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23)高语彤

(23)高语彤

    (一)成长的感受

    演奏完毕,一段时间的寂静后,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掌声。这掌声是送给我的,为我赢得挑战,赢得自我而鼓掌,不知不觉中,让我回想起了一个月前的经历。

    一个多月前,我坐在桌前,不禁连声叹息,为5月1日的钢琴比赛而苦恼。我从小就害怕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一在舞台上就战战兢兢,怎么办?我对一个月后就要到来的比赛更加不知所措。

    接连两天,我都没去看那不讨人喜欢的密密麻麻的乐谱。第三天,我才看着它,鼓起勇气准备开始练习,我坐在琴凳上,想象自己正在舞台中央,心中还是生出一丝恐惧。我的手开始不受控制,不一会儿,第一次练习就被迫中断,可我并没有放弃,只是休息了片刻,便又面对琴谱,手指在琴键上不断地跳跃,一股自信油然而生。但这次练习还是因几个错音而以失败告终。

    我不甘心就这样放弃,我深吸了一口气,仔细读着琴谱,看着一行行小蝌蚪,摸索着一个个琴键,弹出一个个音符,由一页谱子到整首曲子,由单手弹奏变为双手配合。我像走在泥泞的山路上,一步步克服困难,艰难地爬向顶峰。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我全然忘记了这次比赛先前给我带来的苦恼,忘记了手臂的酸痛,仍然一遍遍从头至尾反复地练习着曲子。不知练到多少遍时,我听到掌声和赞扬:“弹的太好了!”是父母,他们笑着为我鼓气。

    这么多天下来,我已是信心满满,拥有了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勇气。工作人员的报幕让所有的老师及其他参赛者和他们的家长的注意力都全部集中在我身上,我用优美的旋律打动他们,我终于能够尽情挥洒我勇于迎接挑战的风采。

    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很多时候看似“山重水复疑无路”,可是只要不停地努力,相信自我,就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所有的磨难都是成长的台阶,会一层一层垒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二)小欢喜

    时光飞逝,六年的小学生活像一抹云彩飘然而去。转瞬间,我已步入崭新的阶段——初中。初中生活是紧张的、忙碌的、充满挑战的,但是也有许多属于初中生活的小欢喜。

    初中生涯刚开始,我们就迎来了当头一棒——军训。刺眼的阳光让天气变得更加炎热,让我们的皮肤变得黝黑,湿透的衣服和滴在地上的汗水都显示出我们的坚强。我们不畏炎热和疲惫,像战士一样立在原地一动不动。军训让我们的腰板更直了,让我们的意志更坚强,经历苦难后的收获显得更有价值。这次锻炼让我感到欢喜。

    初次踏进生物实验室的门,我既紧张又期待。认真听老师讲实验步骤和要求后后,我开始自己动手尝试。拿到显微镜后,我先转动转换器;再慢慢调整对光,出现白亮视野;然后再制作临时玻片,制作玻片分为净、滴、取、浸、盖、染、吸七个步骤;最后把玻璃放在载物台上,开始从目镜中寻找细胞。寻找细胞的过程是困难的,需要用左眼注视目镜,用右手调节细准焦螺旋,有时稍不留神,看到了细胞但转过头了,就会与细胞失之交臂。当好不容易观察到细胞的那一刻,那份喜悦是无法形容的。第一次实验给我带来的成就感让我感到欢喜。

    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到来了,这可是初中的第一次运动会,每个运动员都想为班级争光。瞧,4乘100米接力赛就要开始了,班上的同学们都去给本班参赛运动员加油鼓气。“各就各位,预备……”“啪”’的一声枪响,每个班的第一棒都飞快地冲了出去。我们班的首棒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飞奔向第二棒,成功接棒。让本来站在外道的劣势变成甩掉别人一大截的优势,后面的交接棒都很顺利,每个运动员也都拼尽了全力。只是因为有一个班级把“杀手锏”放在了后面,以至于最后反超了我们班,我们是第二名。虽然没拿到金牌,但是我们没有气馁,因为我们看到了班集体团结一心的精神。这种团结友爱让我感到欢喜。

    丰富的校园生活一定会让我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收获更多的欢喜。

    (三)初遇

    人生中有无数次初遇,初遇一个人,初遇一件事,初遇友谊,初遇书籍。而这一次,我初遇大海。

    那是一个假期,我如愿以偿的来到了期待已久的海边。临近傍晚,我见到了大海的真面目,浩瀚的海展现在我面前,海连着天,天连着海,都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那平常美丽的蓝天,与大海相比起来也稍稍逊色一点。波光粼粼的大海映照着山,天上的云和日。在轮船面前,大海涌起蓝色的狂涛,把清凉的海水抛上甲板,一排排海浪奔跑着,翻滚着涌向前来,拍在沙滩上,撞在岩石上,溅起雪白的浪花,发出快活的笑声。浪花跳跃着,像灿烂的彩虹,落进大海里,又汇成海浪奔流向前,一片欢腾。海风吹拂到我的脸上,虽然带着一点腥气与咸味,然而也阻止不了我对于海的倾慕。

    正当我陶醉在海景之中,下雨了,细丝般的雨点一滴、两滴……淅淅沥沥地落下来,落在我的指尖、脸颊,凉丝丝的,落在大海里,海面上泛起阵阵涟漪。顷刻,雨停了,日落了,太阳像给大海披上了红袍,显得光芒万丈,像一位战士穿上了战服。忽然,太阳骤然躲到了一块云后面去,日光渐渐地消失于海平面之上。月升了,皎洁的月光射入大海,月亮与海水融为一体,海面如披上银沙,伴着微风的韵律轻轻荡漾。

    风渐渐大了,被风吹动的头发挡住了我的视线,既然看不见大海了,那就回去吧。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海边,一路上期待着与大海再次相遇。那一晚,我睡得特别好,也许我在梦里又和大海见了一面吧。

    大海温柔而和蔼,朴实而华丽。与它的初遇,让我见到了大海不同的形态,给我以享受与放松,体悟生命的美好。我和大海有个约定,下次再遇。

    (四)疯狂猜成语

    信息课的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继续吵闹着。突然,老师走了进来,咦,怎么是语文老师?不是上信息课吗?只见语文老师迈着沉重的步伐,左手腋窝下夹着一把充气玩具锤,手上拿着一根不知何处找来的棍子,怎么看也不像老师上课该拿的东西,况且平时温柔和蔼的黄老师竟然板着一张严肃的脸,我心里暗道不妙,感觉有大事要发生。同事们见状,虽然一肚子疑惑,却也都安静下来,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

    老师走到讲台前,依旧板着脸环视了一圈。“请第五小组的同学起立。”老师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们第五小组的人顶着一脑袋的问号,犹豫不决地站了起来。随后,老师打开电脑,映入我们眼帘的是“看图猜成语”几个艺术大字,真相大白,原来老师要带我们玩游戏啊。同学们抛开先前的疑问,为接下来的游戏兴奋起来。不巧的是,第一个迎接挑战的就是我们小组。“安静一下,五组先来,六组一会儿接到五组后面。每个组都来,一人一题,答错的或没答出来的,要接受被打的惩罚。至于是用右手的打呢,还是用左手的打呢?那就要看我的心情了。”老师边介绍规则,边用右手拿起充气锤,左手拎着棍子。同学们被逗得哈哈大笑,前仰后合。

    挑战开始,第一张图片是里应外合,答题的同学立马就猜出来了。第二张图片是一个“鸟”字在单人旁右边,我前面的同学没猜出来,被老师用锤子敲了一下脑袋,同学们“哇”的一声惊呼。轮到我了,还是那张图片,我正努力思考着,一声“小鸟依人”传进我的耳朵,是一位想到答案的热心同学脱口而出,没错,就是它。我赶紧回答:“小鸟依人!”“好,过关,下一个。”老师放下刚才已经准备好要打人的动作,我松了一口气,回到座位做“幸灾乐祸”的“吃瓜群众”。

    游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偶尔会有几个被“打”的同学。突然,同学们哄堂大笑起来,我连忙寻找着让同学发笑的源点。哦,是那位正在答题的同学,他双手举着语文书在头顶,眼珠一直在大屏幕上和老师手中的锤子间徘徊。老师见他这副模样,打趣道:“你与其穿铠甲,不如把题目答对,免遭一锤。”图片跳转到下一题,题目很简单,他答对了。在他庆幸自己答对了,从老师身边走过时,老师伸出锤子在他脑袋上敲了一下,坏笑着看着他。那位同学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望着老师,同学们再一次忍俊不禁。

    游戏虽然已结束了几天,但它给我们带来了欢声笑语,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五)《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这个寒假,我在家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六季。这次观看,给我的感受颇多,让我受益匪浅。

    《中国诗词大会》,将每一位热爱诗词的中华儿女聚集一处。与其他热爱诗词的人一样,虽然我无法到达现场,但会准时地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中国诗词大会》的播出。每次观看,我也会跟着答题者一同答题。答对了,我的内心会泛起一小阵雀跃,鼓励自己更用心地感悟诗词的魅力;答错了或没答上来,我会认真聆听两位导师的讲解,弥补知识的漏洞。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我会答的题逐渐增多,观看时也不止抱着放松的目的去看,而是在于知识的获取和对这份文化精神的体悟。

    参赛者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陈燕。“事了佛衣去,深藏功与名。”这是陈燕用来形容自己职业的一句话。陈燕是NJ市聋人学校的老师,八年前她从南京大学文学院硕士毕业,热爱诗词的她不仅登上了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一展自己的风采,还用手语带领学生走进诗词、爱好诗词、了解诗词,让观众不但为她的文化底蕴而深感佩服,也为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深受感动。

    几千年来的中华诗词,是无数古代文人文化智慧的结晶,也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瑰宝,它启迪我们的思想,陶冶我们的性情。每一首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凝聚着古人的精神文明:或是对久别家乡的思念;或是对秀丽山河的赞美;或是写下豪情壮志;或是流露对祖国的热爱……

    身为中华儿女的我们,要把诗词这份传统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让每一代中国人为自己祖国的文化而感到骄傲。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