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闲掀幂篱 > 第三百零五章:仙酒不够喝

第三百零五章:仙酒不够喝

    一处临水的凉亭里,一身红袍肥胖邋遢的陆压道君,面覆碧绿荷叶怀抱青竹鱼竿仰躺在凉亭的条凳上鼾声如雷。被张友仁拍了拍肩头笑骂了一句:“陆压道君你他娘的好不清闲!”

    那陆压道君赶紧一骨碌爬起来,晕晕乎乎眼神迷离双手胡乱摸索着嘴里还嘟囔着:“咬钩了,咬钩了!”又被张友仁一巴掌拍在脑门儿上笑骂了一句:“咬你大爷的钩呀!当初你不是答应替我看着整个谋划的吗?孔宣那么大一个圣人挡在东征的路上,你让那些小辈们怎么应付?如今武王心生胆怯就要退兵啦!你却还在这里玩春秋大梦一场,还有闲情逸致钓鱼,钓鱼!”

    打了个机灵一下清醒过来的陆压挠挠头问道:“那咋办?”

    “你不是曾经帮他射死了大罗金仙赵公明吗?所以你的话他一定信服。赶紧去耍耍嘴上功夫拖住他,别让他心生退意。只是有一点,你可不要去硬磕孔宣,到了时候孔宣自然有人出来收拾。”张友仁出谋划策道。

    “那我具体得怎么说才能让他打消退兵的念头呢?”陆压继续求教问道。

    张友仁略一思量说道:“君王也是普通人,同时君王也都是最会持家过日子的人。所以最看重的一定是利益得失,你就对他说,孔宣抓了我们那么多将官在手里。如果我们继续对峙着,那些被捉的将官就都是安全的。如果我们此时退兵了,他们就会没有了对我们的忌惮,被捕的战将一个也活不了,通通都得被孔宣砍头虐杀。”

    陆压道君闻言点头说了一句:“有道理!”后就消失在了原地。

    随着陆压道君一起消失的,还有张友仁的那具分身。

    纪连城家院里对坐饮茶的张友仁安慰纪连城道:“老纪你就不用担心武王撤兵之事了,天下诸侯并起共同伐纣已是大势所趋。历史向前发展如滚滚洪流,岂是一个孔宣就能阻挡的?我们修道界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做大~法者自有大~法者治之。意思就是有大本事修行高的人,自然有比他修行更高,本事更大的人来制衡他。”

    纪连城对张友仁的说法表示赞同,因为自西岐与殷商王朝开战以来,得到了世俗界和修道界的共同支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过不去的坎儿,逢到难处必有贵人相助。

    其实张友仁知道之前这些还不算什么,真正的杀伐马上就要随着西岐大军的东征陆续展开。不知有多少人要为之付出性命。

    见张友仁面现沉吟之色,纪连城再次旧事重提询问为什么没有来参加龙吉的婚礼。张友仁也没有撒谎,只是说去做了一件比参加女儿婚事更有意义的工作。知道这个答案满足不了老纪的好奇心,就补充了一句――意义重大涉及天下苍生。

    此时山桃已经将山跳放在灶下旋转着烧光了所有的灰毛。然后用小刀将一层烧至焦黑的外壳刮得露出金黄,再用水清洗干净开膛取出内脏。山桃娴熟的做着一切,习惯性的喊小黄去吃山跳内脏。这可是小黄平时的最爱,但是无论如何呼唤都不见爬伏在张友仁脚下的小黄起身。于是觉得小黄可能是跑累了或者是肚子不舒服了,就把山跳的肠子放在狗食盆里给它留着。然后把兔肉剁成小块儿浸泡在冷水里去除血水等待一会儿下锅。

    张友仁看着看着有些技痒,起身对纪连城道:“这兔子我来红烧吧,我做这个菜是一绝。”

    老纪有些无奈的叨咕一句:“都说君子远庖厨,你这,你这……”

    山桃接口道:“那叫既能兼济天下苍生,又能下厨烹小鲜。”看来刚刚说自己为天下苍生去做一件大事的说法被山桃给听见了。

    随着张友仁起身,小黄才依依不舍的随之离开张友仁的脚边,颠颠的跑去食盆那里享用自己的美食了。一边吞吃着,一边用舌头卷刷着嘴边和鼻尖。抬头注视着张友仁的一举一动,只要张友仁在哪里一坐,它肯定第一时间再次粘上去。只是这反常的情况暂时还没有人发现。

    捞出兔肉控干水份,起锅烧油下糖熬制成深红色微微冒烟。下入兔肉大料姜片葱段翻炒至金黄,加入山桃一家人都没见过的生抽老抽继续翻炒。那种香味儿立即让院里的老纪闻着就觉得受不了,如饮醇酒有点儿上头。一个字香!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嗯,对,叫做永远都是别人家里的饭菜香。自己家怎么就从来也没整出过这个味道呢?

    有了张友仁的加入,兔肉炖上之后,于芳芷就已经把需要煎炒烹炸的菜品都准备齐整。张友仁撸胳膊挽袖亲自上阵掌勺,很快就将一应饭菜端上餐桌。

    众人团团围坐,吃饱了的小黄又靠在张友仁的脚边。张友仁再次拿出几坛仙家酒酿,把老纪看得两眼放光。他可是在张友仁来之前就惦记着这仙家酒酿呢。

    一顿饭吃得很慢,大家无非是借着饭桌上的氛围聊天而已。其实吃什么饭菜对于于芳芷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和山桃聊天的过程中,她能更多的获取一些龙吉的信息。山桃发现于芳芷对这些感兴趣后,也刻意的多聊些这方面的内容。于芳芷知道了自己的女儿婚后感觉很幸福后,原本五味杂陈的内心也就安心踏实了许多。

    偶尔听到关键之处于芳芷就会目视张友仁,张友仁也会心有灵犀的同时朝她微笑望来。她就知道他这个当爹的也在和纪连城聊天的同时默默分心在听。她的内心就会莫名的涌起一股暖流。

    纪连城的职业病习惯就是不知道的事情,就是必须想方设法想把它搞清楚。于是就总是对这段时间张友仁去做了什么刨根问底。于是张友仁就坦率的说为天下苍生修法立典。老纪闻言就来了兴致,询问能不能让他开开眼界见识见识。张友仁就说会闹出很大的动静,有可能连东北边的战场上都能受到波及。

    看着老纪很是遗憾的样子,张友仁挥手在青霄山隔绝出了一块儿小天地。然后从空间里挪移出一块儿玉石碑体。只见金光闪闪煌煌泱泱,高大璀璨荒古苍凉,翠色浓郁金字流淌。纪连城、老妇人和山桃被霎时出现的浩荡天威瞬间压得匍匐在地。连忙颤颤巍巍说道:“快快将法典收起,天威浩荡我等凡体肉身无法承受。”

    直到张友仁将玉石碑体收起,纪连城才战战兢兢爬起身。此时老纪一家三口方才知道,自己一家人能和人家同桌吃饭是何等机缘。或者说人家这得是多么的谦和仁厚才能如此俯下身与自己这等蝼蚁对话。

    纪连城重新落座后小心翼翼问道:“老朽曾听人言,修道之人达到一定程度后可以返老还童。不知道仙师和老朽谁更大些?”

    张友仁不加思索的答道:“我媳妇自开天辟地时诞生有灵。我则比她要更早一些混沌未开之时便有我名。”

    纪连城闻言一脸尴尬至极的表情哀叹一声道:“本想跟你论个兄弟啥的,你这么唠嗑让我这话可怎么接?”

    “那就别想那么多没用的,来,喝酒纪老哥。”张友仁举起酒杯爽朗笑道。

    纪连城也哈哈大笑着附和道:“对,管它那些做什么,喝酒!”

    一顿饭将近吃到日落偏西,张友仁夫妇遥遥感知有马蹄声越来越近。就提前告知了纪连城,说是有个中年汉子骑枣红马往这边赶来,周围又没有其它人家,估计目标就是这里。问老纪一家是否认识?

    老纪闻言喜得一拍桌子笑道:“必是有喜讯传来!”随后眉开眼笑道出原由继续说道:“我和我的那几个常来光顾的徒弟约好了,若是有了好消息就骑枣红马前来,若是有坏消息就骑乌青马前来。若是有好有坏就骑花斑马前来。如今骑乘枣红马而来,必是有好消息前来告知于我啦!”

    然后又呵呵笑着对张友仁道:“你可知他们后来越来越勤往我这跑为了啥吗?”

    这一点张友仁还真有几分能够猜到,因为当初给纪连城那枚令箭时就想到了,将来有人看见这枚令箭就判断老纪有通天之路。因为那枚令箭来自于武王的书案之上。因此老纪这里就是那些有头脑的人愿意来烧火的灶口。还有老纪莫名其妙就被治好的伤腿,可不是所有受伤的兵卒都有那待遇得到这种救治的。因为那种伤势放在普通士卒身上就是终身残疾。基于以上两点就足以看出老纪的不同凡响。受人关注也就理所当然了,甚至这种情况还会产生连带效应。来此的军卒回去说给了现役军中的长官们知晓此事。他们不但不会限制军卒们来看老纪,甚至有了好消息还会主动示意让军卒来告诉一声。若是因此事有个早出晚归的,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予照顾亦未可知。

    纪连城见张友仁不语,哪里知道他已经想出这般之远。就继续笑着道:“其实还不都是你送的仙家酒酿之功。每次见他们给我大老远的送消息过来我就高兴得拿出最好的酒款待他们。结果自打喝了你给的酒后,他们来得就越发的勤快了。只是可怜了你给我的那些酒水了,自己还没怎么舍得喝就都给他们喝光了。搞的我每次喝自己家的存酒都觉得没滋没味的。”

    张友仁更加确定了自己的想法,有令箭治好了伤腿,还喝上了仙家酒酿,这老头子要是不招人留意那才怪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