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31)覃然

(31)覃然

    (一)《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观后感

    古诗一直是人们从古到今寄托感情的方式,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从古代到现代,古诗的数量数不胜数,为了让人们铭记中国的古诗词、更好的传承古诗词,《中国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就这样诞生了。

    《中国诗词大会》一开播,就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与好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组从全国精挑细选,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来参赛。所以这个节目的特点就是打破一切束缚,挑选各种热爱古诗词的人来参加。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天是一年一度的春节,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满心欢喜的收看《中国诗词大会》,听着董卿那优美的开场白,我一瞬间沉浸于诗词的海洋,两位导师用诗词来祝福挑战者,更让我顿时心潮澎湃。

    挑战开始了,前面的选手们过五关斩六将,他们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使我的心也跟随着一起坐着过山车。他们的诗词量让我感叹,他们永不放弃的精神让我折服,就比如一位挑战者——猪肉销售员赵华。

    赵华只是一名普通的猪肉销售员,可是他对诗词的热爱。让她的精神从此不再贫乏。他每天上午和下午卖肉,在中午短短的休息时,他一边观看着诗词大会,一边自己做着笔记,在这几年来,他所做的笔记的页数堆起来也有他的一半高。这次是他的儿子把他送到了诗词大会的现场,这也是圆了他的一个心愿。他用他的不标准的普通话。说着每一句诗词,仿佛将我带入到了那个情境。答前几道题时,她轻松应对,可是到了后面遇到了较难的一题,他开始犹豫,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为他捏了一把汗,可是最终还是没有答出来。我不禁开始同情她,就这样,他遗憾的离场了。

    虽然人走了,可是他的精神铭刻在每一个人的心上。他用他的行动表达了对诗词的热爱。“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希望他能再次站上诗词大会的舞台。

    《中国诗词大会》不仅能让我们学习和欣赏浩瀚博大中国的古诗词。更让我们领略到了参赛者不一样的风采。

    (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

    花红柳绿,四季更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对“耳聪目明”的我们来说,是再平常不过的了,平常得就如一日三餐一样,不需要一丝的留意与用心。可是这些,对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中的主人公海伦•凯勒来说,确实是一种奢侈,一种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一对灵敏的耳朵。在我们的世界里天空湛蓝深远,乐声优美动听,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假如我们成为了海伦凯勒,会怎么样呢?

    海伦•凯勒经过了一次大病之后,病魔夺走了他的视力和听力,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的转折,天空没有了颜色,世界再也没有了悦耳的鸟鸣,他完全进入了一个黑暗而又死寂的世界,这种变故让海伦•凯勒变得非常绝望。直到遇到苏莉文老师的出现,才让海伦•凯勒的人生有了起色。

    海伦•凯勒一个治愈了别人,却没能把自己治愈的人。他走过了生命中的87个春秋,也走过了几乎同样长度的无声、无光的日子。他的眼睛看不到任何事物,但是他能用心来感受世界,不孤单,也并不脆弱。他曾经说过:“我用整个身心来感受万物,我的生命充满了活力。”的确,一个人用他的手指与世界产生了共鸣,这难道不是生命的奇迹吗?

    海伦•凯勒的新世界,是他的老师苏莉文老师给他的,苏莉文老师用她的有耐心和爱心,让海伦•凯勒发出了“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的感慨。也是她,让一个生理上不健全的孩子,能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宽容的对待自己的身体,成为寓博爱与奉献于一身的伟人。

    海伦说“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会这样安排这72小时,第一天看人的善良、温厚与友情;第二天他要看世间万物的千姿百态;第三天他要观看古今之变。”我们的习以为常,对于一个盲人来说,就是一种救赎。

    他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使他在成功的同时也获得了许多朋友,其中包括,作家马克吐温,电话的发明者——贝尔博士,以及很多的仁人志士,可见海伦有多强的人格魅力啊!

    作为一个身体健全的人,我们常常觉得生活很艰难,觉得自己人生渺小又无聊。可是相比之下,我们是多么的幸福呀!

    我们要学习海伦•凯勒的乐观精神,珍视自己的身体,做自己人生的赢家!

    (三)小欢喜

    作为数学“小垃圾”,数学就像一堵墙,而我就是一只小羔羊,想方设法想越过那堵墙,可我只能无用地叫。

    “下节课,数学竞赛。”陈老师一脸坏笑地说。轰轰,“数学”两个字掉在我的面前,高大而沉稳地立着。突然,我心里闪出一句台词:“绝望着,绝望着,冬天来了,数学考试的脚步近了。”丁铃,上课铃响了。

    程老师,左腋夹着试卷,快速地走了进来。我眼神空洞,心里却翻江倒海。无奈,只能硬着头皮开写……

    第二天,程老师用同样的姿势走进来,只不过此时的程老师,两眼闪出愤怒的火花,脸涨的通红,左手用力地抓紧卷子,卷子上现出几条明显的皱痕。“啪”地一声,程老师将卷子摔在了讲台上,鼻孔冒烟。“蹦跶,继续给我蹦哒,这么简单的题,考得这么差。”陈老师暴跳如雷,一会儿骂这个,一会儿骂那个。一口常德的话说得溜溜儿转。看见老师发这么大的火,心想:“大事不妙,我一定没有考好。”这让我的心凉了一半。

    终于,老师开始念分数了,我屏住呼吸,表情严肃。老师念了几个,都是差分。这使我的心,滴起了血。我心想:“不是九十几,就是一百多的。”这让我愈加紧张,无地自容。就在这时,空气突然热了起来。“卢同学,我打死你。”,这样的话,平时我们班肯定会哄堂大笑。可这次不一样,悄无声响,“98!”只见卢同学那肥嫩的脸上现出一片红色。“覃然,”我顿了一下,才回过神来。我的心都快要跳出来了,“112!”我心里的石头突然掉了下来。我一下从座位上蹦起来,快速走到讲台上,拿下来试卷,只见试卷上一个大大的nice,我的心里像吃了蜜糖似的。

    这,不就是小欢喜吗?这样突然的快乐,不正是学习的快乐吗?人人都说,生活没有乐趣。我想就是因为这样突如其来的小欢喜,才使得我们的人生有了乐趣。

    (四)差点落下的锤子

    太阳高高地挂在天上,已鼓足了劲,似乎想把所有储蓄的阳光都射了出来。天上的白云,没有一点瑕疵,像伞一样遮住阳光,使我感到一点清凉。丁玲玲,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座位上。

    这节课是计算机课,可是走进来的却是另外一个熟悉的面孔。头发乌黑,戴着眼镜,眼睛眯成一条缝,嘴巴两边有个大大的酒窝,面带红润。“是黄老师!”我心里惊叹到。他左腋下还夹了一个充气锤子,感觉来者不善,“是要惩罚同学吗?会不会有我呀?虽然这锤子打的身上不疼,可我心里很疼啊,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呀……”正在我胡思乱想时,黄老师缓慢地转过身子,开了一个PPT。上面有一个硕大的图片,“哦,原来是让我们来猜成语,虚惊一场!”

    游戏规则是:只要错一道题,就要被打一下。“好刺激呀,如果我答错的话,那岂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只能双手合十,希望诸神保佑!

    “第四组、第五组起立!”黄老师大喊。我头上的白云立马变成了乌云。开始答题,前面几个人答得都不错,很快,到我答了。只见图片上跳出一个大大的“若”字,“这是什么鬼呀?”我涨红了脸,攒紧了拳头,两只小脚悄悄地在桌子底下跺着小碎步,手心也开始冒汗了。此时我的脑子里比白纸还白,不知所措。老师慢慢的将锤子举起,准备把我的头打的“头破血流”,我突然想起来了,“若隐若现!”此时空气突然凝住了,我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心悬了起来,同学们的眼神里充满了渴望。“对!”老师说。我相信,此时老师的声音,是世界上最美妙的音乐。全班同学欢呼了起来,为我鼓起了最热烈的掌声。这下差点没把我憋死。一颗悬着心终于慢慢地掉下来了,那口气又呼了出来。我想这就是人生的大起大落吧,我的小心脏可受不了。

    游戏结束了,我还心有余悸。语文学习的路还很长,希望这个锤子永远不要落下来,使我保持警惕。

    (五)易中天《品三国》听后感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深受大家喜爱。荡气回肠地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分分合合。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位位栩栩如生的英雄,都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也让我对魏、蜀、吴三国兴衰的原因大概了解了一些。易中天在《品三国》中讲述了三国时期的大事,而且非常透彻。曹操、周瑜、关羽、鲁肃、刘备、孙权等人在他的妙语下,栩栩如生。

    他的讲解非常幽默,对于历史事实,对每一个历史人物的解析,力求全面真实。这是我得到的很大的启示,我们应从他的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中反思我们学习的态度。

    有那么一个人,冷酷、残忍,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个性十足,又如此富有戏剧性。不难猜出,他就是曹操。

    易中天说,曹操的历史形象并不好,很多史学家,文学家都不喜欢他。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在我看来最让人恨的是这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是一种何等的狂妄!

    但是在易中天的评价中,我还看到了一个心怀天下的曹操。在他的诗词《观沧海》中有这样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展现了他吞吐宇宙的豪情壮志。

    在易中天的评价中,我更看到一个幽默机智的曹操。在一次战斗中,当敌方士兵想要一睹其风采之时,他潇洒地站出来,说:“我就是曹操,我跟你们一样,长着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个嘴巴,唯一不同的是,我比你们多了智慧。”

    易中天《品三国》中这样让人又爱有恨的曹操,是不是比“奸雄曹操”更真实可爱呢?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