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闲掀幂篱 > 第六十九章:寻平

第六十九章:寻平

    张圆将土之本源和水之本源注入阴阳山,满山桃林都焕发出勃勃生机。张圆对桃仙芝道:“师姐,这水土本源是我此次转世降生之时女娲娘娘送给我的礼物,一半在鬼市换取瑶池福地和八景鸾舆使用了,剩下这一半就做为抽取此地本源的补偿应该是足够了。严格意义上来说我叫你师姐有些不妥,之前为解你门派之危没有细纠此事。我是护送这群孩子去往书院求学的,他们暂时叫你师姐没有什么问题。你若是认下这些师弟师妹也是你的福缘,他们目前就都有圣境以上的境界了,将来也注定都是一方大帝。书院之中除了鸿钧也没有谁有资格收他们为弟子。眼下看,你是先入门者为大,将来再论辈分你恐怕就得叫他们一声师姑师叔啦。其实他们去书院也只是学习些管理方面的知识,至于其它方面已经无需再学习什么了。”武祥源表示在阴阳山盘桓几日,张圆等人辞别桃仙芝继续赶路。

    王朝最西端的驿站――西沙口驿站。在非战争状态下和大多数有经营头脑的驿丞一样,都变成了谋取个人利益的据点儿。其实这也非常自然和正常,由于路途遥远气候恶劣,高原天气的极端与多变导致官属下发的补给往往不能够及时送到。这种情况制度如果再不灵活一些,难道让为王朝尽忠的驿丞管事们活活困死饿死冻死在驿站里吗?因此无论是王朝方面还是附近的驻防官吏,都对驿站的一些出格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必要时能辅助保障传递信息的职能正常运作,其它的一概自己作主,上官皆不予以理会。而沙口驿站的经营项目和内地驿站不同,人家有食材资源可以经营餐饮,或是交通枢纽往来人多可以提供食宿,此处是地势较高并且缺氧的高原,节省体力就格外重要。所以此处提供脚力租借服务,前去二百里以外就是西方教在此地传教的圣地。众多信徒朝圣览胜必经此处,有些信徒來至此处如果体力不支只差一步不能得见真佛未免有些遗憾。就会雇用驿站的牦牛或骆驼为脚力继续前行,驿站也会派人随行监管。到达圣地交给指定地点再出租给返程的信徒或旅人。

    张圆在过去一年的路途中曾经许诺在适当的条件下让大家享受一下租车而行的感觉,还有体验一下什么是晕船。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诺言,如今虽然大家不惧怕高原缺氧,也不可能体力不支。但是毕竟当初定下的规则是必须如正常凡人一般走完每一段旅程,也不能让自己看起来与普通凡人有太大的不同。人家都走不动时就自己这帮人在路上走得比牦牛骆驼还有劲头,看在别人眼里也就不正常了。所以张圆就直接租牦牛继续前行,本来如果是零星租借还要等凑齐十人以上才能派人随行出发,不然驿站哪里有那么多人陪同随行。张圆等人就不用等待了,一行十一人正好符合立即出发的标准。驿站指派随行的是个晒得黝黑的山羊胡儿老头,本来就很健谈的老头看见队伍中的三个好看的女孩子就更愿意卖弄自己的见识和经历,讲起故事见闻绘声绘色一路上滔滔不绝。本来年纪不是特别老迈,只是戈壁的风沙烈日让他看上去满面沧桑。只要故事讲到高兴处,满脸堆满皱纹儿露出笑意时就显得贼老实贼憨厚。也许是因为这行干得久了,掌握了与人相处的言谈技巧,所以众人对他印象也出奇的好。他的故事就连张圆也听得很入神,尤其是他介绍的今晚即将借宿的靠山村平南大将军府邸。

    大将军寻平,如果在这个名字里你看到的是寻常平凡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名字曾经是在南疆提起来能让小儿不敢夜啼的存在。曾领王令率领一师纵横南疆平定了一切敢于和王朝敌对的势力。终难逃历朝历代帝王术的窠臼,因拥兵过重功高难赏,被寻个错处扔到荒芜人烟的极恶苦寒偏远之地颐养天年。就是有心东山再起都没有物资和兵源,那做的是真够绝的。然而寻大将军却是毫无怨言,能够将千军万马如使臂指的将才,自然深谙官场人性和帝王心术,知道自己拥兵镇主,能够得保性命已是王家仁慈。自此心性大改,与沙场之上杀伐果断的曾经彻底告别。如今与过去判若两人的寻平似是觉得前半生杀孽太重,朝朝抄黄卷暮暮诵佛经,可谓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放弃王朝为其在圣地安排的官邸,行至伏龙山靠山村休息时,以他多年行军作战探看地形的经验感知这是一块儿宝地。于是就地落户安家,当地属官和欲在此处传教的西方教众皆知寻人屠的威名赫赫。纷纷出人出钱为其依山打造新官邸,自此寻平便隐居于此不理政事,官属那边也是乐见于此,把个副手官员做到大权独揽架空主官谁人能够不喜。本来一开始就是这般打算,结果还没实施计划就直接是这般结果,也落得个省心省力。初时遇事还装模作样去登门请示一二,吃了几次冷遇后便知是真心与世无争的一心归隐了,从此除了每月按时配送供给俸禄之外再不去讨扰。

    伏龙山虽地处戈壁却四季常绿,山间有池终年不见冰封。寻平当日途经此地借宿村中,次日晨起信步山中见冬季里满山葱绿,晨光下池水云雾缭绕蒸腾如龙形,于是决定就于此处隐居。平南大将军府邸建造期间寻平租住村民房舍,夜半有美妇人推门而入,言说走亲戚迷了路途寒冷难当,欲借宿一晚休息取暖天明便走。寻平便让出床铺火盆,自己端坐案前秉烛看书至天明目不斜视。次日晚间复又至此,言说不介意与寻平同床共眠,寻平不予理睬依旧端坐看书。将至天明十分轰隆隆有一巨石从山坡滚落,撞穿墙壁压碎床帐,寻平急忙去救人时,床上哪里有什么美妇人。此时方才醒悟,若非神灵庇佑显化警示,若非自己为人正直不受诱惑,此时已被砸成肉泥了。起初几年村人不敢擅自搭讪这高门大宅里走出的男人,后见他一身布衣为人和善谦恭有礼逢人有难总是主动相帮,便将一些田产时鲜菜蔬,山间野菜,捕获的猎物等相赠,他也总是将一些村人们见都没见过的王朝供给瓜果,稻米麦粉等与村人分享。偶尔来上一顿村人们都觉得比青稞更加有味道。府邸有里擅长打造军器的属下,如今总是打造些设计精致实用的农具分发赠送给村人,若遇村人修理农具也是分文不取。寻平亦是时常叮嘱属下瓜田不系履李下不弄缨。遇有村人因买卖陶盆争执,一个说买回去发现是漏的,一个说原本就是不漏的,是因为使用不当造成的漏洞,一个要求退钱,一个就是不退,双方争执不休。寻平言说自己要种花正需要一个带孔的陶盆,便问了价钱将其买下。做为一名儒将的寻平在村人眼里就像个秀才,但凡有事儿欲写个家书的都找他帮忙,所求皆无不应且态度极好。村人多有听闻其它地方苛捐杂税一涨再涨,而此地却是从来没有人来收取任何税费。常见官属老爷们登寻家大门时都是点头哈腰谨慎的陪着笑脸的,因而判断自己等人多是因为与寻家为邻才没有人敢来骚扰的。久而久之寻平便极受村人爱戴。寻平于山中若遇被村民套网捕获的兽类都会将其放生,于套网里放些银钱。有次于池边见村人钓起一尾赤金鲤鱼,于是重金买下复又放回池中。于村人言说若再钓起此鱼只管放了,然后来我府上要钱要粮尽管开口,那金鲤携小鱼在寻平面前数次跃出水面,只叹不能口吐人言。一日晨起闲逛遇到借宿村中的牦牛队伍装货出发,一只牦牛眼中垂泪咬住寻平衣襟不放,牦牛主人抬手举鞭欲打,被寻平止住。将自家官制轮车赠予货商载货,将那牦牛买下饲养于府中。未至午时那牦牛就诞下小牛,又饲养月余小牛逐渐体壮,寻平将其牵至山间解绳放了这对儿母子,临别时母牛前腿跪地以头抵蹭寻平衣襟后离去一步三回头。

    老头讲得兴致勃勃,众人听得津津有味。最后老头面上现出一丝严肃之色,告诫众人道:“老汉我走这条路也有将近二十年了,每次都是歇在大将军府。和大将军算是老朋友了,他若有兴致我们还能一起喝上几口儿,聊上半宿。人是极随和的,只是有一点提醒诸位,在大将军府切不可心生歹念。我觉得那个府邸很不一般,我就曾经带过几次队伍,不是觊觎府邸婢女美色就是见府邸奢华动了打劫的念头,第二天早上起床后就只剩下我一个人了。据管家说那些人都起早走了,但是谁都知道这地方不骑牦牛就走了是不可能的。我看你们都是孩子,人也不错就多嘴提醒一下,出门在外安全第一,安全第一!”张圆闻言在牦牛上微笑拱手致意道:“多谢提醒!我等受教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