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童试

    说来有趣。

    外边贴着告示,刚解除商人不可习武的规定。

    不少商贾世家,先前或逐门,或负气出走的商人之子,纷纷回家和解。

    关键个个身具内力,少说五六段的实力。

    更有甚至,回家当天,就传出突破武者的消息。

    其背后说明什么,不言而喻。

    果然商人精明,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如今法律更改,倒是不能追究了。

    修桓料想,为了这一天,这些商人,恐怕筹谋多年,暗地没少给朝中大臣送钱,推动解禁。

    实际如他猜的不错,唯有一点,是他没想到的。

    这次解禁,其中的关键人物,最大功臣,竟是他自己!

    若非方家提前收到消息,安排武者藏队化解危机,外界怎么也不会知道,居然有武者为寇抢劫。

    否则这次暗杀各地商贾巨富之子的行动,还真就成了。

    方家这类领头羊,以后再想耍把戏,也得掂量掂量,自己要不要抱着绝嗣的念头,去跟他们拼。

    写给京城的信,交到三皇子手上瞬间,三皇子就明白了个中隐情。

    以二皇子为首的武派,被以三皇子为首的商派当场将了一军,随后乘势提出解禁商人习武的意见。

    元圣帝本就有意变法,一直等待着机会,满朝文武怕被牵连,硬是鲜少有人敢反对。

    几番论战,得到众人支持后,元圣帝顺利推行,并按下武者为寇事,不予追究,化解了一场诸子的内斗,为维护大炎社稷,做出了卓越贡献。

    引来众多武派大臣齐声山呼:“陛下圣明。”

    这一轮交锋,元圣帝既收服了人心,又变法成功。

    昔日的理想,满腔的抱负,终于要一步一步实现了。

    而且还是在国家安定,朝野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完美推行,手段不可谓不高明。

    待满朝文武散去,元圣帝摆手退下近侍,独留王座之上。

    他因武道修为,拥有高达近丈的伟岸身躯,即使坐着,也远比普通人站着更高,意味着看的更远。

    前方空无一人,元圣帝极目远眺,似乎能穿透朝堂,一览大炎万里江山。

    所见之处,百姓幸福,官员勤勉,无不对他称道赞颂。

    唯有一地,火光炽热,悲号不绝,人影纷乱。

    一位少女倒在血泊中,双眼瞳孔收缩,似乎同样能够穿透时间和空间,与他对视。

    元圣帝被吓一跳,随后缓缓闭上双眼,独自承受这万万人之上的孤寂。

    他这一生,弑兄杀弟,逼父传位,却不觉愧心一人。

    皆因他们贪图享乐,墨守成规,固执迂腐,只知朝堂安逸,不知天下安危,于国于世大无益处。

    唯有那少女临终场景,他每每想起不安。

    “宁秀,二哥,对不住你。”

    “等朕玄功通神,定要拘那酆都鬼帝前来,为你解缚魂灵,纵使消耗千万之精气,亦要让你重生于世!”

    ……

    二月二考试这天,县衙官吏,当地武者,城外乡绅,都早早来到了考场。

    考生既有穷苦人家,也有他们族亲后人,大家自然免不了攀谈一番,拉拉关系。

    若有钟意的,免不了提前投资一番,或是招为贤婿。

    令修桓惊讶的是,那伍溪,居然也来到了考场,就坐在自己旁边。

    二人四目相对,心中冷笑,暗暗较劲。

    接过试卷,修桓快速瞄了眼,都是些基础问题,毕竟童试,顶多高中水平而已。

    前面是几道田亩乘法问题。

    方田(以御田畴界域)今有田广十五步,从十六步。问为田几何?

    写:一亩。

    又有田广十二步,从十四步。问为田几何?

    写:一百六十八步。

    后面是几道粮食除法问题,涉及到一些生活赏识问题,修桓那么多农民儿子经历,自是不在话下。

    今有粟一斗,欲为粝米。问得几何?

    写:为粝米六升。

    注:以粟求粝米,三之,五而一。

    越往后,题型越难一点,涉及几何,球体,开方,开立方,方程,方程组,还有部分线性代数种种。

    但对修桓来说,最困难的是,不能直接拿现代公式去套,需要将现代数学知识,转化为古代算术体系,再把推导计算过程写出来。

    好在一年的算术书没白看,花了一个时辰做好,他还检查了一遍。

    可惜科举考试不能提前交卷。

    只好学前世做完试卷,趴着睡觉,以此表明自己第一个做完。

    “诶,你看,哪里有名考生,已经做完了。”

    “好快啊,这是哪家的小子?”

    陌生的面孔,引得众人一阵好奇,直到有官吏认出,提了一嘴。

    “那位考生,好像叫修桓来着,是去年从乡下搬进城里的,一直在家用心读书。”

    “去年七月十五,伍河那三个毛贼,闯入他家,却被反杀了,当时我处理的案件。”

    “听说他事发后,躲了出去,上个月赶回来,结果被伍溪堵门,两人还交手了。”

    “今天考试,居然又不幸跟那伍溪坐一起,就是他左边那位,还真是应了那句话,不是冤家不碰头。”

    “哦~”

    听到这青年的事迹,众人啧啧称奇,皆夸少年英才,生出拉拢之心。

    伍河他们也有所耳闻,今天见到他那弟弟,在场武者一言道出,近乎武生九段实力,即将突破武者。

    而修桓,不过武生五段,却能与其交手,还完好出现在考场,足以说明一切。

    加上那句“一直在家用心读书”,如此勤学用功,文武兼济,还才智过人,又是乡下来的,料无背景。

    许多武者闻言,都起了想收他为徒的心思。

    一是保护,二是爱才,三是为女择良婿。

    其中甚至包括,第二本青书本尊,纪家庄五阶武者,纪长鸿。

    “奇怪,我好像对这小子,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纪长鸿眼神一凝,对脑海冒出的莫名想法,感到非常奇怪,决定等会找修桓见一面。

    “诸位,此人似我故人之后,可否割爱。”

    见一向沉稳的纪长鸿的发话,还搬出故人之后,众人哪敢说个不字。

    五通县非武道昌盛之地,五阶武者的实力,足以在此横着走,只得卖他个面子,心中可惜,一个好苗子被抢走了。

    考试结束,修桓懒洋洋起身,一旁的伍溪眼神恶狠狠瞪了他一眼,对他在考场睡觉,吸引别人关注,感到非常不满。

    不满归不满,却不能拿他怎么样,只得悻悻离开。

    修桓完全没把他放在心上,正要走出考场,一道高大身影,突然拦下。

    见到来人,他下意识报出姓名:“纪长鸿!”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