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15)戴昊轩

(15)戴昊轩

    (一)梦回桃花源

    十月,曾飘香十里的桃花已然不复存在。而换下桃花的,正是人们心仪已久的十月的礼物——桂花。这群细小而浓香的“金子”散布在树枝上、草丛中,还有不少飘落在山路间,织成一张张金黄柔软的地毯,消除了爬山的枯燥与疲累。

    我向来不爱带手表,这回也不例外。看天色应该是八九点吧,太阳正高悬着,山间的桂花仿佛也感受到光芒,花瓣上的颜色更深了,像在笑。放眼向前,秋日的别样美感正在这山间树间体现,“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趣味,正由点缀枝头的桂花,向人们无声的宣告:谁说秋日只有凋敝与冷清?寒冬且有腊梅,深秋怎无金桂?

    花草沿山路一直向上开放。花丛中不是千篇一律的草的深绿,而是不时映入眼帘的桂花的灿若繁星。簇簇小花,洋溢出金桂独有的气息。没错,这是久违的桂花,同腊月的雪梅一样,在一年的后两季给天地添上色彩。

    路两旁的树木高耸着。已是深秋,树叶上却仍枝繁叶茂,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之景。枝叶间点缀的花骨朵,使其像似草丛一样,不至于色彩过于单调。树木长的已经很高。可能陪伴了桃花源百余年。是什么留住了他?世外桃源的气息么?这不得而知。但它确实,就在这里守护着桃花源,千百年如一日。

    抬头望天,太阳正当空照耀,云舒云卷,一片祥和。晴天的桃花源,又是早晨,日光衬着花朵,花朵如繁星般落下,简直美进了人心里。

    一天的旅行结束了。上车返程时已经到了差不多九点。夜里的桃花源,没了白天的喧嚣,显得安静而和谐。风从窗外不断掠过,车道上已经没有几辆车。算起来,现在整个桃花源应该也没多少人——热闹的时候,在三月的桃花季。听说那时每一个店铺都开着门,而桃花源又何止千百家大店小店!桃花节的热闹场面,自此可见一斑。

    我的寝室在五楼。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侧过头看着窗外。浓浓的夜色中,竟隐约可以看见一栋古风建筑,檐角和房顶都饰着走兽飞禽,在夜晚静静伏着,似是为了宣告夜中桃花源的美而存在的。

    桃花源啊,好一个梦中的桃花源。

    (二)中国诗词大会观会感

    送走2021的飞雪悄然飘落,第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最后一场比赛的帷幕也徐徐拉开。第十场,台上各位选手都是强中之强,而六人之中,只有一人能成为总冠军。那么究竟鹿死谁手,花落谁家?

    我的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在了一位穿着警服的小伙上。警察能来参加诗词大会。而且还能站到现在,其实力不容小觑。

    这一场比赛是以祖国江山为开头主题。也怪,2021年,正是中共100岁生日。

    中国诗词大会从开播到今天,已走过六载春秋。送了六度冬雪,迎了六场春花,而其可贵,就在于其中蕴含的诗词之力。

    两场选拔赛,每场都要淘汰一人,最后留下的四人会进入攻擂资格争夺赛。两场之中,每一位选手展示出的海量的记忆都让我无比震惊:他们是怎么记住几百首诗的?最让我震惊的,莫过于两场“飞花令”。那极速搜索信息的能力,仿佛他们的大脑就是一台台计算机,把诗词都存了档。当我看到选手们毫不犹豫的道出答案时,我惊叹;当我看到五位导师的讲解的精细时,我敬佩;当我看到陈、黄二位选手答题的意气风发时,我赞美;当我看到杨宗郁发挥失常被淘汰时,我遗憾。诗词大会的氛围不仅在于沉静与智慧,它更能将观众的心带进赛场,让观众亲自去感受选手的情绪,身临其境。

    令我印象较深的,还有作为总冠军的陈曦骏在夺冠后的一番话:“感谢中国诗词大会让我回来,感谢各位百人团选手,感谢各位老师看着我一路成长。”陈曦骏从2018年开始参加中国诗词大会,三年来,这是他第一次站上总冠军之位。是百人团和五位导师见证了他的成长,而他成长的根本在于他自身的坚持与努力。所以大会还告诉我们,向梦想不懈努力,梦想,终会成为现实。

    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感受到了诗词之力,也让我们感悟到:坚持努力,梦想其实并不遥远。|最后,祝各位2022年新春快乐,幸福团圆,祝伟大祖国神州太平,九州安康!

    (三)百家讲坛听后感

    不知不觉,寒假已经过了十三天,顿时,我心头泛起一阵悲凉和无奈。

    望着桌上所剩无几的作业,我思索片刻后,从最底层抽出了这个作文本

    百家讲坛承载了我太多的回忆,从2013年开始,我在外公外婆的辅助下,就在看这个节目,并断断续续看了七八年,其中记得《王立群读史记》系列也看过一些,不过当时没有历史课,只感到汉朝宫廷纷争十分严重。

    而如今,新感受潮涌而来。

    立群老师的讲坛不知为何,总给人以一种亲切感,他的讲坛便是在这种融洽、温暖的气氛中推进着。他的神情认真而安详,总在潜移默化的一个个小故事中让读者接受知识而非其他“教授先生”之流,上去就一通“填鸭教育”。

    立群老师的厉害之处还在于他主讲时周密的微动作,他的无数个微表情、微动作都是辅助还原故事场景的利器,立群老师特有的那一笑,以及他时而夸张时而平和的手势动作,给观众造就了一场场难忘的讲坛和一个幽默风趣的主讲人。

    立群老师的语言特点通俗幽默,常常令观众开怀大笑,这种将史事转化为故事,且让观众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学历史的能力,在教师界恐怕寥寥无几。

    初中有了历史课,两者相辅相成,便是人越发喜欢上这个节目,历史书告诉我们“文景之治”,立群老师却一本正经的和我们讲景帝宫斗记,历史书告诉我们汉武帝“推思令”“独尊儒术”“盐铁专卖”“北击匈奴”,立群老师更是不急不慢的给观众把每一个故事拆开,揉碎,一件一件慢慢讲。

    立群老师的几期讲坛,是我感兴趣的节目之一,他的神态、动作、语言都使人入神,使人不知不觉的停下手中事,坐下听上半个小时。

    春节要到了,作业都搞定了,好好休息几天吧!

    (四)这就是我

    时隔四年,我再一次接触到了这个命题。|四年前,我第一次写这个作文时,其实是很茫然的。什么“这就是我”?我搞不懂这个命题的意义何在。|而现在,我懂了。

    每一次写作都使我更加深入的去了解我自己。世界上最陌生的人,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了解自己,才能看出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对这个命题很有兴趣。|在大多数人眼中,我可能是一个性格偏温顺,然后喜欢阅读的人,但我也比较喜欢运动,像长短跑、游泳、泰拳、跳绳、篮球等等都接触过,也取得过一定成就。

    而我真正热爱的一件事,同时也是我除上学之外,第二个喜欢做的事,就是写作。

    之前说过,我喜欢阅读。但说难听点,我的阅读像是在“抢劫”。遇见好的结构,或我认为对自己写作有帮助的词,一律抓进小黑屋——我的收录本。而我热爱写作到了什么地步呢?B站账号上的小说《半坡斜阳》已经写到了第41章,同时还有短篇科幻小说《空间差》发布在B站论坛上,收效甚好。

    写作之后,我的魔方水平也算比较优秀的。2019年我去桃花源参加了市魔联的2019赛季闪扣杯总决赛,以10.736秒的成绩获得了第三名。我的魔方生涯要从九岁开始说起。那时我记得爸爸好像是说,要让我学几个特长备在身边,于是就给我报了“几个”特长:魔方班、口才班、篮球班、写作班、游泳班,其中魔方与写作这两门便是我最看好的特长。经过不断练习,我获得了2019年市“闪扣杯”总决赛季军、2020年省“魔块杯”亚军以及今年三月的市魔方联赛第一名(6.539秒)。我对魔方,是一种天生的喜爱。魔方的主旨是不断超越自我,提升能力,学习也是。但两者的差别在于,学习是在学习他人的基础上提升自我,而魔方则是不断训练把每一个公式、每一个动作都训练成肌肉记忆。这也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我也喜欢音乐。虽然嗓子不适合唱高音,但架子鼓就是我的“喉咙”。可以说,在我心中,架子鼓领域是我在音乐世界的立足之地。我在架子鼓演奏中投入了感情。我可以理解一首歌中哪些部分的感情色彩是兴奋而轻松的,哪些是诡异而带感的,等等,并将这些感情注入到演奏中去,以肢体语言去呈现给观众。

    2018年,我第一次参加演唱会,演奏了一首众所周知的流行歌曲《逆战》;2019年,我参加了市音乐家协会举办的“桃花源杯”,演奏六级考级曲《火影》,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六级组总决赛,获得总决赛冠军;去年6月30日,我前往白马湖参加了乐队的演出,平均分达到9.79分,位列积分榜第一。

    有人说,切,你搬这些战绩出来有什么用?炫耀吗?世界上比你强的人多了去了!

    最后一句话,我赞同。但我写这些并不是为了炫耀,只是想借此来表达我对上述这些特长的,发自内心的热爱。

    我想让自己热爱的东西,把它做到极致,让它给我带来成就感!

    这才是我的初心,也是我的目标。这,就是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