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靖康劫 > 第五章 风起燕北(五)

第五章 风起燕北(五)

    如果说曹掌柜的本事是能够热络地和人打成一片,那么韩裳的本事就是让他熊一样笨拙的身子毫不引人注意。明明是一个健谈的性子,可是离开的时候却悄无声息。他回到自己的火堆旁,一把拖起谢槐安,嘴上咋呼着让他跟着巡哨,可是手却一直扶在刀把左近,看上去打算随时翻脸砍人的样子。

    “我说——你的鼻子挺灵啊!”韩裳把他带出寨子好远,才忽然间开口。“我这摸了一天,怎么看怎么觉得曹掌柜这队人挺正常。可他问那两个北地回来的商队时,还是漏了马脚。一个商队老板,装得慈眉善目,像个笑面菩萨倒是不奇怪,但是提到诈尸这种事情却不太对劲。老谢,这群人这该不会是你们宋人的探子吧?”

    “什么你们我们的,老韩你白天不也搂着那个曹掌柜直喊我们是一家人么。”谢槐安本来在火堆边揉着自己那只所谓的灵猫正起劲,被这身材长大的汉子拉出来,正是满心的不爽。于是不咸不淡地回了他一句,揶揄的韩裳也没脾气。

    他们这队兄弟里,谢槐安是最后一个入伙的,这个宋人逃兵刀上的功夫鬼神莫测。别看自己环首大刀威风凛凛,在他那纤细却刁钻的刀势里却真是讨不到半点好处。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两人就是在燕京城下动的手,那一片刀光泼水似地洒过来,等他回过神来已已经架到了自己的脖子上。至于那些辽军出身的兄弟,也没有一个能走过十招的。动起手来他一个能撂他们三个,就算动嘴,这个武夫居然也是饱读诗书,能引经据典把这一众军汉怼得哑口无言。

    好在这个谢槐安性子很是淡漠,一心就想着挣钱去见那个红叶寺的李姑娘,平时只是心细地给他们兜底,因此在这队人马里人缘颇为不错。

    “哎呦,说正经的谢爷!你是西军出身,他们到底是不是宋军的人,你还看不出来么?咱们干的都是把脑袋别在腰上卖命的活计,别到时候刀都驾到脖子上了还还在帮人数钱!要不让你养的那个小畜生给闻一闻?它不是通灵嘛。”韩裳也不生气,依然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其实他们也不知道这个谢槐安的实际身份,至于谢槐安这一身本事,虽然他不说,可他们这群兄弟就是认定这人是西军里练出来的无疑。只看他平日里擦拭的那甲胄,没准还是个什长之类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流落到苦寒的燕地讨生活,八成是得罪了什么人。

    只是平日里这群北地军汉们言之凿凿,谢槐安也就没有否认,他反正一直就是这么一个闷骚的性子,来了兴致能够怼得人还不了嘴。可犯懒的时候真的是一个字都懒得多说,那一阵可能他确实心思有些懒散,因此也没辩解,就把这事情给认了。收回燕云之后,南边来的商队越来越多,他们也乐得拿谢槐安这层大宋西军的身份做文章。好歹队伍里有一个宋人,总能让南方来的商队安心点。

    “这群人闻着倒不是宋军。”谢槐安往寨子的方向看了一眼,总算是开始正经讨论这个问题,“西军**没有这等秩序,汴梁禁军已经烂透了,哪里还敢做这北上刺探的活计。我觉得该是哪个权臣派上来的家将吧。他们刻意装作半生不熟的伙计模样,扮做是初次北上的商队,这戏演的倒还真挑不出什么毛病,可是瞧他们行止有度,行军打仗却不是第一次。你下回套近乎时候有空不妨看看他们大车下面,是不是藏着长枪硬弩,箱子里面是不是还有军器甲胄……”谢槐安说着突然停了下来,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韩裳扶刀的手笑道,“老韩,你攥着这刀多久了?”

    “你说的,大宋那些官都不是什么好人。这么一队精悍的家将在这个时候北上,你就不怕他们翻脸把咱们兄弟几个砍了吗?”韩裳没理会谢槐安,依然攥着自己的刀柄。他动脑子的时候就爱这样,仿佛那把刀就是他的底气,只有握住刀,他才能够思考。他这个燕地汉儿喜欢用表面的粗豪来掩藏内心的精明,要不然也没法拉起这么一小队人马做起路护生意。只是手底下这群刀头舔血的厮杀汉论起刀马工夫没的说,可审时度势的本事,就只有谢槐安一个南来之人能够帮得上忙的。

    “那倒未必,这群人刻意装作半生不熟的商队伙计,扮成初次北上的样子,不就是不想暴露么?还出手阔绰雇了咱们几个来演戏。”谢槐安来到北地日久,也沾染了一身的匪气,“要我说,咱们先给他们送过古北口,陪人把戏唱完得啦,左右不过两天的路程。过口之后是死是活、要做什么,和我们这群人又有甚关系。”

    两个人说着,不约而同地带住马,往身后燃起一簇又一簇营火的废弃军寨里张望。燕北大地的初冬已经开始变得苦寒无比,只怕马上就要下雪。过古北口之后的白毛风,更是刮得连那些生女真人都受不住,只能窝在一处,熬过冬天。可曹凛这群人还是不管不顾地要往北边走,这已经不是一句要钱不要命能够解释得了的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