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芷草兰花2021 > (73)赵峻熙

(73)赵峻熙

    (一)趣猜成语

    上课铃响了,咦?这节不是信息课吗?怎么语文老师站在教室门口呢?真不知道语文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突然,我的心里突然硌蹬了一下,老师竟然带着一个锤子和一根棍子,我感觉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只见老师左手拿锤子,右手拿棍,气势汹汹地走进教室,老师把锤和棍放在讲台上,然后凶神恶熬地盯着大家,吓得我们大气都不感出。

    接着,老师打开了PPT,只见屏幕上写着”看图猜成语“。老师对大家说:”我们今天来玩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如果有人答错了或签不出来的话——老师“奸笑”着拿起锤子晃了晃,我们瞬间明白了。然后,老让我们一组一组上台来让老师收割。你看,左浩东答对了,兴奋得手舞足蹈;可是李凌霄就没那么幸运了,被老师用锤子狠狠地敲了一下,疼得龇牙咧嘴。老师每叫到一组,我的心就紧绷一点。老师叫道:“第八组。”只见他们像上刑场一样,推推搡搡,谁也不敢上前,他们的组长没办法,只能自己领头冲锋陷阵,其他组员也慢慢上了讲台……刘振宇看着屏幕急得额头冒出了冷汗,舒心眉头紧皱,杨子浩不安地跺着脚……

    马上就要到我们小二哥了,我的心脏仿佛要从胸口里跳出来了。我猜着我会遇到什么题目,而我的组员也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第九组”轮到我们组了,我的心跳得更快,像胸口里怀着一只兔子。我们忐忑不安地走上了讲台,看着屏幕,感觉像是某个学过的成语,我的大脑飞速地运转,在记忆库里寻找着图片对应的成语。“三……二……一”。眼看着锤子就要落在我头上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我说出了答案:“行尸走肉。”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下来,我长呼一口气,然后边跑边跳地回到了座位上……

    这次趣猜成语的活动让我明白了遇事要沉着冷静的道理,以及平时多积累成语的重要性。

    (二)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节目嘉宾,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说:“这个节目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仍有不死的‘诗心’。”诗歌是中国人表达情感的最古老的方式,一部中国诗歌史既是中华文明在语言文字上的浓缩精华,更是几千年来中国人精神岁月的展示。

    这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入选诗词名从中国诗歌的缘起源《诗经》开始,包括楚辞、汉魏六朝诗,唐宋诗词、明清诗词,一直待续到当代名人诗词,时间跨度数千年。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路漫漫其修远兮”的上下求索;从“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雄心壮志”,到“心远地自偏”的隐士风流从“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到“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婉约缠绵。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这些意味无穷的诗词中得到滋养,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传媒研究者靳智伟表示,中华民族是诗的名族,中国人对诗词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绪,这构成《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社会基础。“当中国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中华民族创作了世界级的华彩诗章,而这些诗章又锻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

    事实上,本届选手已经展现出诗词对他们精神的“锻造”。冠军选手武亦姝说,苏轼“可以根据人生境遇调整心态”,读苏东坡的诗词会让人有好的心情,不知不觉中,苏轼豁达的人生观也让她有勇气笑对各种人生挑战。选手陈更说,古诗词中关于人性、历史内容,可以映照在自己当“这个节目火最深层次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仍有不死的‘诗心’”。

    节目中,武亦姝在“飞花令”环节以“月”字吟诗,被提醒所说诗句重复了,她脱口而出《诗经七日》中的诗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蒙曼随即点评道:“诗歌的真善美是渗透到她心里云的。武亦姝的谦逊不是装出来的,而有诗意在她心中,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张静说:“诗词大会选手展现出的是中华民族谦谦君子,挥洒谈笑的气度与风貌。”当有选手屡败屡战再度出现在舞台上,说出只为挑战自己,战胜自我的时候,当有选手得知母亲住院主动选择放弃比赛的时候,他们的知行合一践行了中国古内诗词中的品格与修养,正是他们取舍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与妙义。

    (三)观《中国诗词大会》有感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中国诗词大会》第一期,感触良多。

    在此之前,我不大热爱古诗,但自从观看《中国诗词大会》后,我也正如赛场上的那百人团以及那五位挑战者一样热爱古诗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认为古诗词能承载的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尽管有的诗词不懂其意,读来,听来,却都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那份情感。

    就比如这诗词大会第一期的开头,由徐涛先生所朗读的《将进酒》,我是不懂其意的,但当我听徐涛先生缓慢而冗上的朗读之时,却深切地体会到了诗人李白那愤激的情绪,那桀骜不驯的性格,以及这首词中所蕴含的震动威信的气势与力量。

    在五位参赛选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便是身为四川大学一新生的无臂小伙子——彭超。彭超小时候因为贪玩失去了双臂,年仅六岁的他在爸爸的要求下开始学习用脚写字。尽管他是一个残疾人,但他却从自己的不懈努力在高考中得到了603分的卷面成绩。这一个令无数健全学生望尘莫及、自叹不如的高分,成为了一个残疾人毕生的荣耀。

    他虽然失去了双臂,但在我看来,赛场上的他,却是无比的意气风发。他凭借自己的自信心,先后答对了第一轮的所有题目,夺得攻雷资格,并在接下来的攻擂赛中,从理科才女陈更手中夺得了擂主的位置。一路走下来,可谓是“过五关,暂六将。”

    如此坚定的自信心从何而来呢?海量的诗词储备是他信心的不灭之源,而他又为什么会拥有常人所不及的海量诗词储备呢?这与他这么多年来的刻苦学习密不可分。

    一个残疾人,仍然怀抱着与健全之人一般无二的心态云面对生活,我在此时真切地体会到了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情感。

    (四)观《百家讲坛》有感

    这个寒假我观看了《百家讲坛》,受益匪浅。

    看了百家讲坛我明白了不少,本以为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是真正的三国,因为《三国演义》把东汉末年的战事写得淋漓尽致。自从听了易中天品三国后才明白真正的三国并不是那么惊心动魄,只是少了几分精彩,多了几分阴险。

    相信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吧,《三国演义》中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神机妙算的智多星,关羽、马超、越云等一帮文武双全的武将成了诸葛亮手中的木偶,只需要在危急时刻打开诸葛亮预先准备好的锦囊,依计行事,就能够战无不胜,而把那些文武双全的文臣武将贬得是一文不值。在《易中天品三国》中,有一段我觉得有一段特别精神,是关于诸葛亮的空城计……说是马谡失了街亭,诸葛亮手上无兵无座,司马懿大军压境,诸葛亮急中生智,命令大开城门,四个城门都打开,派了一些老兵在门口扫地,然后自己带了两个单子抱了一张琴,城楼上一坐,唱卡拉OK,他怎么唱的呢?我正在正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旌旗招展,翻空影,却原来是司马发来的兵。然后他下面唱说,你看,这马谡也不中用,他们将帅也不和,街亭也丢了,你司马懿也侥幸地得到很多地方,你贪得无厌,又来打我。你来打,就来打吧,我现在都准备好了,我现在街道已经打扫干净,准备你来屯兵,我已经杀了羊,煮了酒,准备犒劳你的三军,你既然来了,你就进城来嘛!你在那儿犹犹豫豫地干什么呢?告诉你吧,我这里只有琴童两个,我这里既无埋伏,又无兵,你不要在那个地方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最后中的诸葛亮还唱到来!来!来!请上诚来,听我抚琴。司马懿这个时候已经来到城下了:这可们儿什么意思,邀请我上要跟你一起卡拉OK,我上去卡拉,你把我OK了,我才不上这个当呢!撤军了。这一段晚中天描述得幽默风趣,并且从几个方面点出疑点:第一,司马甏已经在城楼底下,可以用弓箭手把诸葛亮射下来;第二,司马懿可以包围整个城,让这个整断粮;第三,可以排一支队伍进城搜查。所以《三国演义》不一定说的都是事实。

    “知识故事化”是《百家讲坛》值得去观看的一大“法宝”。让观众在故事中学习到知识,真是让人受益匪浅。

    (五)观《百家讲坛》有感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把孔子的论语诠释给世人,使我们能够领悟到论语传递的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真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她从天地人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这七个方面分别阐述,用很多生动的耐人寻味的盒子来诠释了论语的真谛,那就是怎样才能过上心灵所需的那种快乐生活!

    人生在世,面对生活、工作的种种不公,除了检讨自己“三省悟身”之外,或行我们更多的是包容,于丹谈到孔子“仁者不惑”时讲到,“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胸怀无限大,很多事情就小了。”面对那些“利”字当头的人,或许我们更应坦荡处之、平淡视之、冷淡待之,正所谓有容乃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更改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禅宗说这个人间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是这样七个字。也就是花一旦全开马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总之,在当今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社会潮流中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真的能给人以心灵净化,如一丝清泉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给人以启迪。与友宽容,与同事宽容,与亲人宽容,与生活中的一切给予宽容,播种乐观、豁达的处世态度,我想收获的就是一种熠熠生辉、一种和谐的美。宽容是人生的哲学,但到时候是一种境界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