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55)杨子浩

(55)杨子浩

    (一)我的老师

    小学六年,我认识了许多老师,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的数学老师。

    三年级之前,数学老师一直是沈老师,她的课堂充满了欢乐,课后布置的作业也不多,大家都很喜欢她。

    她的性格很温和,如果某位同学犯了错,她并不会像其他老师一样把学生的错找出来然后说教,她只会用一些委婉的方式来提醒他。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数学课上看课外书,他看得入了迷,连老师发现了他都不知道,但老师并没有上前没收,而是大声地说:我似乎又要获得一本课外书了。”坐在那位同学旁边的一些人已经小声地笑了,而他才搞清楚大家为何要笑,羞愧她把书放了进去。

    到了三年级,开学第一课是数学,可是走来的却是一个陌生人,大家议论纷纷都在猜测她是谁,突然,她重重地拍了下讲台,大家渐渐安静了下来,她开始了自我介绍:“我姓陈,大家可以叫我陈老师,以后,我就是你们的数学老师。”

    经过了几天的相处,大家发现,陈老师与沈老师完全不同!非常严历,布置的作业又多又杂,有时晚上十点完;考完试不光要更正,还要写做错的原因并反思;家长也要给孩子出题、写意见……正因如此陈老师在班上一直没有好评,不过经过了一学期的相处,大家逐渐发现陈老师的课讲得很好,很多晦涩难懂的题目通过她的引导变得容易许多。渐渐地大家也开始改变了对她的看法。对她很尊敬,不过还是会嘴上抱怨几句。

    两位老师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做法,她们一直都是我尊敬的老师。

    (二)猫

    我是小郑家二楼露台上的一根棍子,接下来我有一个秘密要说,这事儿还得从我的来历说起!

    话说康熙那会,我就是一个士兵的贴身武器。后来战争爆发,他们那队人躲到了小郑爷爷家的二楼露台上。大概过了一个多月吧,敌方展开了全城搜捕,许多土兵都被抓了,主人也是,我呢?因为抓捕时慌乱之中落在了露台上。昏昏沉沉一直到小郑出生成人,我才慢慢地恢复意识……

    听我身边的木板小弟说,小郑是编译所的员工,有个非常喜欢猫的妹妹,他家里先后来了四只猫,但最后不是跑了就是丢了,不过有只猫是例外,它是被小郑赶跑的。那只猫是被小郑他们捡来的,通体雪白,上面有着流浪时粘上的灰尘。

    一天,小郑母亲拿了个笼子进来,木板小弟告诉我那里面关着的时一只芙蓉鸟。小郑和妹妹看了都很喜欢,可妹妹又表达了自己的担心:“妈,猫会吃鸟呢!”小郑妈便把猫抱起来,对它说了些什么。到了晚上我失眠了,一直在想鸟的事,便望着大门发呆,此时,我发现院子东南角有一个黑影在动,它的目光扫过了我,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有些害怕。它走到院子里,在月光下我看清了它的面貌——一只黑猫。它走到鸟笼旁,一跃而起,跳到笼边的桌上,双眼直勾勾地看着那只鸟。随后,它用后腿站立,把爪子伸入笼中,抓了其中一只后赶紧就。

    第二天,小郑一家人发现笼中有只鸟不见了。他们立刻怀疑上了白猫,他们一致认为是白猫吃的鸟。此时的白猫浑然不知,正趴在木板小弟的身上晒太阳。小郑环顾四周,二话不说拿起我,就朝它挥去。我实在看不下去,只好紧闭双眼。突然,脑海中浮现出昨夜黑猫的身影……

    是黑猫吃了鸟!是黑猫吃了鸟!我无数次呐喊,可是他们压根就听不见!在那之后,我每回忆起这件事都后悔不已,现在终于将这个秘密说了出来,可是也无事于补了。

    (三)难忘的一天

    在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欢笑、有感动、当然也会有泪水。这些都是人生必不可少的体验。一点一滴都是生命中宝贵的财富。

    那年暑假我去了乡下外公外婆家,下午我的两个好朋友刘宇洋和王靖涛来了,他们一看见我就跑过来,推着我说:“走走走,带你玩几个好玩的花样”。

    首先,他们带我来到一处莲蓬池前。迅速地开始拖鞋,脱袜。他们见我愣在原地对我:“说快脱呀!愣着干嘛!不坑你!”我不明所以只好照做,他俩脱完下去了,我跟在他们身后,当我的右脚刚刚踏入池里,这感觉就像流动着的湿润的沙子,却又更加细腻一些,我看见他们俩采了些莲子,我也照做,不得不说真的挺好玩,还很凉爽。果然没坑我!不一会儿我们就采了许多莲子爬上了岸。我们走到旁边的小池子洗掉脚上的淤泥,他们俩边洗边相视一笑,仿佛计划着一场阴谋。

    接着他们带我到商店里买了几盒摔炮,然后往提上走去。一上来我就被成群的牛羊吸引了目光。他们散落在草地上埋头吃草。突然刘宇洋在我的脚边扔了个摔炮,“嘭”的一声!把我吓了一个大跳。他对我说过来,我走到草上,忽然感觉脚下有一股震动,竟然是一个摔炮。我有些不耐烦地问:“你俩到底要干嘛!”心想:他们果然不安好心。他们憋住笑说带你去个好地方,我半信半疑地跟了过去。到了一个土坡前面,王靖涛给了我一个打火机和一个冲天炮。指了指一个Y型树枝说:“对准土坡!点燃就跑!”我照做了,只听一声巨响,一大堆泥土飞上了天又快速掉落,我差点就被砸到了。

    很快假期结束了,我们的假期花样也玩完了,离别时,我们依依不舍,偷偷告诉你们我还掉了两滴珍珠,真的只有两滴!我每年假期都会回一趟乡下,因为那儿真的很好玩。一转眼我们都上了初中那里的泥土路也变成了水泥路,可不变的是那里的欢声笑语。

    (四)钱文忠《玄奘西游记》观后感

    玄奘西游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四大名著《西游记》也是以此为原型而进行改编的,而钱文忠教授的演讲将这一位传奇的得道高升的形象更加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看完了演讲,我得知玄奘法师父母早亡,13岁就皈依佛门。20岁就开设讲坛,向众人普及佛法。可随着学习的深入,他的心中产生了不少疑惑,于是产生了去天竺那烂陀寺学习的想法,因为天竺是佛教发源地。而那烂陀寺又是当时佛教顶尖人物的聚集地。不过因为唐朝边关不稳,无法出境。玄奘便选择偷渡过去。

    这条西行之路十分艰险,恶劣的自然环境、危险的强盗劫匪对于玄奘来说是十分困难。在这种环境下,他坚持徒步走了19年,而在这一次旅途当中有一件事情,让我对他十分佩服。

    玄奘在沙漠中走了一百多里路,可是他却迷了路。在慌忙中还打翻了自己的水壶。现在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是往回走,这也许还能有一线生机。可当他往回走了几十里,玄奘想起自己发过的誓:“宁愿西行死,绝不东归生。”于是心一横继续西行,因为水源的缺乏,他出现了幻觉十分可怕,他只好念经来中壮胆子在濒临死亡的状态下走了几天几夜终于得到了水源获救了。

    看到这里,我很好奇,他走了哪些地方为何要如此艰辛,于是我上网查了一下发现他走的路线十分曲折,我不禁思考为何要走得如此曲折不能走直线吗?那可以减掉许多时间我跑去看了下挂在我房间里的地理图册发现原来在那中间是一座喜马拉雅山山脉海拔非常的高,且十分寒冷,就连现在科技如此发达,人们都无法轻松翻越。

    玄奘却在如此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历时19年徒步走到了天竺,其间经历了许多的危险,可他凭藉着其顽强的意志挺能过来这种精神,我认为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五)《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

    “人生自有诗意。”这是主持人董卿常说的话,也是我喜欢这节目的原因。

    《中国诗词大会》可谓人才济济。上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下到稚气未脱的孩童,个个都是达人

    其中,第二季第九场一位叫白茹云的选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一生,充满了坎坷。

    白茹云最初与诗词结缘,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美好。她的弟弟小时候生了病,头上长了一个瘤,发作时,他就打自己的头,都打破了。父母都要下地干活,没时间管,作为长姐,白茹云就看住他,每每发作,白茹云便拽住他的手,让他打不了。为了分散弟弟的注意力,白茹云便用唱的方式来念诗,弟弟也安静下来。

    白茹云在六年前也生了病,是淋巴癌,为了省24元车费,她早上5点起床,辗转了许多地方,经过5个小时,才来到医院治疗。由于要在鼻子里做化疗,五官又是连着的,八期的治疗后就导致白茹云这看不清,那个又说不清楚。在那个病房里,其他病人都有陪床,就白茹云没有,她也无聊,就走到街上逛一逛,给上初一的女儿买了一本《诗词鉴赏》,治疗完,没事干时,她就拿出来看,不知不觉就把一千多首诗看完了。这才有了后来在台上答题时的一份淡定、从容。

    做完自我介绍,开始答题,白茹云一直很淡定,每次出完题,她也不慌不忙地说出答案,越到后面,题目就越难,可白茹云凭借其丰富的诗词储备,轻松回答出每一题,用康震、郦波的话来说就是越战越勇,越到后面越淡定,最后,她以九题全对的方式将总分定在了285分。

    白茹云在这种极度困难的情况下都能坚持自己的爱好与梦想,这种坚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