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搬家

    熟悉的声音,让修桓一怔。

    旋即反应过来,这不房东的口音吗?

    “刘叔,我没事。”

    听到修桓的回复,院外的房东刘松了口气。

    对于这个除了买菜,其余时间都把自己关在屋内,一心研读经典的青年,他是很欣赏的。

    城里书多老师多,诱惑也多。

    像某些学子,今天跟这位姑娘幽会,明天去那个勾栏听曲。

    表面看着书,心早就飘到十万八千里外了。

    这样的人,他能考出功名吗?他考不上的,你知道吧。

    但修桓不同,他能抵御诱惑,万一哪天考上功名,自己这座房子,那还不大幅升值。

    所以,晚上听到有动静,还是从这边传出来的,房东担心修桓出事,麻溜的穿好衣服,赶紧跑过来看看。

    只是他一介普通人,听到里面咚咚咚的,也不敢声张,在外面静观了会。

    后来分辨出,那些叫唤的声音,并非修桓发出,这才放心许多。

    “没事就好,你院里是不是遭贼了?”房东试探性询问。

    修桓轻笑着答道:“嗯,来了三个小毛贼,不过已经被我降服了。”

    “哦,小桓还是文武双修,了不起,看来是我多虑了。”房东笑呵呵道。

    他表面淡然,内心却是惊讶不已。

    平时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未曾见过其习武,却能一人打败三个毛贼。

    修桓略一沉吟,开口道:“刘叔,我可能要搬家了。”

    这会头脑冷静下来,他思索再三,决定还是转移阵地,现阶段以发育为主,勿要做莽夫与人好斗。

    就像玩游戏的大后期英雄,你不去刷钱发育,老想打架。

    结果打又打不过,影响刷钱,装备也买不出来,局势越拖越劣。

    他既然有异炉同鼎,那就先刷出六神装,到时候再出山,用碾压性的实力,秒天秒地秒空气。

    如此,无论是风险还是收益,都成正比。

    正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苟道高!

    坚持苟道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这是修桓制定的战略方针。

    “怎么突然要走。”房东有些错愕,眉头紧皱道,“是因为那几个毛贼?”

    嘎吱——

    院门打开。

    借着月光,房东注意到,在修桓的脸颊上,有些许斑点,结合之前惨叫,这莫非……

    “你这,难道是……”房东惊疑不定。

    修桓点点头,对他坦诚道:“不瞒您说,那三个毛贼被我打死了。”

    “但有位毛贼的弟弟,在梁州武馆学艺,实力比我现在高不少。”

    “我得先离开半年,等来年二月,童生县试时,才能回来。”

    “办理路引的事,希望刘叔能帮帮忙。”

    对于户籍管理,大炎王朝十分严格。

    凡人员离所居地百里之外,必须办理路引,即出行凭证。

    这东西得有人担保,修桓一介庶民,在城里无亲无故,没法自己办理,唯一能求助的,只有这位房东了。

    “你打死的,居然有伍河。”房东听到弟弟,梁州武馆等关键词,脸色瞬变。

    伍河,是五通县有名的小偷,仗着他有个武道天赋不错的弟弟,偶尔被人抓住现形,官差亦不敢过于得罪,只是关上一段时间,就又放出来了。

    想不到,这样的恶棍,竟会死在眼前这位青年手上。

    “刘叔,你知道这号人?”修桓诧异道。

    “我何止知道,哎……”房东忽感英雄出少年,伸手拍了拍他肩膀:“放心,路引的事,刘叔一定帮你。”

    “那太感谢你了,刘叔。”修桓抓起房东双手,边拽边感谢道,“你稍等下,刘叔。”

    他小跑回屋内,打开存钱的抽屉,随手抓起几钱银子,准备答谢刘叔。

    “你这是,拿回去……”

    院外,接过银子的一刹那,房东立马反应过来,顿时严词拒绝。

    “刘叔,你就收下吧!”修桓一把按住。

    “你要再往我这塞,别怪我不帮你。”房东反手推却,“你为全城百姓除了三害,理应该我答谢你,而非你答谢我。”

    “那,好吧。”修桓拗不过他,无奈放弃。

    ……

    翌日,邻居报案,说昨晚何家巷,有惨叫声和“空空”闷响传出,怀疑出了人命。

    官府对此非常重视,当即派了三名捕快来查案。

    到了案发地,看见死的人,正是县里有名的毛贼,竟无不拍手称快。

    连房东证词都免了。

    为免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第二天,修桓便收拾好行李,前往北边的新川县。

    房东因他不辞而别,一口气连追十里,硬是塞给他一钱银子,把本月租金退了。

    修桓深受感动,觉得刘叔这个人,可以处。

    奔波三日,他终于安全抵达新川,待诸事皆毕,紧接就开始了新的炉造。

    【本次炉造,请选择点火级别】

    【6精为1,异炉开造……】

    人书内容如下:

    【你出生商贾世家,生活在新川县,额头上的白气,表明你以后平平无奇】

    【4岁:父亲将你送去蒙馆,进行启蒙教育】

    【5岁:课堂上,你捧着《千字文》,看着古板的教书先生,心里想的却是,那窗外的草长莺飞】

    【6岁:你放学闲逛时,看到一群同龄人,正呼哈呼哈练着什么,那跳来跳去的场景,令你心生无限向往】

    【回到家中,你吵着父亲,想跟那些孩子一样,去习武练功。却被父亲告知,你不能习武,至于原因,说是长大就知道了】

    【7岁:每天放学后,你都会驻足在习武场远处,模仿他们的动作】

    【直到某天,一位武师上前,问你想不想学,是谁家的孩子。你说想学,并解释自己是方家的孩子,父亲叫方振华】

    【武师摇了摇头,将你赶走】

    【14岁:随着年龄增长,你看的书越来越多,知道的事情也越多,这才明白,自己为何不能习武】

    【皆因大炎法律规定,凡商人及后代,不可习武入仕】

    【16岁:在朋友的带领下,你来到了春光楼,这里有很多漂亮姐姐,体贴又知心,你从此沉迷温柔乡】

    【18岁:曾经逆风尿丈八,如今顺风不过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