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灵气复苏:我提前了十年! > 第15章 千锤百炼才成钢!

第15章 千锤百炼才成钢!

    唐平稳了稳心神,虽然在做奥数题,但是思绪却已不在奥数之上了!

    修炼一途,虽重天赋,但更重要的是坚持,要有持之以恒得毅力!

    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以为修行是什么,是儿戏吗?

    这个世界可从来都不安全啊!

    这是个会“吃人”的世界!没有谁会一直占得先机,也没有人是时代的主角,历史是什么,是胜利者书写的!

    史书,不可尽信,不可不信,其内有多少是真正的历史呐!

    中国最早的史书是什么?

    “春秋”!据说是夫子所做,春秋战国时代的前一半春秋时期,便是以此书而命名!

    因为当时,多以竹简,木片,作为载体,故而起内容,简洁却又复杂,晦涩难懂!

    又因为当时没有采用农历,时间不详,多以春,秋,开始计事,故将其书,命名为“春秋”!

    因其晦涩,后人又加以注释,“公羊传”,“谷梁传”,“左传”,这便是有名的春秋三传!

    只可惜到了现在,只剩下,“左传”了!

    “春秋”,虽然是史书,但是过于晦涩难懂,又用极其简洁之笔法,叙述极尽复杂之史诗!不为所用也!

    “战国策”,更是可笑!其中多是,胡编乱造之言论!当然也有不少可信之言论!其编撰者刘向,不过是一个搜集整理之功罢了!

    言多不实,“战国策”非一家之言论!

    正如“唐雎不如使命一般”,明显是伪作!可能是唐雎的后人编撰的!

    正如,“墨子”和“鲁班”之间的故事,“墨子”一书中,也不乏对鲁班的污蔑之论,可能不是墨子本人所写,却也是墨子的弟子所编造了!

    一句话,一家之言论,又怎么可能全信之!

    史书总归是人所写的,就会有不实,不详,不尽,不信,不准,偏听,偏信,之可能!

    “二十四史”够出名了吧!也不过是“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书也!

    ”有人说“前四史不行吗?”当然比起之后的史书自是强得多!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被称为前四史!一部“史记”,一句“太史公曰”!开创了不知道多少先河!

    太史公也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之腐刑啊!

    却也说道!“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孙子膑脚,兵法修列,韩飞囚秦,说难,孤愤!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鲁迅说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和“资治通鉴”并称为史学双壁!

    太史公敢于指出当朝统治者的漏洞与弊端,相对公正和客观的续写历史,值得钦佩!

    但是“史记”中的黄帝本纪,三皇五帝,以及夏商周,三代之史,却是有点随便,胡编乱造了,错漏百出了!

    于此同时,另一部严谨的“资治通鉴”就不然了,相较于“史记”从几千年前的“黄帝”开始写下去!

    “资治通鉴”可就好了不少,是从历史记载较为成熟的春秋战国开始写,而且从标志性的“三家分晋”开始,作为“资治通鉴”的开始!

    不是正统史书,却又胜出不少,连太祖据说都看了十七遍呐!

    “汉书”和“后汉书”不谈,在说说“三国志”有人分不清“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二者之间的区别!

    “三国志”是史书,是二十四史,前四史的最后一部!

    有很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晦涩难懂,于是有人将其简化,改变成了“三国志通俗演义”,这就是最早的“三国演义”了!

    一个是史书,一个是小说,二者差距会很大,也有不少人先入为主了“三国演义”,是以“刘关张”兄弟三人桃园结义开始的!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这是小说的第一回目。

    大家就陷入了,以“刘关张”三人为主角的经历中,都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啊!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啊!”

    一路上有夸张,有修饰,又颠倒,有高潮!

    可是在“三国志”中那,只有枯燥的记载!

    二者的观众甚至爆发剧烈的冲突!不讲历史,不看言论!

    有人说,“三国演义”黑周瑜,把他写成了小肚鸡肠的小人,说打败曹操于赤壁!大部分都是人家周瑜的功劳,而非是诸葛亮,这话是对的!

    苏轼也说“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苏轼也认为周瑜是赤壁之战的主角!

    赤壁之战,周瑜是英雄,但有人又说了,诸葛亮什么也不是!只靠“三国演义”来编,本身什么也不是?

    可是杜甫的“诸葛大名垂宇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陆游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难道是什么?

    古来同时入的文庙和武庙的也仅此一人了!

    偷偷说一句,羽扇纶巾,中的纶巾,也有诸葛亮的葛巾的说法!

    “三国志”就一定真是吗?不然,“竹书纪年”里就有和三国志矛盾的地方!

    只要是人写的,就不会有,绝对正确的东西,即使只是相对而已!

    懂得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才是自然,“二十四史”,两千余万字,常人也很难读完!何况又是文言文!

    唐平回了回神,发现已经过来很长一段时间了,旁边陈宇行也要做完题了!

    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样的剧情呐!也让人想念!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