆单独相处的机会,但是只要能静静的坐在他的身边,心里思念空落的酸楚就能暂时得到填补。做为将来这方世界的主人,他的心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安放在她的身上,他要考虑天下苍生的感受,要为众生创建一个平等和谐的共存环境而奔忙。将头靠在他的肩上揽着他的手臂,感受着他身上传来的温暖,此时她觉得周围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有他足矣。

    不知何时众人的话题转到了于芳芷的三生冥书之上。于是道祖就提起了另外两本书,言说三生冥书属于天地人三书中的人书,归属地府掌管。地书在地仙之祖与世同君镇元大仙手中,叫做山海经或天地宝鉴。至于天书呢就叫做真灵圣榜也叫做封神榜,现在就在自己手中。如今张圆欲行之大事需耗费很多人力,所以愿将此书赠予张圆使用,然后就将此书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详细讲述给张圆。

    原来所谓的真灵圣榜里的灵字就是指亡灵的灵。也就是说死者的灵魂,而真灵圣榜的实质就是死者亡灵的记录存储安置之地。天书的主人即是这些死者亡灵的主人,可以根据主人的需要随时提出某人魂魄敕封神职以供驱使,无有敢于不从者,这就是此书又称封神榜的原因,为什么说无有敢于不从者?因为能封就能废!张圆欲为天地立宪,方方面面所需维护执行之人众多,管理极其不易,若得此书可以说是所有问题皆迎刃而解了。而且据道祖所言,被封神之人等于重获新生。因为原本已是亡魂,如果轮回转世虽有自由之身但是以凡人之躯苟活于世也不见得是多大的幸事,而如果被封神虽然需要受人管束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是毕竟是神人,可免受人间诸般疾苦,如此对于亡魂而言也不是件坏事。张圆言道:“好倒是好,只是到哪里去寻如此多的亡魂呢?”道祖笑言道:“我观我三教之人大多最近皆犯红尘杀劫,必然要卷入一场俗世杀伐浩劫。要陨落很多三教门人,这些人若能为大天尊所用也不枉费了他们的修为,而且有修为在身定然比普通凡人好用。”张圆拍掌大笑道:“正是此理!今天正好诸位都在就把这件事定下来吧,我考虑如果是我选择,宁愿选择自由也不想被禁锢驱使,即便是神职在身也是不愿。所以我是这样想的,原始天尊所领的阐教,灵宝天尊所领的截教还有准提道人、接引道人所领的西方教都晓与众弟子此事之利害,若有人就愿意执意如此那就是天意了,紧闭山门劝诫门下不入世俗参与杀伐。封神榜依然由道祖门下弟子执掌,如何使用等具体细节由你等立即着情安排,在场知情的众人若遇此事临身皆应以天下苍生大义为念全力维持。此事若成参与和协助者皆有大功德加持!”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