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朱鲁乜和阿林的红旗 > 18.为中华之崛起

18.为中华之崛起

    开学的第一天,胡双和胡云早早的就出了门,胡云胸前系着鲜艳的红领巾。说是鲜艳,其实更多来源于红领巾的寓意和佩戴红领巾的少先队员们承载的使命,那是希望,也是未来!每一条红领巾都是鲜艳的,尽管胡云胸前的鲜艳已隐隐泛白。扎着整洁的马尾辫,发间还特意佩戴了那只漂亮的发卡,斜挎着帆布书包,里面是她认真完成的寒假作业,红红的脸蛋上绽放着笑容。

    胡双带着棉捂子的手上则空空如也,他一直就没有书包,也没有课本,去年上学最后时期他顺回来的语文书也找不到了,不知是不是被王淑花卷了烟卷,毕竟课本上的名字是陈家老四陈小路的。

    陈家和胡家的关系很微妙,陈家当家的老陈头和胡有德是同事兼酒友,两人有相同的爱好和毛病,嗜酒如命、一毛不拔,所以关系一直不远不近。陈家大儿子陈大道和胡文同岁,平时比较要好,甚至学起梁山好汉拜过把子,胡文第一次喝酒就是在“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言壮语中咽下的。陈家老二陈大路、老三陈小道性格内向也不常与同龄人一起鬼混,时常两人互相结伴,而陈家老四陈小路与胡双在学校时则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和胡文与陈大道一样也是一个山头上的好汉,胡双排行老二,陈小路排行老三。陈家还有个老五年龄与胡云相仿,叫做陈有道。胡双曾经开玩笑的同陈小路讲“你回去问问三爹,还准不准备生个陈有路了。”

    相比之下,胡有德的文化底蕴是肯定要强过老陈头不少,胡家是文武双全,而陈家呢?除了大道小道就是大路小路、有道有路。这也难怪,二十年后陈家哥五个有三个是开车的。

    红旗林场小学还是平房,一共六个班级八间房,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平均也就十几个学生,不分年龄,只看谁能跟的上,胡家兄妹俩个中胡云上四年级,胡双上六年级,这是胡双上的第三个六年级了,虽然全校老师都知道胡家老三聪明,但是没办法他总是上上停停的。

    胡双来到班级,刘兽医家的大女儿刘梅正在给班级中间的铁炉子引火,铁炉子伸出长长的铁管子烟囱一直伸到墙外,占了半排课桌的位置。不过还好,班级里的学生少,避开点就可以了。如果冬天没有这个铁家伙,孩子们会冻的受不了。

    “刘梅,你放那,我来吧!”胡双走到刘梅身边说着。

    “我…”刘梅话还没说出来,发现身旁站着的高个子男生竟是胡双,顿时愣在那里,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闪着光。

    “胡双,你咋来了?”刘梅说。

    “我来上学啊!”胡双一边答着,一边熟练的点燃炉口的桦树皮,火苗瞬间窜了起来。

    “你不是去榆林了吗?”

    “嗯,去了半年,又回来了。”

    “咋又回来了?”

    “那地方不好就回来了呗。”

    “你骗人!还能有地方比咱这还不好的?”

    “那咋没有呢。咱红旗多好啊,哪不好了?”

    “我听说榆林那边家家都能吃上大煎饼呢!你咋还说不好!”

    两人一言一语的对话被刘梅最后的这一句打断了,胡双看着炉子里已经,燃烧起来的木材陷入了沉思。“还大煎饼,窝头都吃不上。”胡双在心里想着曾经在舅舅家里受的苦,心中五味杂陈。

    看到胡双愣了神儿,刘梅伸手扒拉了一下胡双说道:“问你话呢?咋没声了?”

    胡双回过神来,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眉头也皱成一个“川”字。

    “告诉你不好就是不好!墨迹。”胡双的语气明显变了。

    “切,不好拉倒,你爱回来不回来,谁乐意问你似的。”感觉到了胡双的厌烦,刘梅说话的语气也变了。

    “可不不好吗,榆林没有你啊,我一到那就想你,这不就回来了吗?”胡双察觉出自己说话的语气不好,瞬间调整了情绪,开始打诨。

    “哎呦呦!”

    “哈哈哈!”

    “这是谁和谁呀!真敢说啊!”

    旁边的同学们开始起哄,徐雪娟更是直接跑过来搂着刘梅的肩膀仰着头撇着嘴问胡双:“咋地,胡双同学,这是稀罕我们刘梅呗,为我们刘梅回来的呗!”

    “嗯,稀罕,我还稀罕你呢!行不?”胡双照旧打诨着说。

    可旁边的刘梅听到刚刚胡双的话,脸上像被热炕头烫了一般,红的发烫,她急忙低下头挣脱了徐雪娟的束缚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把头深深的埋在课桌上。

    “行了,都别闹了。赶紧回座位做好!”胡双也察觉出玩笑开的有点过,急忙制止大家继续起哄。

    “咋地,胡双,你要当班长啊,还管起我们来了。”说话的是红房老李家的老儿子李坤,因为又瘦又小大家都叫他李小棍儿。

    一听有人起刺儿,胡双来到李小棍儿身边,两人巨大的身高和体型差距让李小棍儿感到一股莫名的压力,吞吞吐吐的说“你……你要……干啥!”

    “不干啥!”胡双说着伸手就把李小棍儿按坐在坐位上。

    李小棍儿还想起身,胡双按在他肩膀上的大手再次稍微用力就把他死死的又按在座位上。

    李小棍儿没敢再说话,咽了咽口水便老老实实的坐着了。看着对方老实了,胡双的手也松开了,回头看了眼刘梅还是趴在课桌上一动不动,心里有些过意不去。

    “刘梅!我开玩笑的,别当回事噢。”胡双说。

    可刘梅还是没有任何反应,趴在课桌上只露出一条乌黑的大辫子。这时胡双突然想起之前王校长让他上学的第一天去找他一趟,看还没到上课时间,应该先去找王校长,毕竟他还给自己家写了春联和福字。想到这,胡双离开班级向办公室那边走去。

    一学期没有来上学,学校有了些变化,刚刚路过时竟也没发现,教室旁边的墙上多了一个水泥展板,上面赫然有彩色粉笔写下的几个极好看的大字,可能说时间有点久了,字迹有些部分已经变浅和涂抹,但胡双仍能辨认出那几个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胡双知道,这是周总理的话,他原来听过,可此时时隔一个学期再次回到学校站在这几个大字面前,胡双被震惊到了,就像一道闪电在脑中炸裂一般,不仅电闪还有雷鸣,令他浑身的汗毛都竖立起来。

    不是为了吃饱穿暖,不是为了盖房添砖。读书是为了民族尊严,国家昌盛,为国家和民族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胡双终于找到自己为什么要坚持读书的理由,他曾经以为自己是喜欢读书,向往美好的生活,现在他终于知道那股一直牵引着自己的力量究竟是什么了!

    那是伟大的理想。

    “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