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修仙绵绵无绝期 > 第四章 离开铜山镇

第四章 离开铜山镇

    李小花没去过比铜山镇更远的地方,更不知道积云山在何处。

    家,不能回;铜山镇,不能回;积云山不知在何处。世界之大,该往哪里去?

    怀里了垚哥儿瘪了瘪嘴,又要哭:“饿,要娘亲!”

    李小花看了看垚哥儿,心里想:“还是先解决肚子饿的问题吧。”

    暮霭沉沉中,李小花辨别了一下方向,去了视野空旷处,看了看,远处有袅袅炊烟的小村子。先去那个村子找点吃的。

    李小花深一脚浅一脚,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已经离那个村子不远了。这个村子李小花之前并未来过。但听镇上的人闲聊,可能是离镇子十多里的王家村。李小花没敢进村,在村外找到一块红薯地,用手刨了几块红薯,路过小溪的时候,喝了几口水,也给垚哥儿喝点水,顺便把红薯洗了洗。

    李小花带着垚哥儿又悄悄回到山里,找了一个小山洞,搬来几块大石头,垒起来围在山洞门口,防止半夜有狼过来。然后坐下来,喝垚哥儿吃几口生红薯,自己也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饱后,靠着山洞抱着垚哥儿睡觉起来。

    谁知道后半夜里,垚哥儿发起烧来,肚子咕咕叫,居然开始拉稀。毕竟垚哥儿才是个两岁多的孩子,喝了生水,又吃了生红薯,闹起肚子来。

    李小花急得直冒汗,可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想弟弟小时候生病时妈妈和姐姐是如何照料的。好像会去采一种草药,煮汤喝了,很快就好了。但这荒山野岭,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呢?等天微微亮的时候,李小花抱起垚哥儿,奔向最近的王家村。

    离村子越近,一阵犬吠声和鸡鸣声逐渐响亮起来。李小花老远看到村子里有人挑着两只水桶,准备去担水的样子。

    李小花朝这人奔过去,满眼含泪,哽咽着说:“大叔,救救我弟弟。救救我弟弟!”

    挑水桶的汉子一愣神,赶紧把两只水桶放下,靠近看了看李小花,和她怀里的垚哥儿,问:“怎么回事?”

    “我弟弟,他发烧,还闹肚子。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请您救救他!”

    汉子沉吟了一下,说,跟我来,然后挑起水桶,带着李小花和垚哥儿,回了自己家。

    刚进家门,汉子就喊了一声:“娃他娘,把阿肚子草药煮上一碗。”。李小花知道,乡下人都很清贫,平时也甚少有钱看病,一般家家都会自己去山上寻些草药,比如治拉肚子的,晒干了搁家里备用。

    然后找了个侧屋,让李小花把垚哥儿抱上炕,让孩子躺好。

    垚哥儿喝了草药汤,慢慢止了泻,烧也逐渐退了下来。直到两天后,才好转起来。期间多亏这挑水桶的汉子一家人热心肠,给他们提供吃喝。

    到第三天的时候,垚哥儿的病完全好了,精神也活泼起来,粉雕玉琢的小脸蛋朝着李小花甜甜地笑着,说:“姐姐,要娘亲!”,李小花无奈,只好说:“好,姐姐带你找娘亲!”

    两个小人正闹的时候,挑水桶的汉子敲了敲门,走进屋来,坐在一把小椅子上,偶尔打量几眼李小花和垚哥儿,皱着眉头,并不作声。

    李小花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碎银,双手捧给汉子,稚嫩的小脸蛋上,浮现真诚的神色,说:“大叔,感谢你这几日的照顾和收留,我的弟弟的病终于好了起来。这几日吃用花费众多,实在有愧。”

    汉子并未接过银子,犹豫了一下,深深看了一眼坐在床上睁着大眼睛正好奇地看着他的垚哥儿,顿了顿,说:“听村里人说,镇上出了恶事,张神医婆娘死在屋里,神医和他家小孩都不见了。”

    李小花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眼泪忍不住滚落了下来:“张大夫救过我娘亲的性命,是我家的大恩人。”

    汉子点点头,说:“你们莫要出门。”坐了片刻,也不多话,又出去了。

    又过了一日,汉子出了门。傍晚回家后,又到李小花和垚哥儿屋里,说:“我去镇上看了看,张神医家附近有几个面生的外地人在转悠,怕是歹人,镇上还莫名死了一些人。我买了一些东西,在这个包袱里,明天送你们离开,去外地避避吧。”

    李小花打开包袱一看,里面有些小锅,火石,还有水壶,干粮,草药等。她赶紧取出一些碎银,打算递给汉子。

    汉子推辞拒绝,说:“张神医也替我家孩子老人看过病,受过他的恩惠。”

    第二天天蒙蒙亮,汉子赶着一头驴车出发了,车里藏着李小花和垚哥儿,衣服被褥,,上面又架了几代粮食蒙上一层油布后,又放了几捆柴,一副走远亲的样子。

    一行人走了2天多,这天傍晚来到一处陌生城镇,拐到小镇一处相对偏僻的角落,进了一个小院子。院子主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儒雅老者,汉子和老者进屋聊了半天,出来后,对李小花说:“这位王老先生是我一位远房叔伯,你们在这里先借住一阵。”

    李小花牵着垚哥儿的手,就要对王老先生拜倒。王老先生一把扶起李小花和垚哥儿,笑呵呵说到:“好孩子,不用多礼。”

    汉子在王老先生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天没亮就走了,也没辞别李小花和垚哥儿。

    住了几天,李小花发现,王老先生原来是个教书先生,在镇上的私塾教书。家中也就王老先生和其妻子王老太太,老太太花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身青布衣服,面容慈祥。

    可能汉子之前已交待过,王老先生夫妻并未询问李小花二人的来历,只是给二人安排了一间厢房,让他们安心住下。

    小花感激老夫妻的收留之恩,这天手捧银锭,跪谢老夫妻。王老显示扶起李小花,说道:“好孩子,小花你且安心住下,银锭我且收下。以后你暂且改名王小花,垚哥儿改名王垚,对外称我的孙子女孙子。平日你帮奶奶做些家务,有空闲时,和垚哥儿跟我学学写字、看书。”

    小花心下感激涕零,双眸滚下泪珠,却也不敢忘了垚哥儿母亲的托付,便问起王老先生积云山在何处。

    王老先生面露疑惑,手捋了捋花白胡须,沉吟了半响:“积云山,未曾听闻。你问积云山所为何事?”

    “我要带垚哥儿去积云山找他的亲戚。”

    “许是老朽见识浅薄,未曾听闻我大周国境内有积云山这处地名。你也别着急,容老朽也打探查找一番。”

    李小花谢过王老先生,就此带着垚哥儿在王老先生家中住了下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